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集中组织开展了以“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企业发展”为主题的“营商环境服务周”系列活动。此次活动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级各相关部门及各区县共同参与,通过市县联动、部门协同、政企互动等多种方式,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全力营造亲商、重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
“政策摊位”前移,服务直达民心。活动期间,市政务服务中心及“一窗通办”服务区化身“政策集市”。行政审批、市场监管、住建、人社、税务等多个部门纷纷“摆摊设点”,工作人员化身政策宣讲员,面对面为企业、群众答疑解惑。内容涵盖证照办理、社保医保、工程建设、涉税服务等企业、群众关切领域。现场还积极推广政务服务网、“秦务员”小程序等线上平台,引导企业、群众体验“网上办、就近办”的便捷服务。据统计,活动累计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各类宣传资料3000余册,有效提升了政策覆盖面和企业、群众获得感。
政企恳谈零距离,同心同向谋发展。一场场形式多样的政企座谈会在各区县接连举行,成为倾听企业心声、解决实际难题的重要平台。新区举办服务业企业恳谈会,采用“政策宣讲+企业发声+部门回应”模式,与20余家重点企业代表共商高质量发展大计。耀州区以“倾听企业心声,共谋耀州未来”为主题,现场收集22家企业提出的30余项困难需求,11个部门现场回应,精准破难题。王益区创新举办政企恳谈“早餐会”,在宽松氛围中听取企业诉求,并同步举办“王益大讲堂”,为干部队伍优化营商环境能力进行“充电”。印台区“政企同心 营商护航”座谈会上,企业提出的关于融资、人才、政策等方面的9个具体问题,现场解决6个,其余均建档跟进,确保企业需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宜君县聚焦法治保障,组织法官团队走访16家企业并召开座谈会,提供法律指导,收集意见建议20条,为企业稳健发展筑牢法治“防火墙”。
法治护航提质效,筑牢营商“安全网”。强化法治保障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环节。活动周期间,司法、公证处等单位联合开展“法治护航”公益法律服务,资深律师走进园区,围绕合同管理、用工风险、知识产权等热点问题授课,以案释法。宜君县组织法律专业人员深入彭镇工业园区,“送法进企”精准解读相关法律法规,现场解答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法律疑惑,助力企业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深入走访解难题,精准服务促发展。全市法院系统开展了“三送三询一回访”民营企业大走访活动。法官们深入厂区车间,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经营状况、发展规划与司法需求,现场解答劳动用工、合同履行等法律问题,帮助企业排查风险,并向企业介绍法院服务保障企业发展的各项举措,传递司法温度。
创新机制树品牌,持续优化不止步。以此次“营商环境服务周”为契机,我市持续拓展服务深度:开设“民营经济促进法 企业家们这样说”专栏,邀请企业家代表分享见解;组建“铜川市商会调解委员会”,为民营企业纠纷化解提供新通道;开展窗口单位“一次性告知”服务岗位大练兵,推动服务从“能办”向“好办、快办、易办”升级,不断擦亮“铜川营商”服务品牌。
本次“营商环境服务周”活动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打通了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构建了政企沟通的“连心桥”,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记者:王艳 通讯员: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