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物局)
本站支持IPv6
返回主站
当前位置: 动态 / 基层动态

承古开新,笔墨筑梦
“与美同行—美术馆之约”艺术沙龙第四期

来源:铜川书画院 发布时间:2025-09-03 15:46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近日,“与美同行—美术馆之约”艺术沙龙第四期在铜川美术馆范宽馆以“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为研习核心开展,通过“观古画、研技法、探传承”,为我市书画家搭建的 “从经典汲取创作养分、从传统探索创新路径” 的实践平台。从艺术创作视角审视,这场沙龙不仅让书画家们直面历代绘画瑰宝的创作精髓,更在技法传承、意境重构、文化表达三个维度,为当代书画创作提供了可落地、可延伸的实践启示。

一、技法溯源:细节拆解激活本土创作基因

对铜川书画家而言,“大系”高清调色样稿影像如同打开历代名家“创作手稿”,模糊的笔墨细节变得可拆解、可学习,更与铜川书画传统形成呼应。围绕宋代山水画 “皴法”,结合铜川照金山水肌理,探索传统技法本土化转化。这种从经典溯源、向本土创新的路径,正是沙龙核心启发。

二、意境重构:文化解读丰富本土创作内涵

艺术创作高下终看意境深浅。沙龙引导铜川书画家跳出“技法模仿”,结合本土历史文化,将历代画作意境内核转化为创作养分。研习唐代绘画时,创作者不仅关注 “诗画交融” 的视觉效果,更借 “大系” 文献解读作者 “以心入画” 的心境,这与铜川地域文化的 “天人合一”理念不谋而合。

三、文化表达:古今对话锚定本土创作方向

当代书画的核心命题,是用笔墨讲好“本土故事”。沙龙通过 “大系” 与当代创作对话,为铜川书画家明确方向:从传统符号取养分,从本土生活挖题材,让笔墨见古意、有烟火气。研习清代花鸟画时,讨论从 “枝叶穿插” 转向 “写画即写心”,立足铜川的耀瓷文化、养生文化等人文地域特色,皆可成为“写心”载体。

从技法溯源到意境重构,从文化解读到当代表达,“与美同行 — 美术馆之约” 艺术沙龙不仅是一次对 “大系” 的研习,更是一场当代书画创作的 “思想碰撞与实践赋能”。它让书画家们深刻认识到:传统不是束缚创作的枷锁,而是滋养创新的土壤;笔墨不仅是技艺的载体,更是文化精神的传承。这场沙龙所沉淀的创作启示,必将在未来的书画作品中持续绽放光彩,推动我市书画艺术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网络编辑:杨琨
信息审核:牛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