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容量 促创业 强服务 谱写民生福祉新篇章

——铜川市就业促进规划“十四五”期间发展纪实

来源:市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5-11-07 09:22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十四五”期间,铜川始终把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和高品质生活的重要基石,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全力以赴稳存量、扩增量、兜底线、优服务,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为铜川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隽美经纬电路生产车间



铭帝铝业生产车间

 
  坚持经济就业协同,扩容提质稳岗扩就业
  铜川始终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围绕产业抓就业,将扩大就业容量、稳定就业岗位摆在突出位置。通过财政资金精准滴灌和政策体系持续优化,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有效稳定和扩大了就业。出台《强化稳就业扩就业若干措施》等一揽子稳就业政策,累计安排就业补助资金达7.45亿元,为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4918万元,减征失业、工伤保险费1.01亿元,形成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特别是创新性地以社区工厂为抓手,​将其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衔接,从建设补助、物流补贴、用工支持等17个方面提供全方位扶持。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育社区工厂110家,在22个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实现全覆盖,成功吸纳脱贫劳动力1961人,不仅实现了群众“家门口”稳定就业的愿景,更促进了乡村产业的蓬勃发展,形成了就业与产业“双向赋能”的良性循环。



举办创业贷款战略合作签约暨创业贷款集中发放活动

 
  激发创业创新活力,倍增效应持续释放

  创业是就业之源,活力所在。铜川着力构建“资金支持+平台孵化+氛围营造”三位一体的创业带动就业支撑体系。在资金端,创新推行“政府+银行+担保公司”多方协同的创业担保贷款合作模式,并试点开展“权限下沉减环节、服务前移促就业”的创贷服务新模式,极大提升了贷款可得性和便利性。“十四五”期间,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4.43亿元,直接扶持创业并带动就业1.2万余人。其创新实践得到国家层面认可,《创新创贷机制支持创业》典型经验被全国推广,《创业担保贷款“贷”动乡村振兴》经验做法也入选人社部案例汇编并向全国宣传。在平台端,建成覆盖省、市、县三级的创业孵化基地77个,在孵企业达1923家,带动就业1.3万人。尤为亮眼的是,铜川麟字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成功晋级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实现了本地国家级双创载体“零的突破”。在氛围营造端,连续举办创业创新大赛、“讲述我的创业故事”云分享等活动,累计14个项目入围省级赛事,2个项目跻身全国大赛,有效激发了全社会的创业热情和创新潜能。



举办铜川市陶瓷技能大赛

 
  紧扣产业需求赋能,技能培训提升竞争力
  围绕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和新兴业态人才需求,铜川大力构建精准高效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依托职业院校和社会培训力量,广泛开展各类就业技能培训,累计达4.62万人次,其中企业职工培训1.37万人,重点群体培训3.25万人次(含创业培训3782人次),形成了“技能培训+等级认定+就业推荐”无缝衔接的服务闭环。铜川备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22家,“十四五”以来已有11173人通过认定获得相应职业技能证书,其中新增高级工2871人、技师77人,劳动者就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同时,注重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于2025年成功举办陶瓷职业技能大赛,吸引14支代表队180名选手同台竞技,评选出45名个人奖和3个团体奖,为耀瓷等传统产业搭建了技艺交流与人才选拔的高端平台,有力推动了产业升级与技能人才培育深度融合、双向发展。



铜川市零工服务中心建成

 
  聚焦重点群体帮扶,精准施策兜牢民生底线
  针对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不同群体特点,铜川实施了一系列精准化、个性化的就业帮扶措施。对于高校毕业生,深化校企合作,与隆基绿能等知名企业合作开设“订单班”,建成就业见习基地93个,为2991名高校毕业生办理就业见习,搭建从校园到职场的过渡桥梁。对于退役军人,针对退役军人开展抖音直播带岗96场,播报2741家企业7.4万余个次岗位信息。支持36名退役军人成功创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15万元。对于农村劳动力,持续开展“春风行动”“春暖农民工”等专项服务活动,建成全省首批5家标准化零工服务中心,累计服务零工4.88万余人次,成功对接零活1.7万余人次;精心培育打造了“铜川小芳月嫂”“耀瓷工匠”等12个具有地域特色的劳务品牌,有效提升了劳务输出的组织化和专业化水平。“十四五”以来,累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2.7万人次。对于就业困难人员,实行实名制动态管理和“一人一策”分类帮扶,累计帮助22485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7348名就业困难人员顺利就业,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达27616人次,确保了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的底线。



开展“春风行动”专场招聘暨劳务品牌交流展示活动

 
  升级公共服务体系,数字赋能优化供需匹配
  面对就业市场的新形势、新要求,铜川大力推进就业服务模式的数字化转型与精准化提升。线下服务持续强化,“十四五”以来组织各类招聘会830余场,累计推送岗位信息49.8万余个次;创新开展抖音直播带岗475场,播报岗位信息24.1万个次,并联合多部门举办综合性及行业性专场招聘,极大提升了人岗匹配效率。“铜易就业”线上服务平台创新突破,通过采集48.8万名劳动者信息建立精准“职业画像”,引入2500余家企业入驻,实现了求职与招聘信息的智能匹配、精准推送,已成功助力2.28万余人实现就业。同时,我们打造了全省首家线上创业服务平台“铜易创业”,该平台聚合了政策咨询、资金对接、项目展示等9大板块资源,有效破解了创业服务资源分散、信息碎片化的难题,该平台已入选全省人社系统优秀改革创新成果,标志着铜川市就业创业服务迈入了智慧化、集成化的新阶段。
  回顾“十四五”,铜川就业促进工作路径清晰、措施有力、成效斐然。展望未来,我们继续巩固拓展就业工作成果,不断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为谱写铜川高质量全面发展新篇章贡献更大力量。

 
发布单位:铜川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7日    


网络编辑:张兴林
信息审核:何江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