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统计局
本站支持IPv6
返回主站

《2016年铜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解读

来源: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7-12-01 11:50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2016年铜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统计公报》)如期发布了,《统计公报》中的一笔笔数据、一张张图表客观展现了过去一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新成绩新进展。这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前所未有的经济下行压力,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紧扣追赶超越、转型发展定位,认真践行“五个扎实”要求,突出“两稳两优两增”,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缓中趋稳、稳中向好,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 经济换挡不失速,质量效益有提升

  2016年是我市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去产能与转型发展并进,煤炭去产能1013万吨,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下行压力。《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311.61亿元,比上年增长7%。一至四季度,全市经济分别增长9.6%、7.3%、6.7%和7%,支柱产业艰难前行,接续产业较快增长,新常态下的特征明显,成绩来之不易。

  在经济下行、营改增及减税政策实施、主体税源收缩的不利局面下,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增长。《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21.51亿元,同口径增长10%。企业效益有所好转,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1.56亿元,同比增长71.5%。27个大类行业中,20个行业实现盈利,7个行业亏损。2016年全市煤炭去产能1013万吨,占全省的35%,煤炭行业在去产能、优结构中扭亏为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同比下降1.2元,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二、三次产业齐发力,结构调整显成效

  三次产业竟相发展。农业生产稳中向好,《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粮食总产24.17万吨,实现“十三连丰”,油料、水果等经济作物生产稳定,设施蔬菜较快发展,畜牧业生产逐季好转,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引领效果明显。工业缓中有进,直面困难和压力,市政府先后出台工业提质增效“铜十条”和稳增长促投资“铜十五条”,精煤活铝强电优水泥,加快培育新动能,努力消减地方煤矿关停、去产能、主要工业品价格低迷带来的较大冲击,工业经济缓中有进,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133.93亿元,增长6%,较上半年和三季度分别提高0.2和1个百分点。服务业较快发展,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延续了2015年以来持续高于第二产业及生产总值增速的态势,全年增长8.5%,分别高于第二产业和生产总值增速2.2和1.5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为45.4%,拉动生产总值增长3.2个百分点,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照金红色旅游名镇和玉华宫景区入选2016全国优秀旅游项目,王石凹煤矿工业遗址景区有序推进,孙思邈纪念馆对外开放,全域旅游加快发展。

  《统计公报》显示,全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7.7:51.9:40.4,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占比分别较上年提高0.3和3.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降低3.6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1.6%,较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非煤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88%,较上年提高9.3个百分点。在全市经济企稳的同时,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

  三、城乡统筹面貌新,生态环境趋良好 城乡统筹发展不断加快。西铜、铜旬高速建成通车,210国道改扩建工程通车,缩短了南北市区交通时间,九州东道、华夏南道、华原西道等城市干道的建设,拉大了城市骨架。《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3.23亿元,较上年增长10.2%,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9.4%。全市境内公路总里程达到4261.11公里,增长2.2%。美丽乡村扎实推进,农村环境明显改善。照金、董家河、黄堡、陈炉、彭镇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镇,照金入选中国美丽宜居小镇,马咀村入选美丽宜居示范村,全市城镇化率64.2%,较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南市区实现居民冬季采暖集中供热,城市亮化美化水平不断提升。

  《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全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及好于二级标准天数210天,居关中六市前列,万元GDP能耗下降3.92%。治污降霾让好空气、好绿色、好蓝天不断增多,生态环境逐步好转。

  四、脱贫攻坚快推进,民生改善上台阶

  脱贫攻坚快速推进。扎实推进“五个一批”脱贫工程,开展“冲在一线、干在实处、帮贫解困促发展”行动,2016年完成移民(脱贫)搬迁4186户,2.8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全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达到5.82万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月470元,较上年提高25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年3015元,提高515元。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30元,增长8.7%,高出GDP增速1.7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94元,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78元,增长8.5%,居民收入增速领先经济增长。

  在财政支出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全市民生支出较上年增加4.6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05%。《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1.3%,低于全国0.7个百分点,与全省持平。在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同时,价格指数小幅回升,反映了居民实际购买力的提升。2016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01万人,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3%,低于全年4%的控制目标。妥善分流安置去产能煤矿职工1.06万人,登记未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2.3%,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就业稳成为最大的民生。提高机关、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新农合和城市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年人均提高40元,发放社保卡48.04万张。我市被确定为国家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七临床医学院暨孙思邈医院落户铜川。实施十三年免费教育,成功举办了市第三届文化艺术节,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达标率50.7%,医疗、教育、文化水平不断提升,群众收获稳稳的幸福。

   总的来看,201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在异常艰难的困境中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成绩来之不易。2017年,全市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追赶超越、转型发展为主线,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早日实现“转型、美丽、健康、富裕铜川”目标不懈努力。





网络编辑:办公室
信息审核: 党晓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