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系列新闻发布会发布辞(六)

聚焦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办实事

来源:市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1-11-23 14:43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铜川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周少英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铜川中院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目标要求,紧扣“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工作主线,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最终落脚点和着力点,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打好司法为民“服务牌”。
  做严做实党史学习教育,全方位锻造过硬队伍。铜川中院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提升政治站位,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强力推进。院党组及时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班,结合铜川法院工作实际细化优化工作方案,夯实工作责任。建立了每周例会开展一次全院干警集中学习、每月召开一次中心组研讨学习、每月召开一次支部会议集中学习“三个一”政治轮训机制,全院全员分层次学、全覆盖学。党史学习教育以来,累计开展各类集中学习160余次,全体党员撰写学习心得体会120余篇,引导干警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锻造过硬法院队伍,以深学促实干,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确保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
  做强做优7项“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全链条服务民生。铜川中院通过组织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举办“法院开放日”等活动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群众代表等征求意见,广泛听取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查找涉民生领域突出问题、了解民生需求,结合自查梳理出的问题,切实找准找实法院工作的结合点、着力点,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清单,集中推出7项“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其中,部署开展的“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行动”,已执结涉民生案件435件,执行到位金额2909.31万元;加力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全面铺开法院助力市域社会治理法治化、网格助力审判执行高效化“双助双化”工作,推动基层法院诉调对接团队入驻区县综治中心,协同综治中心联合化解纠纷78件;推动全市网格员队伍全面参与法院送达和执行工作,网格员累计协助法院送达法律文书、执结案件244件(次);全面开通网上立案和跨域立案平台,网上立案231件,跨域立案80件,实现立案服务“同城通办、异地可办”;部署开展了“空心法庭”“走读法庭”专项整治活动,全市16个基层人民法庭已全部完成员额法官和审判团队进驻,共审结一审民商事案件2169件;部署的“一周一案三问”普法微课堂工作,已累计通过市级、区县级、镇办级、村(社区)级四级普法微信群推送典型案例183期;所推行涉诉信访案件律师代理机制,已办结重点涉诉信访案件32件。
  做精做细10项“便民利民措施”,全维度为民司法。巩固深化法院队伍教育整顿阶段性成果,精准对接群众期待要求,突出审判职能,努力建设办案最公、用时最少、老百姓获得感最强的人民法院,铜川中院推出10项“便民利民措施”,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其中执行立案“免证服务”,免除申请执行人开具生效证明手续,目前已免除当事人开具生效证明214件;用好“一号通办”12368服务热线,对群众来电收集的诉讼咨询、案件查询类诉求,由诉讼服务人员“接诉即答”,员额法官“接单即办”;大力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针对地域偏远或行动不便当事人的案件,开展巡回审判,减轻诉累,就地立案、就地开庭、当庭调解,已累计开展巡回审判214次;对老、弱、病、残、孕、农民工等特定人员设立快速通道,予以优先安检、优先立案。对涉农民工工资案件开辟了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优先兑付执行款的“绿色通道”。快立快审快执涉农民工权益保障案件566件;推广预交诉费“网上即办”,开通智能缴费终端,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完成缴费;司法救助“纾解民困”,依法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发放司法救助款57万元,减免缓交诉讼费151.4万元;建成在线音视频调解平台,深度应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的远程解纷功能,在线调解平台配设特邀调解员172名,累计通过线上平台调解纠纷1461件,让群众“不出门、解纠纷”;开展员额法官“送法进企”活动,走访铜川华能电厂等重点企业52家,发送《法律风险提示60条》和《民营企业法律法律风险提示书》60册,解答法律咨询107件。
  下一步,铜川中院将持续巩固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阶段性成果,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矛盾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持续做优“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妥善审理“三农”案件,依法助力乡村振兴,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持续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妥善化解劳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纠纷,审慎处理涉企案件,制度化开展“送法进企”活动,让诉讼更便民亲民、司法更安民惠民,真正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生动实践。


铜川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  席 莉

各位媒体界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对大家长期以来对公安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以来,市公安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市决策部署,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坚持目标导向,突出风险防控,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为抓手,切实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显著实效。
  一、聚焦主责主业,严打整治成效显著。组织开展了冬季严打整治“百日行动”“金盾-2021”严打整治、“扫黄打非”等系列专项行动,严打“黄赌毒”“环食药”“盗抢骗”等突出违法犯罪,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426起,查处治安案件2375起,同比分别上升43.9%、7.9%,实现刑事案件破案数、治安案件查处数“双上升”。抓获网上逃犯88人,其中公安部B级逃犯1人,公安部督捕逃犯3人,特别是连续抓获了在逃19年、26年、28年、33年的命案逃犯4人,现发命案连续9年侦破率达100%,省公安厅通报表扬。破获公安部“1.01”系列特大电信网络诈骗案、“3.04”特大系列跨区域盗窃案、全市首例偷越国边境案、省厅贺信表扬。破获涉恶案件24起,打击处理70人。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83起,打击处理91人,紧急止付2.8亿余元,冻结涉案资金3947万余元,预警劝阻11328人次,挽回群众损失1458万余元。
  二、聚焦智能防控,防范体系健全完善。不断深化“雪亮工程”应用,搭建“情指勤舆督”一体化平台,实现数据资源深度融合、共享应用,协同抓捕犯罪嫌疑人248人,其中部督逃犯4人、命案逃犯2人、外省逃犯44人,协助查处行政案件372起、破获刑事案件939起,合成作战效应不断显现。落实“警力四上”、“三见警”要求,屯警街面、动中备勤,完善“1、3、5”梯次响应机制,试点“交巡合一”警务模式,最大限度把警力摆上街面,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活动。建成“智慧安防小区”130个,进一步提升治安管控能力。推进治保会、内部保卫组织以及治安信息员、“红袖章”治安巡防队伍建设,建立起的702支4215人的治安联防组织队伍,预防各类案事件131起,化解矛盾纠纷212起,走实、走活新时期群众路线。
  三、聚焦改革创新,基层治理质效提升。全市派出所推行“一室两队”、“岗位制”、“交所合一”“两室一站三警+N”等警务机制改革任务全面完成,进一步做强派出所,做实警务室。宜君县公安局积极推动交管、户政、印章等服务在派出所“一站式”办理,取得实效。“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高效开展。组织开展系列主题活动,走访社区773个次,行政村2063个次,居民家庭312231户,单位5554家次,校园1372个次,征求意见建议330条,帮扶困难群众4289人,解决群众实际困难328件,送医50人,上门办理各类户籍业务2659件,排查整改隐患1439处,打击处理各类违法犯罪人员750人,收到良好社会效果。全面推广“和为贵”经验做法。完善“1+3+X”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成“和为贵”调解室178个,建立501人的调解人才库,实现全市社区农村全覆盖,今年以来,排查各类矛盾纠纷3974起,化解3860起,化解成功率97.1%,全市未发生因矛盾纠纷引发的极端案事件。
  四、聚焦风险防范,安全监管取得实效。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方面。扎实组织开展“减量控大”六大攻坚战役,全市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246446起,其中超员607起,超速25667起,酒后驾驶855起,醉驾71起,全市未发生有较大影响的交通事故。在危爆物品管理方面。组织开展“大排查大检查大整治”行动,共整改各类安全隐患141处,查处非法燃放烟花爆竹案件25起,行政处罚25人,查处非法储存、运输烟花爆竹案件8起,行政拘留6人,收缴过期煤矿乳化炸药4653公斤、过期煤矿许用电雷管3649发、导爆索344米,持续保持“不流失、不炸响”。在护校安园方面。组织开展护校安园三年行动,出动警力930余人次,检查中小学、幼儿园670余所次,排查安全隐患155处,督促整改141处,限期整改14处,稳控高危人员60人,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未发生治安刑事案件和安全事故,秩序持续向好。


铜川市司法局副局长  郭亚军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市司法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为主线,以源头预防矛盾就地化解纠纷,为群众办实事为重点,以人民调解员队伍专职化为抓手,率先在全省实现一村(社区)一专职人民调解员全覆盖,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注入了司法行政力量。
  一、高位谋划,建强基层社会治理队伍“主力军”
  一是强化机制保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民调解队伍建设,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铜川市人民调解委员会星级评定办法》《铜川市人民调解员等级评定办法》,从制度机制上对专职人民调解员的选任、职责、惩戒等进行了制度设计。二是规范管理流程。制定《专职人民调解员管理办法(试行)》《专职人民调解员考核办法(试行)》,通过细化管理,强化考核,充分发挥专职人民调解员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主力军”作用。三是强化落实保障。从2020年9月开始,我市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全面落实了专职人民调解员报酬。全市4个区县、38个乡镇(街道)和431个村(社区)专职人民调解员补贴经费已全部列入市、区(县)财政预算,每年财政专项列支542万元,有效解决了专职人民调解员的待遇报酬,充分激发了专职人民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人民调解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二、聚合资源,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一是搭建全覆盖组织网络体系。以“两办法一意见”为统领,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机关和人民调解协会行政指导和行业管理职责,搭建起以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为骨干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人民调解组织体系架构。目前我市市区(县)两级人民调解协会全覆盖,共设人民调解委员会486个,专职人民调解员506名,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高标准的调解网络格局已全面形成。二是积极拓展工作新领域。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和广大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立足矛盾纠纷易发多发领域,先后指导成立了保险、文化旅游、知识产权等20多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进一步扩大人民调解工作覆盖面。三是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新机制。联合市法院、市检察院等单位制定了《关于建立行政审判和行政应诉联络工作机制》《关于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中加强协作配合的实施意见》,选聘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专职人民调解员等专业力量参与调解,通过诉前调解、诉中委派调解等减少诉讼量,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率。同时,开辟“司法确认绿色通道”和“绿色执行通道”,增强调解协议执行效力。今年以来,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886件,调处成功851件,成功率达98%。
  三、多措并举,打造基层社会治理“铜川版”
  一是以“王玉理调解工作室”为示范,着力打造铜川人民调解品牌。以全国人民调解能手、陕西省十佳人民调解员、陕西省十大法治人物“王玉理工作室”为示范引领,全市建成以优秀调解员命名的人民调解工作室8个,为促进人民调解工作提质增效注入了新的活力。二是依托专业院校科研力量,研究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机制。邀请西北大学法学研究课题组来铜川专题调研指导全市人民调解工作,共同研究探索推进“大调解”机制下人民调解队伍职业化规范化建设的路径,着力打造具有铜川特色的人民调解工作品牌。三是立足司法行政主责主业,形成推进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合力。全面整合司法行政资源,积极探索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的途径和方式,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法治力量。聚焦庆祝建党100周年等特殊时间节点,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专项活动,集中调处了一批热点难点矛盾纠纷,做到了“私事不出家,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为铜川城乡更安宁,群众更安乐,做出积极贡献。


网络编辑:张刘欢
信息审核:薛红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