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台区金锁关石林景区向日葵盛放,邂逅“梵高画中的初秋”。 李雪平摄
高温持续,游客在新区大唐养生园赏荷避暑享惬意。通讯员 刘梦摄
近期,避暑旅游市场持续火热,玉华宫景区积极拓展消费新场景,推出越野摩托车等一系列娱乐项目。通讯员 柴瑞昕摄
宜君彭祖药谷消夏露营季“解锁”清凉新玩法。 通讯员 武朝旭摄
消暑家电销售热,“以旧换新”激活“清凉经济”。 本报记者 郭璇摄
暑期儿童游泳培训火爆,强身健体和避暑降温一举两得。 本报记者 李由摄
高温催出“凉”机,咖啡店订单激增。 本报记者 李由摄
庭院式餐饮消费打造“美食+美景”新体验。通讯员 井琳琪摄
“清凉经济”引领夜间购物潮。 本报记者 王艳摄
“拥抱乡野”沉浸式露营避暑引爆“清凉经济”。 通讯员 赵国昊摄
8月的铜川,热浪裹挟着蝉鸣。在空调卖场、咖啡馆、旅游景区等场所,一股股“清凉经济”的热潮正在涌动。虽已立秋,但暑热暂未“退场”,搭载黑科技、健康智能、绿色节能的新趋势“清凉家电”成为消费者选购“新宠”;天气炎热,乡村成为人们觅清凉的理想之地,一些餐饮综合体因地制宜打造“院院不同、各美其美”的特色场景,吸引众多市民前往消费,体验“慢”生活;暑期以来,室内和夜间运动项目点燃民众热情;不少顾客喜欢坐在咖啡店里,吹着空调,惬意地品尝冷饮;天气炎热,各类避暑主题文旅活动纷纷登场,我市在“避暑季”不断推出文旅新场景、新业态、新玩法,为市民与游客送上清凉惬意的“消暑套餐”……高温催生的“清凉经济”既是消费市场对气候的敏锐反应,也折射出人们对品质生活的追求。
从家电以旧换新的“节能风”到各类“沉浸式”餐饮小店的“浪漫风”,或到暑期体育活动的“运动风”,再到各类避暑主题的“文旅风”,我市在酷暑中追逐着多元消费新体验,勾勒出一幅消暑“追风”的生动图景。
(记者:李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