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统计局
本站支持IPv6
返回主站

铜川市服务业发展状况、结构特征研究

——铜川市第三次经济普查系列研究报告之二

来源: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5-12-11 09:31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随着世界经济产业格局的不断变化,服务业已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李克强总理在第二届京交会暨全球服务论坛北京峰会上也指出,大力发展服务业,既是当前稳增长、保就业的重要举措,也是调整优化结构、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战略选择。当前,全市转型发展进入攻坚期,在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升级的同时,深入研究全市服务业发展状况及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旨在充分利用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资料,对全市服务业发展状况、内部结构进行深度剖析,为全市制定服务业发展政策措施提供参考。
  一、全市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规模分析
  1、经济总量持续扩大,增速、占比回落。近年来,全市服务业稳步发展,经济总量持续扩大,但发展速度相对减缓,比重依然偏低,甚至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从总量看,2013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91.46亿元,是2008年的2.2倍,年均增长16.7%;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8.3%;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为16.2%,拉动全市经济增长2.2个百分点。从增长速度看,在2009年达到顶峰后,发展速度相对减缓,逐年下降。2013年服务业增加值速度低于2008年6.7个百分点,低于2009年11.3个百分点。从占比看,2008年-2013年服务业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逐年下降,服务业占比较2008年下降4.2个百分点。

 


  2、单位总量不断发展,注入经济新活力。2013年全市服务业法人单位共计4777个,较2008年增长18.8%;占全市法人单位总量的85.6%,较2008年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服务业企业2437个,增长59.2%;占全市服务业法人单位的51%,提高13.2个百分点。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机关、事业、社会团体等)1535个,下降3.9%;占全市服务业法人单位的32.1%,下降7.3个百分点。
  3、吸纳就业能力强,成为就业主渠道。服务业行业众多,能广泛提供就业机会,吸纳就业能力逐步增强,目前已经成为全市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2013年全市服务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10.33万人,较2008年增长57.3%;占全市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55.8%,较2008年提高10.1个百分点。其中,服务业企业吸纳从业人员5.46万人,是2008年的2.2倍;占全市企业从业人员的40%,提高16个百分点。而工业、建筑业企业从业人员占比虽达到六成,但呈现回落态势。
  4、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经济效益稳步提升。2013年,全市服务业企业资产总计231.01亿元,是2008年的3.6倍;占全市企业单位的28.3%,提高9.9个百分点;户均资产0.09亿元,是2008年的2.3倍。实现营业收入140.02亿元,是2008年的3.2倍;户均收入0.06亿元,是2008年的2倍。
  (二)结构分析
  1、传统服务业快速发展,占据主导地位。2013年,全市传统服务业企业1587个,较2008年增长73.1%;占全市服务业企业的65.1%,较2008年提高5.2个百分点。从业人员3.33万人,是2008年的2.5倍;占61%,提高6.8个百分点。营业收入达到105.22亿元,是2008年的3.9倍;占75.1%,提高13.2个百分点。

 


    表1


  2、生活性服务业占比最大,企业效益迅猛提升。从服务业对象看,生活性服务业占比最大,收入快速增加。2013年,生活性服务业企业1579个,分别是生产性和公益性服务业的2倍和20.5倍;占全市服务业企业的64.8%,较2008年提高9.2个百分点。从业人员3.58万人,分别是生产性和公益性服务业的2.1倍和25.3倍,占比达到65.5%,提高9.4个百分点。营业收入71.83亿元,是2008年的3.8倍,占比由2008年的43.5%发展到2013年的51.3%,占据主体地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较慢,公益性服务业更是负增长。

 


表2


  3、所有制经济结构多元,非公经济占“半壁江山”。近年来,全市非公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贡献日益突出,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健康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也成为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支柱。2013年,全市服务业实现非公增加值49.68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8%,其中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非公比重分别达到90.4%、85.2%、78.5%。服务业非公企业达到2001个,占全市服务企业的82.1%;从业人员达到3.51万人,占全市服务业的50.1%。非公经济已占服务业的“半壁江山”。
  4、批发零售业占比最大,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发展最快。从单位规模及效益来看,批发零售业占比最大。2013年其企业数、从业人员和营业收入分别占全市服务业企业的53.9%、42.6%和65.7%。从增长速度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发展最快。2013年其企业数、从业人员和营业收入分别是2008年的3.1倍、5.4倍和18倍。

 


表3

 


  (三)区域分析
  长久以来,王益区依托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流量大的区位优势,商贸流通业、餐饮文化娱乐业、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使王益区服务业相对于其他区县呈现总量大、增长快的良好态势。
  从经济总量看,2013年,王益区服务业增加值33.62亿元,占全市服务业的36.8%;增加值较上年增长8.4%,高于全市服务业增速0.6个百分点;占本地区生产总值的44.3%,分别高于印台区、耀州区、新区和宜君县24.3个百分点、23.7个百分点、7.5个百分点和19.6个百分点。
  从单位规模看,王益区服务业企业1031个,占全市服务业的42.3%;从业人员2.42万人,是2008年的2.2倍,占全市服务业的44.3%;营业收入74.82亿元,是2008年的3.3倍,占全市服务业的53.4%。

 


表4

 


  二、全市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虽然全市服务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受观念、体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仍存在总量偏低、发展速度减缓、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
  (一)经济总量依然偏低。从全省看,全市服务业发展依然相对滞后,无论是总量还是占比在全省的排名均靠后。2013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仅占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的1.6%,低于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7.7个百分点。在全省十个地市中,铜川市服务业总量及比重均排名靠后。从服务业企业规模来看,全市服务业企业仅占全省的2.3%,收入仅占0.8%,资产仅占0.4%。
  (二)产业层次偏低。产业结构不优,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偏低是目前全市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2013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占比和贡献率分别低于第二产业9.4个百分点、36.9个百分点和65.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2008年的7.5 : 60 : 32.5发展至2013年的6.5 : 65.2 : 28.3,产业结构不但没有向服务业调整,反而更加背离。从行业分类看,现代服务业企业数量仅是传统服务业的一半,较2008年增长38.4%,低于传统服务业增速34.7个百分点;营业收入仅是传统服务业的33.1%,增速低于传统服务业180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个数、从业人员数、资产占全市服务业的比重分别是生活性服务业的一半左右。
  (三)企业规模依然偏小。全市服务业企业数量众多,但大多规模小,集中度不高,产业链条较短,规模效应不明显,缺乏有带动力和影响力的服务业企业集团和品牌。与第二产业相比,2437个服务业企业拥有的资产仅是806个第二产业企业资产的39.4%;从业人员5.46万人,是第二产业的66.8%。其中“四上”服务业企业200个,仅占全部服务业企业的8.2%。2237个“四下”服务业企业资产仅占全市服务业企业总资产的48.7%;营业收入仅占42%。“四下服务业”的户均资产和户均收入仅是“四上”服务业的8.5%和6.5%。
  三、制约全市服务业发展的因素
  (一)重视程度不够。近几年,全市经济在困境中波动前行,我市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核心始终是抓工业、强投资,对服务业发展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及工业,加之发展服务业没有开发工业园区和引进工业项目在创造GDP与利税方面见效快,未将发展服务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高度去考虑。另一方面,服务业涉及行业多、覆盖范围广,牵扯到多个政府主管部门,目前尚未建立一套综合协调机制,部门配合较差,政府在决策调控时缺乏抓手,使中省扶持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方针政策落实不到位,更缺乏切合实际的扶持政策和体制完善的服务机构及平台。
  (二)行业结构不优。生产性服务业是依附于制造业企业而存在的,对物流、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软件与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造业链条上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等环节的分工、分离与专业化。而我市经济主要依靠煤炭、电解铝、水泥等资源消耗型产业支撑,资源消耗大,粗放型经济特征比较明显,现代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科技含量低,产业链条短,吸纳劳动力能力较差,对先导性服务、后续性服务及附加业务需求小,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仅限于物流、运输、金融等,致使其行业范围小、需求低、成长慢。
  (三)消费需求不足。一方面,居民收入水平低。2013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9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140元,在人口相对较少的情况下,两个收入均高于陕南三个地市,略高于渭南,均排在全省第7位。较低的收入水平限制了消费需求的水平、结构和层次,致使服务产品缺乏市场,制约了服务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消费外流情况严重。我市服务业市场竞争压力小,多以生活用品为主,产品种类少、档次低、价格相对偏高,居民利用网络和交通便利,网上消费和西安消费占比大。
  (四)服务业人才短缺。服务业经济竞争的核心是服务业专门人才的竞争。企业管理、市场服务、科技研发、技术推广、信息技术、电脑软件、电子商务、金融保险、咨询中介、综合物流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高端人才的支撑。要提高服务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必然要对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我市目前的服务业从业人员大部分仍集中在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领域,人员素质远不能适应服务业迅速发展的需要,加之企业财力有限,高端人才待遇及发展环境差,无力吸引和留住人才。
  四、服务业发展政策建议
  (一)深化认识,切实增强加快服务业发展决心。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发展服务业是调结构的重要突破口。在全市处于经济转型攻坚期的大环境下,更要充分认识到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市上下要立足市情,突出重点,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重要战略,按照“强工、优农、兴服、旺旅”的思路,坚持品牌打造与深度转型、稳定增长与优化结构相结合,努力营造服务业蓬勃发展的局面,形成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浓厚社会氛围。
  (二)落实政策,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要全面领会中共中央《“十三五”建议》的深刻内涵,加快落实中省扶持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明确鼓励发展方向、发展领域和发展重点,出台配套性政策保障措施。要建立公开、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降低服务业企业市场准入门槛。在服务业企业项目规划、专项资金安排、建设用地审批、项目融资贷款、技术开发等方面出台促进服务业项目、园区、企业发展的鼓励性政策。加快财税体制改革与财税政策调整,切实降低服务业税负,加大对服务业的财力支持。加快理顺服务业要素价格,在用地、用水、用电、用气等方面实现服务业与工业同一价格。积极引进和培育高技术制造业,吸引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来铜就业,增加人口促进消费。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拓宽居民消费领域,加强消费引导,将消费需求作为经济增长的另一支撑点来培育,以带动服务业的持续发展。
  (三)构建平台,完善服务业体制建设。一是建立完善的政策管理体制。创新政府管理职能,市发改委牵头,各相关部门联动,形成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合力机制。市发改委负责牵头制定出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综合性政策;市财政局负责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工商、国土资源、税务、物价、质监等部门负责制定和落实市场准入、土地供应、价格收费、标准建设等方面的具体扶持政策;商务、科技、工信、金融、文广、民政、卫生、教育、体育等部门负责制定本行业的发展专项规划,并对本行业企业进行管理和扶持。二是搭建服务平台。积极搭建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创业指导、信息服务、项目建设、企业融资、人才引培、技术支持等综合服务平台,加快服务业发展工作协调推进。加强服务业协调管理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的业务水平,提高服务业综合管理能力。
  (四)加大投入,增强服务业发展后劲。一是在政府投入中提高服务业投资份额。各级政府在安排投资规划时,要特别保证服务业投资比重的有效提高,以投资拉动服务业较快发展。二是要设立服务业发展引导专项资金,加大对服务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以及重点课题研究的扶持等。三是要积极拓宽服务业融资渠道。要鼓励支持工业企业和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业领域,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服务业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要加大服务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引导外资投向服务领域的基础设施和新兴服务业。
  (五)人才引培,提升企业竞争力。大力引进和培养服务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增强服务业发展的智力支撑。要有计划地组织高端人才培训班,拓宽视野,培养企业家对行业市场敏锐的观察力、反应能力以及企业经营、市场筹划和运作能力,树立做大事、创大业的雄心壮志,全面提高企业家的综合素质,以高素质人才推动企业高水平发展。
  (六)打造品牌,培育企业上规模。一是打造知名品牌。建立健全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联动的品牌建设工作机制,遴选行业排头兵企业,示范带动行业发展,鼓励龙头企业实施“走出去”策略,鼓励创立自主品牌。二是做强做大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服务品牌,对本地服务业企业实行高位嫁接,带动全市服务业经营理念、管理机制、组织形式和服务产品创新。依托有竞争力的服务业企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上市等方式,促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在现有基础上,培育一批在同行业具有影响力的服务业大型企业,以带动同行业的发展。
  (七)突出重点,加快服务业发展步伐。一是加快产业融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要大力促进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两业融合”,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生产性服务业向研发、设计、物流、营销、品牌推广等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二是改造提升,打造精品服务业。加快传统商贸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大力推广电子商务在贸易、金融、交通、旅游、娱乐、现代物流等领域的应用。鼓励住宿餐饮、体育娱乐业积极融入健康保健服务,提升企业档次,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三是旅游与文化结合,打造旅游精品。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在低层次观光旅游的基础上,积极与文化、健康养生相结合,以文化引领全域旅游带动深度转型,提升品质,打造精品,实现一点一特色,辐射带动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文化娱乐等相关产业发展。四是发展中医健康产业。依托药王养生文化、佛教文化和优质的生态环境,创新发展养生、养护、养老为主的中医药健康产业。积极开发以老年人为目标市场的商品和服务,重点发展医疗保健业、日常生活用品业、家政服务业、房地产业、保险业、金融业、娱乐文化业、旅游业、咨询服务业等与老年服务相关的产业。

 


    注:课题中法人单位数及企业个数、从业人员、资产总计、营业收入均不包括金融业。
    课题组负责人:王晓刚
    课题组成员:王晓刚  石栋芳  贾倩倩
    执笔人:贾倩倩


网络编辑:肖芝华
信息审核:何江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