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系列新闻发布会发布辞(十四)

铜川市民政局副局长 封长潮
2020年11月26日

来源:市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0-11-26 11:28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新闻界各位朋友,同志们: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市民政局向长期以来关注和支持兜底保障工作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民政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原则,明确目标,夯实责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会同相关部门合力攻坚,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兜住兜牢脱贫攻坚最后一道防线,助力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民政局以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为目标,以健全社会救助体系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抓手,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充分发挥最低生活保障及特困人员供养制度的基础性作用,织密织牢了民生保障的安全网。目前,我市农村低保保障标准为4350元/人年,城市低保为600元/人月,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为低保标准的1.3倍,农村为6100元/人年,城市为780元/人月。截至10月底,我市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12829户29254人,发放保障金9956.54万元,其中:城市低保5250户10981人,发放5352.93万元 ,农村低保7579户18273人,发放4603.61 万元 。保障特困供养对象1514户1577人,发放资金1370.552万元,其中:城市特困116户118人,发放144.552万元;农村特困1398户1459人,发放1226万元。实施临时救助29182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2034万元,其中:为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实施临时救助7833人次,发放资金544.621万元,切实做到了“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二、多措并举助力脱贫攻坚
  (一)积极制定各项政策及工作方案。市民政局始终把脱贫攻坚兜底保障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建立了局领导包联区县制度,定期召开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工作推进会,先后印发了《关于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中切实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工作要点》《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实施方案》《农村低保领域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工作方案》《脱贫攻坚兜底保障“三排查三清零”问题排查整改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提高农村低保覆盖率的通知》《关于开展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对象排查和政策落实有关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排查对象、时间节点及工作要求,重点对未脱贫户、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及重病重残非贫困户逐户进行摸排。扎实开展“三排查三清零”工作,全市2527名未脱贫人口中,2475人已纳入民政兜底保障范围,占全市未脱贫人口总数的97.9%,其他人员由扶贫部门协调落实其他帮扶措施脱贫,切实兜住兜牢了兜底保障最后一道防线。
  (二)狠抓政策落实,全面提升兜底保障工作水平。一是农村低保方面,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村低保扩面工作,合理提升农村低保覆盖面。截至10月底,全市共保障农村低保7579户18273人,较2019年底的5101户12686人净增2478户、5587人,农村低保覆盖率由3.48%提高到4.98%。二是特困人员供养方面,照料护理标准依据特困人员生活自理能力评估结果和服务需求分为三档,护理标准为所在区县最低工资标准的25%、 15%、 10%。同时,集中供养特困人员402人在我市6所敬老院 ;分散供养1175人,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逐人签订委托照料服务协议,全面落实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监护责任,确保“平日有人照应、生病有人看护”。三是临时救助方面,将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和个人全部纳入临时救助范围,积极落实“分级审批”“先行救助”和“一事一议”等工作要求,有效发挥临时救助救急难、防返贫功能。截至10月底,全市共实施临时救助29182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2034万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了10195人次772.11万元,救助人数及救助资金分别增长了54%、61%。四是残疾人两项补贴方面,截至目前,全市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33570人次,1-9月共发放资金2011.464万元。
  (三)综合施策推动救助工作。全面建立了未成年人“三级保护网络”,形成了独具铜川特色的“太阳花工程”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品牌,开展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有力保障了全市1074名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合法权益。2020年1月1日起,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养育标准从700元-1000元/人月提高到1000元-1400元/人月,及时下拨儿童福利专项资金,保障了儿童的基本生活权益。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工作,2016年以来,全市共有364个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640.783万元,受益贫困人口6.5万人。在全市农村设立爱心超市331个,建立了爱心超市“以奖代补”机制,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积极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社会融入工作,探索建立了“两服务一公开”制度,向搬迁户逐户发放了便民服务卡,便于搬迁群众在遇到困难或需要办理事项时,能及时与工作人员取得联系,极大地方便了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
  (四)加强督战督查,形成工作合力。为深入推进各项兜底保障政策落实落细,召开了全市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及全市社会救助工作推进会暨2020年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明确任务,夯实责任,形成合力。积极加强与成员单位在数据、政策、对象等方面的衔接,统筹推进社会救助工作。连续下发兜底保障工作动态14期,通报工作进度,宣传经验做法,并抄送各区(县)委、区(县)政府,进一步推动各区县工作,防止漏保现象发生。同时,市民政局班子成员分别带队多次深入各区县,对区县兜底保障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对发现问题,点对点下督办单,限期整改,确保我市兜底保障工作不漏一户一人。
  三、亮点工作
  一是印发了《铜川市脱贫攻坚社保兜底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完善防返贫监测预警和基本生活救助机制的实施意见》,以已脱贫户、未脱贫户、脱贫监测户、边缘户、城乡低收入家庭以及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的困难农户等为重点,对存在风险的及时发现预警、排查核实,对基本生活受到影响的困难群众,第一时间落实兜底保障政策,消除致贫返贫风险,切实巩固脱贫成果,为全面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民政力量。
  二是印发了《关于建立急难问题快速响应服务队的通知》,在全省率先组建急难问题快速响应服务队,充分发挥“救急难”主动发现报告机制作用。严格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以“村两委”、社区“两委”成员为主体,建立了以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社会救助协理员、网格员等多层次急难问题快速响应服务队。全市所有区县、38个乡镇(街道)、72个社区、359个村共建立急难问题快速响应服务队431个,涉及3629人,实现了全覆盖,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不断强化主动发现机制,充分发挥急难问题快速响应服务队等作用,及时了解掌握未脱贫人口、脱贫监测人口、边缘人口和低收入家庭等困难人群,特别对突发性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造成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的基本生活困难,经常性地开展动态摸排核查,逐户逐人掌握具体情况,及时帮助困难群众按程序申请低保等社会救助或转介相关部门。
  三是疫情期间,在全省率先推出非接触式救助服务,积极推行“e救助”,实现“掌上办”、“马上办”,方便群众办事,切实防止致贫返贫,巩固脱贫成果。截至10月30日,全市累计申请人数达10984人次,受理率为92.63%,救助时效性进一步提高。
  四是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制定下发了《关于低保审批权委托下发乡镇(街道)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积极推进低保审批权下放乡镇(街道)试点工作,简化优化审核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时效,方便困难群众及时受助。目前,王益区、耀州区、新区已将低保审批权限下放乡镇,其它区县正在有序推进。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关于社会救助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工作。一是对标补短,进一步做好低保提标扩面工作,按照精准救助、应保尽保、边缘从宽的原则,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低保保障范围,进一步提高我市城乡低保覆盖率,筑牢兜底保障防线,助力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指导各区县全面推进低保审批权限下放乡镇(街道)试点工作,争取11月底前完成此项工作;积极探索开展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改革工作,通过政府购买建立特困人员住院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缓解特困人员监护人和照料服务人护理工作强度,有效解决特困人员因病住院后无人陪护或护理工作不到位的难题。三是进一步做好兜底保障宣传工作。认真总结兜底保障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新亮点和新成效,积极宣传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优秀个人及典型案例,不断营造脱贫攻坚浓厚的舆论氛围。


网络编辑:李怡莎
信息审核:张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