铜川市统计局
本站支持IPv6
返回主站

稳增长措施初显成效 企稳回升基础仍需巩固

——1—5月全市经济运行分析

来源: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5-06-19 09:04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今年以来,受“三期”叠加和外部复杂环境的持续影响,我市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出现明显下滑,超出预期,经济运行困难较大。随着中省市稳增长措施的持续推进,1-5月,全市工业止跌小幅回升、投资较快增长、消费稳中趋缓、财政增收困难。
  一、基本情况
  (一)工业止跌回升
  在华能铜川电厂产能恢复、水泥行业限产影响减弱、煤炭价格趋稳等因素共同影响下,我市工业经济止跌回升。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 197.7亿元,同比下降 9.2%,降幅较1-4月收窄2.6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58.55亿元,同比增长3%,增速较1—4月回升1个百分点。
  1、支柱产业下滑趋缓。1-5月,全市四大支柱产业实现增加值47亿元,同比增长 0.6%。其中,煤炭行业持续运行低迷,但价格下滑趋势减缓,完成工业增加值31.75亿元,增长6.2%,环比回落1.8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受“错峰生产”影响减弱,增速由负转正,完成工业增加值9.98亿元,增长0.6%,环比提高6.1个百分点。有色行业受铜铝公司基数影响减弱,完成增加值0.15亿元,下降84.5%,环比收窄5.9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在华能铜川照金电厂第二台机组超净排放结束的拉动下,发电量环比增加,完成增加值5.12亿元,下降18.2%,环比收窄8个百分点,其中发电行业完成3.96亿元,下降11.4%,环比收窄14.8个百分点。
  2、接续产业增速加快。1-5月,食品、医药、装备制造等三大接续产业完成增加值 4.2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的7.1%,环比提高0.4个百分点。增加值增长6.1%,环比提高4.9个百分点。其中食品制造业完成0.59亿元,增长20.3%;医药制造业完成1.1亿元,增长75.2%;装备制造业完成2.51亿元,下降11%。
  3、部分重点企业运行好转。1-5月,全市150户规上企业中,70户企业产值下降,较上月减少3户。声威建材产值同比增长24.4%,增速提高4个百分点;华能铜川电厂产值下降15.2%,降幅收窄4.5个百分点;铜川旺旺食品有限公司产值增长1.8%,提高14个百分点。
  4、主要产品产量降幅收窄。1-5月,全市在统的35个工业品产量中有14个品类保持增长,19个下降,2个持平。5个主要工业品产品产量中,水泥、水泥熟料、火力发电量降幅明显收窄。原煤产量1042.88万吨,下降19.2%;水泥1080.19万吨,下降6.3%,降幅收窄2.8个百分点;水泥熟料572.01万吨,下降23.8%,降幅收窄6.2个百分点;电解铝停产;发电量24.19亿千瓦时,下降12.8%,降幅收窄3.1个百分点。
  5、企业效益下滑明显。今年以来工业企业效益持续下滑,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税金等指标降幅均高于全省。1-4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17.34亿元,下降22.1%,降幅高于全省19.4个百分点;利润亏损0.97亿元,下降124.2%,高于全省85.4个百分点;税金总额完成6.15亿元,下降26%,高于全省23.5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6.55亿元,增长110.8%,高于全省41.5百分点。
  (二)固定资产投资小幅回落
  1-5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含跨地市)完成120.54亿元,增长20.2%,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不含跨地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12.48亿元,增长20%,较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三位。
  1、一、二产投资增速加快,三产回落。1—5月,第一产业完成投资9.29亿元,同比增长21%,增速加快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38.91亿元,增长8.6%,加快5.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64.28亿元,增长28%,回落7.7个百分点。
  2、大项目投资降幅收窄。1-5月,全市亿元以上施工项目51个,同比下降7.3%,较1-4月增加7个。完成投资35.72亿元,下降19.9%,降幅较1-4月收窄6.2个百分点。
  3、民间投资较快增长。1-5月,全市民间投资52.68亿元,同比增长35.6%。民间投资施工项目个数143个,增长30.5%,其中新开工项目74个,增长126.1%。
  4、房地产投资回升,销售依旧疲软。1-5月,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9.8%,较上月加快30.5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下降39.3%和39.8%,降幅分别较上月扩大1.2和2个百分点。全市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增长89.8%,增速较上月提高10个百分点,市场低迷的走势仍未改变。
  (三)消费稳中趋缓
  1-5月,全市限额以上企业完成消费品零售额22.99亿元,增长21.6%,增速较上月回落2.2个百分点,但仍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4.3和1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三位。
  1、农村增速高于城镇。受“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继续推进和“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影响,1-5月,城镇限上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9.19亿元,同比增长20.6%,占限上零售额的83.5%;乡村限上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8亿元,增长26.2%,增速高于城镇5.6个百分点。
  2、餐饮业引领增长,住宿业稳步回升。全市限上住宿业实现营业额0.84亿元,同比增长18.9%,增速较1-4月和去年同期分别提高1和16.7个百分点。限上餐饮业实现营业额0.63亿元,增长34.1%,增速分别高出批发业、住宿业和餐饮业43.7、19.3和30.2个百分点。
  3、文化消费类涨幅居前。随着城乡居民消费观念逐渐发生转变,休闲、旅游、文化、娱乐等活动逐步成为新一代的消费时尚,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体育及娱乐用品类、粮油、烟酒食品类销售呈现快速增长势头,涨幅居前。
    (四)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1-5月,全市地方财政收入7.7亿元,同比下降9.6%,降幅较上月扩大2.8个百分点。其中,各项税收3.17亿元,下降15%;非税收入4.53亿元,下降5.4%。全市地方财政支出22.38亿元,增长9.3%,其中科技支出增长79.7%,卫生医疗与计划生育支出增长28.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24.2%,收支矛盾异常突出。
    (五)先行指标四升两降
  1、CPI小幅回升、PPI持续低位。1-5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0.6%,较上月提高0.2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下降8%,降幅较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购进价格指数下降4.3%,降幅扩大0.1个百分点。
  2、用电量降幅收窄。1-5月,全社会用电量下降36.7%,降幅较上月收窄4.8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量下降45.6%,降幅收窄5.9个百分点。
  3、金融机构贷款增长。1-5月,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同比增长7.2%,较上月提高0.7个百分点;贷款余额由降转增,同比增长3.1%,提高3.7个百分点。
  4、客货周转量。1-5月,全市公路客货运周转量增长9.7%,较上月提高0.2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困难依然较多。传统产业煤炭、水泥等主要行业仍然面临着需求不足、竞争加剧、环保约束加大的困境,价格持续下降、销售异常困难。陕煤铜川矿业公司产值降幅较上月扩大,陕煤建司基数影响逐月放大。煤炭价格长期低位运行、成本倒挂对煤炭企业稳定生产带来很大压力;水泥、熟料价格均较年初下降10-20元/吨,部分水泥企业库存高,停产几率加大。接续产业规模偏小,竞争力不强,支撑乏力。
  (二)投资动力不足。外部环境趋紧,市场主体投资信心不足、意愿不强,项目资金紧张、储备项目不足是造成投资动力不足的主要因素。1-5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回落,其中项目投资回落3.8个百分点;全市亿元以上项目下降7.3%,完成投资下降19.9%,重大项目拉动力不强。
  (三)财政增收困难。受经济大环境不景气影响,我市支柱产业企业效益下滑明显,新增税源严重不足,财税增收困难大。1-5月全市各项税收下降15%,其中增值税下降72.8%,营业税下降13.3%,财政增收异常困难。
  (四)“四上”企业培育进度不一。1-5月,全市共上报“四上”企业22户,其中宜君县17户,王益区4户,耀州区1户,其余区县均没有“四上”企业入库。22户新上报“四上”企业中,工业7户,商贸10户,服务业1户,房地产2户,新增亿元项目2户。
  三、对策建议
  从当前全市经济运行情况看,要实现上半年“双过半”任务,工业必须加快回升,投资要追赶进度,农业、服务业要多做贡献。
  (一)狠抓落实,加快工业企稳回升。要认真抓好市政府已出台的促进工业稳增长的12条具体政策措施的落实,密切监测重点行业和龙头企业生产经营状况,采取“一对一”的形式,重点帮助支柱产业稳定生产,积极帮助新技术、新产品、新产能企业开拓市场,扩大生产。要继续实施稳煤增电救铝销水泥措施,煤炭重在促销减费,加快地方整合矿井的生产验收进度,尽快投入生产;水泥重在促销保价,积极与省水泥协会沟通争取出台新的水泥保护价格,稳定企业生产;铝业重在复工复产,力争早日达效;电力重在用足用好省内大用户直供电政策,为扩大生产做好准备。在稳定传统产业的同时,积极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加快非煤产业发展,全力推进创新驱动,推动我市制造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二)各个击破,追赶投资进度。要逐个分析年初确定的100个市级项目进展情况,积极发挥驻工地专员的作用,解决制约项目推进的突出问题,按照促开工、重进度的原则,区县、部门协作配合,强力推进。要抓好“西洽会暨丝博会”签约项目的对接落实,按照前期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推进的思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不断增强全市经济发展活力。要强化服务保障,紧盯重大骨干项目建设,狠抓在建项目进度,确保早建成、早运营、早见效。
  (三)多措并举,培育税源促增收。加强对重点企业经营动态的监测,及时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大力发展接续产业,积极培植新税源。完善税收征管机制,加大税收稽查和清收力度。优化支出结构,盘活财政资金,保民生、保重点。积极争取中省专项资金,促进我市转型发展。
  (四)全力配合,力争培育抓新增。“四上”企业是支撑全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要继续加大力度做好“四上”企业的培育、入库工作,积极引进、培育和扶持骨干企业,形成规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区县、部门要落实责任、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做好符合条件企业申请入库等环节工作,确保培育新增任务按时间节点完成。


网络编辑:肖芝华
信息审核:聂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