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统计局
本站支持IPv6
返回主站

总体量小实力弱 融合发展增潜力

——“走基层、进企业、助发展”系列调研报告之五(服务业篇)

来源: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5-07-16 09:42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为了准确把握我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发展现状,摸清制约全市服务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按照市统计局“走基层、进企业、助发展”行动方案要求,近期,市统计局服务业调研组深入全市41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进行重点调查、座谈。调查结果显示:全市规上服务业运行总体稳中趋缓,企业盈利面收窄,经营压力增大,转型升级成为发展新常态。同时,政府各项惠企政策落实较好,受惠面明显扩大。市场需求不足、经营成本居高不下、企业融资难等制约企业发展问题比较突出。
  一、基本情况
  目前,全市共有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41户,占全市“四上”企业总数的9.3%。涵盖道路运输业(6户)、仓储业(2户)、邮政业(1户)、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3户)、物业管理(7户)、商务服务业(7户)、专业技术服务业(2户)、公共设施管理业(2户)、教育(5户)、卫生(1户)、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3户)、文化艺术业(1户)、居民服务(1户)等13个行业大类,占规上服务业32个行业大类的41.9%,相对集中的行业是物业管理、商务服务业以及道路运输业,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单位较少,租赁、科技、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行业尚未涉及。
  (一)企业经营稳中趋缓,企业效益下降。1-5月,41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47亿元,同比下降1.6%;实现营业利润-0.4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39%的企业营业收入下降,68%的企业营业利润下降,盈利面收窄。调查显示,53.7%的企业认为当前生产经营正常,处于平稳增长区间;19.5%的企业生产经营不佳,增长放缓;26.8%的企业经营状况困难,出现亏损。以移动、联通、电信为代表的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规模相对较大,3家企业普遍认为当前市场基本饱和、发展新客户较为困难,投资成本逐年加大、业务资费下调、盈利水平持续收窄,随着4G网络的普及和数据业务市场成熟度的提高,该行业运营困难的局面有望改善。以一九四队为主的专业技术服务业,在市场低迷的影响下经营收入下降明显,应收账款上升,亏损加大。
  (二)经营压力持续加大,转型升级成主流。受业务附加值低、市场需求不足、行业竞争激烈的影响,企业生存压力加大,转型升级成为企业共识。调查显示,48.8%的企业盈利水平恶化。企业迫于生存压力,不得不打破传统、保守的经营模式,或开拓新市场,或扩大经营规模,或进行产品技术创新为企业谋求新发展。例如,邮政业传统的“函、包、信、发”业务日益萎缩,邮政速递业务面广、成本高,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发展缓慢、增收困难,未来发展依托企业乡镇网点众多的优势,开拓农村速递市场。电信业传统通话业务日益缩减,企业重点转向手机互联网数据业务开发,构建信息智能服务平台。文化传媒行业受资金、规模制约,运营困难,企业谋划结合铜川独有的历史文化资源,致力于动漫行业开发,寻求企业发展的新突破。
  (三)劳动力成本上升,需求总体平稳。调查显示:65.9%的企业认为当前用工成本上升快,导致企业盈利水平下降;63.4%的企业用工需求不变。由于劳动力紧缺,打工者薪酬预期提高,加之缴纳保险比例较高,企业用工成本普遍提高。如卫生企业反映,由于护理行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给企业带来沉重负担;仓储业由于搬运工劳务价格年年攀升,人工工资已占到经营成本的三分之一;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由于行业技术要求高、更新快,需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而该行业技术人员缺乏,人工成本逐年加大。
  (四)企业资金紧张,融资渴求强烈。调查显示,流动资金比上年充足的企业仅占8.9%,40.6%企业面临着资金紧张的问题,有融资需求。据了解,由于银行贷款的利息在社会融资中属于较低水平,从成本考虑依然是企业融资渠道的首选,由于银行贷款条件苛刻,审批环节多、周期长,加之小微企业抵押担保物不足,往往难以获得银行贷款。如宏显文化传媒公司,由于规模小,前期垫付资金多,周转资金严重不足,公司计划融资开发动漫产业,受资金制约进展缓慢。一户卫生单位需要资金更新医疗器械,但资金主要靠上级主管部门划拨,经营发展受限。
  (五)“营改增”扩面,八成企业税负未增加。据调查,企业实行“营改增”后,有45.4%的企业税负持平,36.4%的企业税负减少,18.2%的企业税负增加,从行业来看,税负增加的主要是道路运输业。如海洋顺达物流有限责任公司,税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挂靠车辆多,经营不规范,很多支出项目难以取得正规的增值税发票,无法进行抵扣,增大了应交税金。道路运输业受市场波动、运费降低、人工成本不断上升的压力影响,普遍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营改增”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业经营困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规模企业数量少,实力不强。目前,全市规上服务业企业共41家,仅占全省规上服务业企业总数的0.01%,仅高于杨凌区。在全市441家“四上”企业中,服务业仅占9.3%。从企业规模来看,年营业收入亿元以上的7家,占17.1%;2千万以上的7家,占17.1%;2千万以下的27家,占65.8%。一些行业缺乏大集团、大企业引领,为工业提供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空缺,中介、文化创意设计、IT等领域发展严重不足。
  (二)缺乏规划引领,扶持力度不够。当前,我市服务业发展缺乏整体运筹和谋划,既无行业发展规划,也无发展目标和重点,处于自发生长状态,在金融、土地、税收、人才引进等方面缺少应有的政策支持。据调查,39%的企业享受过政府相关扶持政策,其中,43.8%企业享受过税收减免政策,62.5%的企业享受过财政资金直接扶持,25%的企业享受过贴息支持,12.5%企业享受过公共服务支持。调研发现,59%的企业期望得到政府部门在政策方面的支持和指导。仓储企业希望在粮食运输上享受绿色通道优惠,医疗企业希望政府在企业发展环境和优惠政策上平等对待,邮政企业希望政府加大对农村经营网点的扶持力度,公交公司希望政府完善投入机制,诚鑫物业经营未能按市场化运作,希望政府在购买服务上加大资金投入。
  (三)创新较少,竞争力弱。企业普遍缺乏创新意识,研发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据调查,在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方面,九成企业没有资金投入。企业获取新技术困难较多,一缺远见、二缺能力、三缺渠道、四缺资金、五缺人才,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
  (四)融资困难,转型升级慢。调查显示,企业流动资金比上年充足的企业仅占8.9%,在有融资需求的企业中,仅有少数企业能够获取银行贷款。大部分企业虽然表示无融资需求,但实际是受企业规模、条件限制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从民间融资成本高、风险大,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并存,加大了企业运行成本和风险,不少企业选择安于现状。据调查,有九成企业未考虑通过转型升级为自身谋求新的发展空间。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差,只有规模较大的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如移动、联通、电信、一九四队等企业转型意愿较为强烈且有较为明确的转型方向和重点。
  三、几点建议
  (一)成立机构,强化引导。为加快我市服务业发展,建议成立全市加快发展服务业领导小组,由主管副市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任成员,专门研究服务业发展的统筹谋划,负责行业规划制定、政策支持以及重大现实问题的解决和社会各方面的资源的协调整合,争取国家和省上政策、资金、项目支持,推动服务业发展跨上新台阶,大力提升服务业在全市产业发展、城市转型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围绕工业转型,确定服务业发展重点。结合我市工业产业转型的要求,围绕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打造董家河铝工业品物流园;结合汽车制造、航空零部件、矿山机械、环保设备等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需求,打造装备制造业物流园;结合兴盛德、丰禾、方舟等医药产业发展,打造中医药产业物流园;结合石油、油页岩、太阳能、风能、煤层气、生物质油、紫砂等新能源开发,发展新的服务业。通过与工业产业转型的紧密结合,打造我市生产性服务业,扩张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空间。
  (三)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近几年,我市大力挖掘唐文化、宗教文化、耀瓷文化、医药文化和红色文化,已初步形成了以照金—香山为核心的红色旅游,以玉华宫为核心的休闲避暑和宗教旅游,以药王山为核心的养生文化旅游,以陈炉古镇—耀州窑博物馆为核心的耀瓷文化旅游和以塬畔村等为核心的乡村旅游,旅游产品体系基本健全。我市服务业应依托全域旅游的推进,加快发展吃、住、行、购、游、娱等为一体的特色服务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四)加快普惠金融建设,助推服务业发展。一是发挥我市现有金融机构的重要作用,由市金融办牵头,整合市内各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制定、完善扶持服务业发展的信贷政策。二是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和引导作用,设立扶持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以投资入股、借贷、贴息等形式,助推服务业的发展。三是扩大政策性银行业务范围,推进普惠金融落地,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很重要的重点行业予以扶持,促使其加快发展。


网络编辑:肖芝华
信息审核:陈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