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 奋力追赶超越 喜迎党的十九大

铜川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主任 文志奇
(2017年10月12日)

来源:市政府新闻办 发布时间:2017-10-12 17:55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也非常感谢大家对铜川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工作部署,经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同意,今天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和社会公布铜川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有关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铜川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统揽全市转型发展,突出问题导向,及时跟进、攻坚克难、勇于创新,凝聚了广泛的改革“正能量”,推出了一批务实有效的“新举措”,各领域改革持续落地见效、开花结果,切实发挥了在促转型、推发展、惠民生、优生态中的强大作用。
  第一,突出目标方向,建好改革“主框架”。一是科学部署。出台了《市委关于全面推进各项改革的实施意见》、《市委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改革举措实施规划(2014—2020年)》和《重要改革举措分工方案》,形成了铜川市深化改革的“施工图”和“时间表”。每年初制定印发工作要点,列出任务清单,夯实改革责任,确保改革始终沿着“四个有利于”的方向推进。二是高位推动。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下设9个改革专项小组,分别由市委常委担任专项小组组长。全面实行市级领导领衔重大改革项目,蹄疾步稳推动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出台了一大批有力度、有分量的改革举措,改革呈现全面发力、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目前,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共召开24次会议,研究审议105个改革事项,各领域标志性、引领性、支柱性改革任务全面实施,铜川改革的“四梁八柱”已经构建,改革红利正在不断释放。三是强化机制。建立了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制度、分类备案制度、考核评价细则、信息管理办法、督察工作办法、改革成效民意调查等多项制度,建立了全面深化改革年度任务、重点改革任务、自主改革任务、专项小组及区县改革任务4部台账,严格执行年初部署、季度通报、半年对账、中期督查、年底考核的推进机制,有力推动了各项改革实施。目前,全市完成改革任务287项,共出台各领域改革方案(意见、办法)157个,改革总体进度情况良好。
  第二,突出问题导向,唱好改革“重头戏”。推进放管服改革,取消市级部门行政审批事项154项,下放28项,精简比例44.7%,提前超额完成省上提出的精简1/3的目标任务。市县两级政府公布了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总目录、权责清单、中介服务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全面推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关于在追赶超越中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市场主体持续增加,有力推动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党政群机构改革,市级部门编制减少10%,调整理顺县级机构28个,区县工商、质监、食药监等机构有效整合,镇村综合改革全面完成。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了《铜川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意见》和5个行动计划,“三去一降一补”加快实施,累计关闭煤矿21处,退出产能1058万吨。推进国企国资改革,出台了深化国资国企改革“1+7”方案,市燃气公司资产重组等国企改革实现突破。出台了预算管理、综合治税、涉农资金整合、零级预算等改革方案,财税改革全面铺开。推进产权登记制度改革,市县政府不动产登记中心正式挂牌运行。推进民主法治改革,全面启动了地方立法工作,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大班子在全省率先全面聘请了法律顾问组,建立了党代表、市民代表、后备干部和大、中学生等列席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重要会议制度,开展了多层次、大范围协商活动。出台了深化党风廉政建设监督执纪问责10项制度和区县纪委、市纪委派驻机构领导两个提名考察办法,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区县纪委融合式改革全覆盖。推进文化改革,出台了群众文化、文艺创作、文化产业等一批扶持奖励办法,铜川市成功入选国家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示范区,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了足球改革,社会公众对文化生活满意率全省名列前茅。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实施十三年免费教育,建立大学区37个,交流轮岗教师校长247人。推进医药卫生改革,全市所有县级公立医院人员工资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分级诊疗制度基本形成,铜川市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城市。推进司法为民改革,法院立案登记制度、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行政案件跨区域集中管辖等改革全面铺开,社会治安防控“6+5+X”体系建设顺利实施。保障性住房、养老保险、户籍制度、阳光信访等民生改革方案陆续出台,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实施,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第三,突出试点引领,打造改革“铜川版”。坚持落实中省改革“规定动作”不折不扣,推进自主改革真抓真干,一批改革试点和自主改革快速推进。董家河工业园区列入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煤电铝水泥大循环经济体系逐步形成。传统产业在困境中稳步发展,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电企业技改、水泥企业上大关小力度不断加大,着力建设西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国家级试点改革顺利实施,每年可争取中省政策资金15亿元。2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初具规模,果牧药菜特色优势产业逐步呈现。装备制造、食品加工、中医药养生保健、全域旅游、接续能源、现代服务业等接续产业占经济总量30%以上,非煤产业占88%以上。率先在全省设立市级财经发展基金,PPP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工作国家年度绩效考核中“三连优”,共获得中省节能减排综合奖励资金15.13亿元。全市41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523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窗口与229个部门后台终端全部实现专网连接,县乡中心全面设立民政“救急难”窗口,村级全面推行群众办事干部代办制,铜川市打造四级便民服务升级版的做法得到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加快铜川市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共建,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七临床医学院暨孙思邈医院正式开诊。探索制定了党代表驻室活动、列席会议、提案提议、视察调研、询问质询、通报重要事项、党代表进出等10项配套制度,基本形成了既符合中省要求、又具有铜川市特色的党代表任期制制度体系。率先建立了“网上群众工作部”,运用“互联网+”党建走实走好群众路线。推进市管干部、科级干部、村(社区)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实现了全市县乡村三级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全覆盖,为各级干部建立了健康档案,每年按县级10%、科级3%和村(社区)正副职5%的比例进行抽查核实,做到干部提、调、退、选“四必核”。率先实施党建工作绩效第三方评估,打破了过去党建工作评估考核中党内“自说自话”的方式,让看得最清的“旁观者”来评估党建工作。印台区涉农资金整合改革试点成效明显,连续两年获得省上奖补资金8000万元。耀州区法院家事审判方式改革试点经验得到中央领导批示肯定,受到群众普遍认可。宜君县作为全国唯一的农村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试点,2016年全县各项贷款余额达11.85亿元,增幅分别高出全国、全省6.21个和9.78个百分点,有力改善了农村“融资难”问题,推动了宜君县脱贫攻坚。试点改革的好做法好经验成为深化改革的“推进器”,带动了各项改革不断深入。
  记者朋友们,再过几天,党的十九大就要胜利召开了,这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新发展理念,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发展取向,聚焦民生指向,统筹协调、精准发力,推进铜川市全面深化改革再上新的台阶,确保到2020年,市委确定的34个重要领域的改革事项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高效管用的体制机制,若干领域改革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谢谢大家!
网络编辑:朱雪莹
信息审核:朱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