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物局)
本站支持IPv6
返回主站
当前位置: 专栏 / 党建工作

王石凹煤矿工业遗址入选
“共和国印记”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典型案例

来源: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物局) 发布时间:2024-12-09 09:24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近日,国家文物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共和国印记”见证物和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典型案例名单,确定了100项“共和国印记”见证物和77项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典型案例。其中,王石凹煤矿工业遗址保护利用入选典型案例。

王石凹煤矿,是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首批“中国文化遗产陕西省文化遗址公园”、国家工业遗产。该煤矿是国家“一五”时期由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1957年开工建设,1961年建成投产,年设计生产能力120万吨,是当时西北地区第一座最大和机械化程度最高的矿井,曾被誉为“共和国煤炭工业的长子”。2015年10月王石凹煤矿矿井停产,建成王石凹煤矿工业遗产博物馆。馆内现存的炮采、高档普采、综采、苏式主、副井提升设备、选煤楼建筑等一系列工业遗产,均具有煤炭行业的典型性和稀有性,且保存状况完好。不仅再现了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煤炭开采的顶级水平,更为人们了解陕西省乃至国内煤炭工业的开采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王石凹煤矿保留了各个时期采煤工艺、设备、主副井提升设备等一系列工业遗产,都折射着新中国煤炭工业的整体风貌,具有煤炭行业的典型性和稀有性,不仅能够反映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煤炭开采的顶级水平,更可为了解陕西省乃至国内煤炭工业的开采史提供弥足珍贵的历史证据;矿区保存完好的办公大楼、专家楼、单边楼、选煤楼、职工宿舍楼等苏式建筑,均体现了中苏人民友好往来特殊年代的独特审美品味。为保护好、利用好、开发好国家工业遗产,正在开发建设集工业文化、生态涵养、深井体验、培训教育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工业遗址公园。






网络编辑:杨琨
信息审核:牛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