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统计局
本站支持IPv6
返回主站

主要指标增速加快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1-11月全市经济运行分析

来源: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5-12-22 09:45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进入11月,随着“铜十二条”等稳增长措施的持续用力、铜铝公司稳步复产及消费趋稳等利好因素支持,全市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向好,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较1-10月加快。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增速较1-10月加快0.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8%,加快0.6个百分点;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4.2%,加快0.6个百分点。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工业稳步回升。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514.19亿元,同比增长2.6%,增速较上月提高1.6个百分点。完成增加值149.68亿元,增长8.2%,提高0.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八位。
  1、支柱行业趋稳。1-11月,煤炭、水泥、铝、电力等四大支柱行业完成增加值117.49亿元,增长6.9%,增速较上月提高0.6个百分点,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68.2%,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5.6个百分点。其中,煤炭开采与洗选业完成增加值77.9亿元,增长9.7%,较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水泥行业完成增加值27.4亿元,增长7.8%,提高4.5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增加值0.66亿元,下降46.1%,降幅较上月收窄6.8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增加值11.54亿元,下降8.3%,降幅收窄1.5个百分点。
  2、接续行业贡献提升。1-11月,食品、医药、装备制造等三大接续产业完成增加值11.4亿元,增长6%,较上月提高3.3个百分点,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1%,较上月提高2.6个百分点。其中,食品制造业完成1.44亿元,下降12.8%,降幅收窄11.8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完成6.89亿元,下降3.9%,收窄1.4个百分点;医药制造业完成3.06亿元,增长60.8%,增速回落0.7个百分点。
  3、新增企业支撑明显。1-11月全市共培育入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户,同比增加13户。1-11月新增企业完成增加值6.53 亿元,对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8.2%,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4.8个百分点。
  4、半数以上产品产量保持增长。1-11月,全市在统的37个工业品产量中有19个品类保持增长,16个品类同比下降, 2个持平。5个主要工业品产量中,原煤产量2367.22万吨,下降14.8%,降幅较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水泥熟料1503.59万吨,下降8.2%,收窄3.8个百分点;水泥2785.96万吨,增长3.2%,增速较上月提高2.8个百分点;发电量54.62亿千瓦时,增长2%,回落0.1个百分点。
  (二)投资较快增长。1-11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含跨区)348.89亿元,同比增长16.8%,增速较上月提高0.6个百分点;不含跨区固定资产投资327.61亿元,增长16.6%,提高0.5个百分点。
  1、三次产业投资增长稳定。第一产业投资23.64亿元,同比增长30.4%;二产投资116.63亿元,增长24.9%;三产投资187.35亿元,增长10.6%。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为7.2 :35.6:57.2。
  2、基础设施投资贡献明显。全市项目投资302.65亿元,增长20.4%,较上月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08.92亿元,增长53.7%,对全市投资增长贡献率达到81.5%,成为引领全市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
  3、重点项目推进顺利。100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71.1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14.1%。其中,59个续建项目完成投资138.3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15.3%。41个新建项目已开工建设35个,完成投资32.8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06.9%。董家河年产30万吨铝镁合金及配套动力站项目完成投资23.44亿元;铭帝公司铝材加工项目完成投资2.9亿元;李家塔采空区50兆瓦光伏发电站项目完成投资4.3亿元;铜川南市区集中供热工程项目完成投资3.1亿元。
  (三)消费增长平稳。1-11月,全市限额以上企业完成消费品零售总额56.9亿元,增长24.2%,增速较上月提高0.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一位。
  1、农村消费增速加快。1-11月,城镇限上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7.87亿元,同比增长23.8%。乡村限上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03亿元,增长26.1%,高于城镇2.3个百分点。
  2、零售、餐饮引领增长。1-11月,限上批发业零售额增长9.1%,住宿业增长18.5%;零售业增长34.5%,增速分别高于批发业、住宿业25.4和16个百分点;餐饮业增长56.5%,分别高于批发业、住宿业47.4和38个百分点。
  3、新消费热点涌现。随着城乡居民消费观念的逐渐转变,休闲旅游、文化娱乐逐步成为新的消费时尚。粮油、烟酒食品类、化妆品类、家用电器类、中西药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汽车及装潢材料类产品销售呈现较快增长势头。
  (四)财政收入趋缓。1-11月,全市财政总收入31.09亿元,同口径下降3.2%,降幅较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19.67亿元,增长6%,增速回落3.1个百分点。全市地方财政支出72.54亿元,增长14.6%。
  (五)先行指标趋好。1-11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增长1.1%,与上月持平;公路客货运周转量增长9.9%,较上月提高0.1个百分点;全社会用电量下降20.5%,降幅收窄3.8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量下降26%,降幅收窄4.6个百分点。11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54.74亿元,增长12.5%;各项贷款余额137.97亿元,增长5.1%,较上月加快1.2个百分点。
  (六)“四上”企业培育成效显著。截止11月底,全市共申报“四上”企业115户,目前通过国家审批50户;其中工业22户,服务业5户,商贸12户,房地产建筑业及在建亿元以上项目11户。第一批年报申报的51户企业正在审批中。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增长新动力形成缓慢。当前,我市经济增长主要源于对现有产能的挖潜和新增企业贡献,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尚未形成,传统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力度虽有所提升,但力度仍然较弱。从工业经济看,需求不足、产品价格持续下跌、部分大企业经营困难的基本面仍未改变,“艰难爬坡”态势仍将延续。重点监测的12户企业中,有近六成企业产值下降,煤炭、水泥、食品制造业企业表现尤为明显。食品、医药、装备制造等接续产业发展缓慢、贡献小。从新增企业情况看, 22户新增企业大部分仍为煤炭、非金属矿物制品等传统行业,新兴产业企业少。从项目情况看,今年“药王节”、“国企进铜”等活动收获颇丰,但项目落地、形成产能仍需时日,难以对当前经济增长形成支撑。
  (二)房地产投资持续回落。当前,我市房地产市场已进入周期性调整和结构性矛盾集中释放期,市场持续低迷,“高库存、低需求”的基本面难以改观。1-11月,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24.96亿元,下降15.6%,降幅较上月扩大5.7个百分点,“投资回落、销售不旺”的现状仍将持续。
  (三)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由于主要工业产品价格持续下跌,传统支柱产业税收全面下降,税源严重不足,增值税和营业税增速持续下降,财政增收难度进一步加大。1-11月,全市税收收入9.99亿元,同比下降6.6%,降幅环比扩大4.9个百分点。财政刚性支出大幅增加,收支矛盾突出。
  三、几点建议
  (一)稳工业。加强煤、电、油、运等基础保障工作,保证企业生产运行持续正常;稳定煤炭、水泥等行业发展,力争生产不下滑、效益不下降;在提升新增企业生产能力上继续下功夫,为全市工业持续回升多做贡献;扩大铜铝公司复产效应,带动上下游企业产能释放,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同时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工业企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二)扩投资。继续坚持前期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推进的思路,加大前期项目衔接力度,加快在建项目施工进度,强化项目服务保障,促进在建项目尽快投产,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重点是加快推进董家河循环产业项目,抓紧做好华能二期及铁路专用线、西铜城际铁路等重大项目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力争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三)抓增收。加大收入组织力度,深入一线抓征管,确保财政收入渠道畅通。加大税收稽查和清收力度,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跟踪稽查,源头控税,应缴尽征。加强非税收入征管,堵塞漏洞。加快资金拨付,确保全市民生支出和重点项目支出需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社会效益和撬动作用。
  (四)强规划。当前全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要深入研究、充分吸收中省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重点,为铜川转型发展科学谋篇布局,突出科技创新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加快转型产业和新增长极的培育,强化互联网+与产业的充分融合,使全市十三五规划在今后五年甚至更长一个时期引领全市提速转型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五)谋开局。现在距全年结束不足半个月,各区县、各部门要主动作为,提早谋划明年各项经济工作,尽早对接、聚焦短板、强化措施、早见成效,为明年首季“开门红”打好基础。


网络编辑:肖芝华
信息审核:聂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