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意外发现柳公权墓

来源:转载《新浪博客》 发布时间:2015-08-18 18:16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如果问起柳公权,许多人都应该知道,尤其是喜爱书法的人,都知道他是唐代的大书法家。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什么地方的人,死后埋葬在什么地方。

 

 

  夏日的一个周六,闲暇无事,约好几个好文的朋友一起驱车去铜川的照金,一上车只顾说话,竟然走错了道路。原本从西安出发到照金,中间修了一条新的高速公路,二三小时就可以到达,我们却走了过去的老路,到了耀州的县城下高速,绕了一大圈,才转道向照金的方向,走上了一条过去坑坑洼洼的旧路。


 

 

  耀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药圣孙思邈就出在耀州,现有药王山供人拜谒。宋代山水画家范宽,也是耀州人,他画的《溪山行旅图》就是耀州的地貌,成为了当今的传世国宝。还有西晋哲学家、文学家傅玄,唐代历史学家令狐德棻,都是耀州人。坐在车上谈论着古人,一边欣赏车窗外美丽的乡村景色,的确令人陶醉。


 

 

  这时候车已经行驶在了塬上,北方的塬就是从平川上凸起的“山”,其实是一道隆起的平原。在路过一个叫关庄镇的小镇时,突然看见路边一个牌子上写着“柳公权墓”几个字,眼睛一下就亮了,没想到大名鼎鼎的柳公权居然埋在这片无人问津的土地里,车上有写书法的朋友更是兴奋不已。我曾在耀州当过兵,也不知道柳公权出生和埋葬在这里。今天我们走错道,竟然发现了柳公权墓,难道是柳公在冥冥之中希望我们去看望他?大家决定去拜谒一下老先生。

 

 

  路人告诉我们,去柳公权墓有三十多公里,且道路狭窄难走,从塬上下到一条深沟里,再盘旋翻到另外一座塬上。我们怀着对柳公权的仰慕和探秘的好奇心情,经过近半个多小时的跋涉,一路打探,终于在一座小村庄旁的田野里找到了柳公权墓。谁会想到他会埋葬在这里呢,又有谁会找到这里来呢?


 

 

  虽然是在无人知晓的原野里,四周都是庄稼地,但柳公权墓还是被砖墙围了起来,有院子有铁门,却看不到人,静悄悄的一片。我们停下车,来到铁门前,呼喊几声后,出来一个低矮的老头,大概是墓地的看门人。老人开门让我们进去参观,并简单介绍柳公权墓的情况。


 

 

  我们看见院子里有左右两座墓碑。老人告诉我们,左边就是柳公权,右边是他哥哥柳公绰。原来,柳公权的家就在离墓地不远的柳家塬村,唐时这里的地都是柳家的。据说他家祖先在两汉时就在朝廷做官,是世袭贵族,他的祖父柳正礼,任邠州士曹参军,其父柳子温曾任丹州刺史,其兄柳公绰为唐名臣,做到兵部尚书。柳公权本人也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王,世称“柳少师”。


 

 

  我们来到柳公权墓前,见一块古旧的明代石碑上刻有当时陕西巡抚的字迹:唐太子太师河东郡王柳公公权之墓。柳公权老先生就躺在碑后隆起的一片青草坟茔里。据说,柳公权从小就喜欢学习,十二岁就能作辞作赋。他以书法闻名于世,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初学王羲之,后遍观唐各大家,汲取颜、欧之长,形成了自己遒劲、妩媚的书风,自成一家,称为“柳体”,至今仍有“颜筋柳骨”的美誉。柳公权主要作品有《金刚经碑》《玄秘塔碑》《神策军纪圣德碑》等,成为一代书法大师,影响至今。柳公权活了八十八岁,可谓高寿也。


 

 

  拜谒了柳公权,又来到旁边他哥哥柳公绰的墓前,这位兄长当时不仅是朝廷的大臣,也是一个诗人和书法家,只是名气被他的弟弟所淹没了。看着兄弟二人葬在一起,在这荒野之中作伴,想必也不会孤独和寂寞了。


 

 

  从看门老人口里得知,柳公权墓自唐就有了,有庙有亭阁,还有石羊石马,现在院子里除了两座墓碑,就再没有什么了,没有柳公权的雕像,没有他的书法,连一页生平简介都没有,只有几棵古树,花草和菜地,宽敞点的地方晒着花椒。在门房的外面地上,铺着几张书法作品,接受着阳光的照耀。看门老头说,这是省城和外地来的几个书法家留下的。看来还有人没有忘记埋在这里的书法先师。


 

 

  中国的书法艺术源自古人,把文字当着艺术也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更是一种智慧和哲学。古人通过书法艺术的传承,使我们民族精神的长河源源不息,当我们今天在临摹古帖和进行书法写作时,笔端里时时处处都会触及到先人的脉搏跳动,以及灵魂的指引。因此,我们对古代书法先贤,充满了敬仰之心。


 

 

  来柳公权墓的人极少,但这里倒也清静,老先生安息在这里不会受到过多的打扰。远离热闹的都市,远离浮躁的红尘,远离欲海的人心,孤傲清高,无人所知,或许是柳公自己的心愿,也是古代知识分子自甘寂寞的写照。


 

  今天,虽然很多人不知道柳公权出生和埋葬在这片苍茫的土塬上,但人们只要提到书法和练习书法,一定会想到柳公权先生的,他已经铭刻在了人们的脑海中,这就足够令人欣慰了。
  告别柳公权墓,车驶出小院子,眼前是无边无际的庄稼地,再回头时,那古朴的墓碑和小院已经不见了,淹没在了一片绿色的波涛之中。阳光灿烂,庄稼和树木的叶片在风里翻飞……
  再见了,柳公权先生!

(作者:陕西省金融作家协会副主席 李伦)


网络编辑:马震
信息审核:马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