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铜川要闻

铜川成功应对今年“三季连旱+强秋汛”

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5-11-15 08:40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今年,我市遭受冬春夏三季连旱,大地焦渴,麦油作物生长关键期缺水,秋粮作物下种缺墒,供用水水源短缺,城乡居民正常生活用水受到影响。入汛前期局地暴雨点状多发,后汛期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沮河、清河发生超警戒洪水过程,防御形势由旱转涝。面对严峻挑战,铜川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两手硬”,强化水旱灾害防御责任担当,严措施,抓落实,重实效,最大限度减轻水旱灾害的影响和损失,实现了“零伤亡、少损失”工作目标。
  守好群众“水袋子”“粮袋子”
  面对严重旱情,市县水务部门迅速启动抗旱应急响应“联动模式”,各水库、机井、泵站、灌区火力管理单位全员“上阵”抓抢修,“火力全开”送水到地头到农户。深入抗旱一线全力解决群众抗旱急难愁盼问题,先后向镇村机井泵站配发抽水泵、管材、发电机等物资价值131.6万元,延伸贯通输水管网,保证抗旱设施全面开启。在城乡供水水源告急的情况下,强化应急水量调度,精细制定桃曲坡、高尔塬、西河水库抗旱保灌保供方案,紧急购置净水处理设备,实施周陵园区抗旱应急保供水项目建设,调度五一水库水量10万方,减轻了桃曲坡水库向北市区供水压力。通过“抢修维护+调度+应急服务”三线发力,共计为因旱饮水困难地区群众应急送水1425车次、13069方,保障5.91万人饮水安全;组织25支抗旱服务队巡回抢修维护抗旱设施,累计灌溉农田12.4万亩次,有效守护群众“水袋子”“粮袋子”。
  织密防汛“责任网”“防护网”
  坚持“早部署、早行动”,织密“责任网”,落实并公布山洪灾害防御“市县镇村”四级责任人和村级“四个责任人”1010名,从培训宣传入手,逐危险区编制山洪防御预案,核实特殊人群,确定转移路线、安置场所。完成4个区县30个镇办83个村组社区176处山洪灾害危险区复核;投入176万元推进山洪灾害防治建设,监测站点汛期上线率超95%;在耀州区照金镇秀房沟流域安装新型入户报警叫应终端67套,建设多要素监测站、简易预警设施等11套,建立20年一遇山洪三维可视化淹没预演模型,将小流域山洪监测预警水平推向全省前列。今年以来严密监测防范,及时联合气象部门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21期,山洪灾害自动监测平台触发预警2579次,市县累计发送预警短信2.17万条,提请地方政府转移危险区群众885户1546人。
  筑牢河库“安澜线”“平安堤”
  聚焦河库安全,通过“监管+响应”双轮驱动筑牢防线。严格落实领导班子成员包抓督导机制、周末按份查安全机制和雨前、雨中、雨后督导检查机制,通过“四不两直”、不定期回访、整改情况通报等形式,建立水旱灾害防御长效监管机制,动态销号管理风险隐患,累计排查40余次,整改水库、堤防、淤地坝等安全隐患62处,切实筑牢河库“安澜线”。7月26日北洛河洪水过境期间,我市迅速派出应急监测队伍开展实时监测,“点对点”对北洛河流域洪水防御工作进行安排,派出工作组前往沿河一线督导确保洪水平稳出境。强秋汛期间,水务部门立即由抗旱转入防汛应急状态,强化水工程调度监管,在确保水库安全前提下尽可能多拦多蓄,为冬春供水奠定了基础。10月12日清河、沮河出现超警洪水,再次派出工作组、专家组前往西河水库、柳林水文站、清河彭镇段等地督导检查,落实抢撤措施,确保行洪安全、河库安澜。(通讯员:孙晓刚)


网络编辑:薛红娟
信息审核:张兴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