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系列新闻发布会发布辞(四)

聚焦保障基本民生需求办实事

来源:市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1-11-09 16:50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铜川市教育工委副书记  樊蕴华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在这里与各位记者朋友见面,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铜川教育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教育工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聚焦保障基本民生需求办实事,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小到学生接送难,大到教育项目建设,学位供给,以务实的举措,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下面我就具体工作开展情况向大家作以介绍。
  一、统筹谋划早行动,建立任务清单
  按照党史学习教育总体安排,市教育工委坚持从实际出发,聚焦“择校热”“大班额”、教育质量提升等问题,成立市教育工委“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深入一线学校,通过调查研究、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设立意见建议箱等方式,广泛听取基层群众、教师心声,切实把问题找全找实,把群众期待摸准摸清,梳理教育系统民生项目11项,制定推进措施23条,采取清单式管理、一体化推进、销号式落实工作措施,扎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二、聚焦问题抓落实,疏通服务堵点
  一是聚焦解决家长们接送、照看孩子等“四点半”难题,市教育局今年全面推行中小学课后服务,制定印发《关于督促“一校一案”全面落实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等多个文件,审核“一校一案”方案,指导中小学开展课后服务工作,要求各中小学校依托教室、功能部室、户外活动场地等,开设作业辅导套餐让学生在校内完成作业,开设艺术社团套餐发展学生兴趣特长,开设体育活动套餐加强阳光体育运动,尽最大努力让课后服务内容“丰富多彩”。截至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开展课后服务学校112所,覆盖率100%,“5+2”模式达标学校100%。参与学生45408人,占到学生总数的87.06%,参与教师4929人,占到教师总数的86.85%。
  二是聚焦解决上学难、入托难和大班额问题,市教育局积极争取资金,多次召开项目建设专题会,明确项目建设的时间节点、任务要求,夯实区县建设的主体责任,建立了周上报、月通报及项目建设公示制度,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多次会同市发改、财政等相关部门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截至目前,2021年全市计划实施中小学幼儿园建设项目35个(其中:续建项目15个、新实施项目20个),已全部开工,其中完工21个,在建14个,开工率100%,完工率60%。王益中学、新区梅乐园学校、铜川市高新实验学校、学府幼儿园、梅乐园幼儿园、铜煤二号幼儿园、耀州区裕华园幼儿园、五台幼儿园已投入使用,仅今年增加学位6620个。
  三是聚焦深化全市公办中小学幼儿园职薪绩效改革,构建“双减”背景下的高质量教育发展体系。全面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征集改革试点典型案例63份,评选出了十佳典型案例和优秀案例。召开深化改革工作动员部署会,制定印发《铜川市深化公办中小学幼儿园职薪绩效改革工作方案》《深化公办中小学幼儿园职薪绩效改革工作推进时间表》,协调相关部门和各区县2021年深化改革资金,指导各区县完善深化改革实施方案及配套文件,推进县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积极探索“县管校聘”,公开招聘校园长179名,近万名教师竞聘上岗,实施绩效考核。改革促进了铜川教育的长足发展,全市教育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学校办学活力全面激发,教师积极性空前高涨,管理效能不断提升,优质均衡步伐加快,人民群众对教育满意度大幅提升。《人民日报》、《陕西日报》等媒体先后对我市职薪绩效进行了宣传报道,更加坚定了我们推进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四是聚焦教育民生,扎实做好学生资助工作。今年以来累计拨付学生资助资金1708.93万元,共资助学前、义务、高中、中职学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6万人,1400.7万元。开展了2021年暑期新录取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工作,共计为 461名贫困大学生发放资助金169.1万元。开展了2021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工作,为5592名学生办理助学贷款4365.153万元。开展了2021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教育助学项目滋蕙计划,一次性补助454名我市被普通高校录取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交通费和短期生活费27万元。这些资助措施从根本上解决了全市困难家庭子女入学问题,全面提升了教育民生工作成效。
  三、立足长远谋发展,健全长效机制
  市教育局坚持把健全长效机制作为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落实的引领和关键,努力把实践活动中的典型经验转化为长效机制。一是健全制度长效机制,制定印发《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中小学课后服务费收费有关事项的通知》《铜川市深化公办中小学幼儿园职薪绩效改革工作方案》等多项政策性文件,以制度、文件确保工作落实。二是健全督导长效机制,严格执行市教育工委党建联系点工作制度,工委班子成员定期深入包联单位、学校,对标“我为群众办实事”任务清单、省市下达的年度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开展综合督导调研,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了解掌握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现场办公,推动工作落实。三是健全培训、宣传长效机制,通过“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市级培训”“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市推进”培训项目,培训中小学教师及校园长共计10000余人次,不断教师专业水平。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网站、微视频,宣传教育系统为民办实事工作亮点、典型事迹、惠民成效,努力让为民办实事工作深入人心、温暖民心,不断提高群众对铜川教育的满意度,切实把学习成效体现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中。
  下一步,市教育工委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夯实工作举措,强化督促指导,切实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铜川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  吴向东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谨代表铜川市文化和旅游局对各位记者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今天,我就铜川市“我为群众办实事”——推进文化润民惠民方面整体情况向大家作简要介绍。
  一、主要举措及成效
  (一)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为契机 积极落实文化旅游发展重点任务
  4月11日,智远市长组织召开了全市文化旅游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为全市文化旅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作出了谋划,列出了“十大任务”。铜川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12家公共文化场馆实行了延时开放。设施建设上,坚持项目带动,资源整合,精心做好文化旅游项目策划包装。2021年,全市文旅行业在建项目共计41个,创建中医药健康文化旅游示范基地2家,中医药健康文化旅游示范项目21个。今年,以弘扬柳范书画艺术为主题的柳公权馆、范宽馆两个公共文化场馆顺利开馆。2021年前三季度,全市文化旅游接待人数327.34万人次,综合收入14.12亿元。
  (二)以设施运行排查为依托 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今年6月份,组织开展了全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运行管理排查,实施了基层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工程。在各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人群密集区域,集中公示中省市区(县)重点公共文化服务数字资源二维码,实现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共享。耀州区和印台区陈炉镇成功获得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其中,陈炉镇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通过公众号,推出了非遗、摄影、音乐、美术、文学作品等数字文化资源;“云图有声”“知识视界”视频图书馆、中华数字书苑等板块数字图书资源均免费向读者开放,全力满足群众指尖阅读和听读的图书需求。今年,我市政府购买下基层演出计划400场,截至目前完成229场,后期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逐步推进。
  (三)以传统节日重要节庆为抓手 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旅游活动
  今年,围绕春节、端午节、庆祝建党100周年等重要节庆节日,相继举办了书画公园“铜川有戏”庆新春折子戏展演、“书画传千年”柳范杯书画作品展、2021铜川药王端午香囊文化旅游节、铜川牡丹文化旅游节、2021中国旅游日陕西分会场暨“十百千”引客入铜活动等文化旅游活动30余场。策划实施的“文旅局长带您逛陈炉古镇”“网红体验官走进金锁关石林”等新媒体直播活动和铜川中医药健康文化旅游示范项目系列报道,累计关注量均超过60万人次。
  二、特色亮点
  (一)今年,成功举办第四届铜川市艺术节。通过音乐、话剧、舞剧等多种形式,充分展示了近年来我市公共文化服务和文艺创作的丰硕成果。大型原创情景组歌《照金》在照金上演,观众反响强烈。它的成功上演,正是我市挖掘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演艺、红色研学、红色培训、红色文创与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的践行之举。
  (二)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在全市建成10个文化小院。这些文化小院包含剪纸、秦绣、书画等多个种类,能较好地凸显地方文化特点,对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传承民间文化艺术、带动周边群众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辐射促进作用。
  三、社会效应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塑城。在铜川高质量推动全面转型发展的进程中,正是文化认知、文化认同、文化自信统一思想,引领行动,凝聚起了高质量的共同力量。让广大老百姓精神生活更富有,让经济社会发展更具活力,是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初心和目标。
  各位记者朋友,近年来,铜川市文化和旅游工作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广大媒体的关注和支持,借此机会,我向各位记者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欢迎大家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文化和旅游工作,共同谱写铜川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铜川市卫健委副主任  张 萍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见面,我代表市卫健委向大家长期以来对铜川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卫健委紧扣百年党史,把握目标要求,坚持从党领导下的百年卫生发展历程中汲取前进智慧和力量,以健康铜川建设为目标,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围绕疫情防控、国卫提升、健康细胞示范建设等方面,着力办好民生实事,全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
  一、毫不放松做好疫情防控,为健康铜川建设保驾护航。继续落实“1+8”疫情防控链长责任制,持续保持应急状态,实施“8+8”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组织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应急实战演练,点对点集中转运、闭环管理服务境外来铜返铜人员830人,排查管理服务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铜返铜人员29709人,开展重点人群核酸检测62.8万余份、购买“一退一止两抗”药品人员核酸检测37212人、进口冷链食品和外环境及从业人员核酸检测29501份,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加快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截至11月8日全市完成第一剂次55.6332万人,两剂次53.4560万人,三剂次加强针2.4233万人,为十四运会、残特奥会铜川赛事顺利举办和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构建了免疫屏障。
  二、全力以赴通过国卫复审,为健康铜川建设增光添彩。将健康铜川建设作为国家卫生城市升级版,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在铜川日报、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开设健康教育专栏20余个,及时督导各区定期更新健康教育宣传栏。市区两级投资600余万元,引入专业消杀公司开展了四轮病媒生物消杀,覆盖城中村、小区、建筑工地、农贸市场、学校机关等685个、餐饮门店1194户,有效预防病媒疾病的传播与流行,群众对城市卫生状况的满意率达到95%。持续加强卫生监管,采用集中检查、专项督查、日常检查等方式检查“五小门店”3880户次,培训监督员、从业人员1020人次,下达意见书749份,责令限期整改65户。建立市、区县、街道、社区纵向到底的国卫复审工作包抓责任体系,全市356名公共卫生人员参与134个社区(村庄)网格管理,确保国卫复审顺利通过。
  三、动员全民建设健康细胞,为健康铜川建设夯基垒台。积极动员全社会全民广泛参与,分层次实施健康细胞示范建设。年初制定印发2021年健康铜川建设任务清单,完成健康陕西行动2019—2021年试考核和健康城市监测工作,以健康行为养成、健康自我管理等为重点推进健康机关建设,建设健康示范机关189个,建设率75%;以健康环境改善、同病相怜慢病互助等为重点推进健康社区建设,建设健康示范社区45个,建设率63%;以美丽乡村和健康家庭建设等为重点推进健康村庄建设,建设健康示范村庄200个,建设率56%;以健康制度建设、职业健康宣教防护等为重点推进健康企业建设,建设健康示范企业96家,建设率52%;以健康教育促进、健康行为习惯培养等为重点推进健康学校建设,建设健康示范学校102个,建设率77%;以绿色医院建设和职工健康关怀等为重点推进健康医院建设,建设健康示范医院16个,建设率100%;以“三减三健”为重点推进健康家庭建设,建设健康家庭12.11万户,建设率44%;市爱卫办牵头,以病媒生物防制和公筷公勺分餐等为重点推进健康食堂建设,建设健康示范食堂42个。
  四、倾情倾力解决难点堵点,为健康铜川建设增加福祉。瞄准医疗卫生行业领域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着力消除痛点、疏通堵点、化解难点。一是建成村级孙思邈中医堂80个,从二级以上医院选派四批120名优秀年轻医生到17个乡镇90个村担任第一村医,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二是完成重点人群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重症精神病等四种慢病签约服务管理41232人,做到应签尽签;三是救治地方病患者8172人,完成农村妇女两癌筛查16740人,实施儿童营养改善项目38157人次,实现脱贫地区人群全覆盖;四是孕产妇产前超声筛查率、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达到双百分之百,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一次办实现助产机构全覆盖;五是完成免费婚检1174对,完成从业人员免费预防性体检3600人,完成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56850人;六是实施生育登记等证件办理和城市独生子女父母补助金申请申办网上通办,完成办理6990件;七是组织省级专家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知识进社区进农村活动35场次,受益家庭5200余户;八是完成儿童青少年视力筛查13434人,覆盖学校51所;九是指导市人民医院开设夜间门诊,市中医医院开展百名中医百场义诊活动,市妇幼保健院开展行动不便患者家庭巡诊服务,市职业病防治院开展尘肺病患者全程精准服务指导,二级以上医院增加停车位890个;十是实施药品和高值耗材省级平台统一采购,降低了患者医疗费用。
  下一步,市卫健委将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坚持在防控疫情风险、守牢安全底线中求稳,坚持在为民办实事、十四五开新局中求进,坚持在补公共卫生短板、提医院内涵建设中求效,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为铜川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提供坚强有力卫生健康保障。
  谢谢大家!


网络编辑:吕思懿
信息审核:王宇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