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全市水务系统聚焦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打基础、利长远、强保障、惠民生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水利投资连年稳步增长,累计完成投资30.2亿元,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水利支撑。
重点项目进度条不断刷新。雷家沟水库枢纽工程主体完工,完成投资2.6亿元。龙潭水库供水工程建成投入试运行。耀州区涧沟、宜君县南寨、印台区五一、王益区北雷等12座水库完成除险加固任务,病险水库全部“摘帽”。耀州区高尔塬水库加坝扩容工程全面完工,总库容增加231.5万立方米。2024年,实施以中小河流治理为重点的增发国债项目14个,完成投资2.038亿元,所有项目年内开工、年内完工、年内发挥效益。
水灾害防御工程体系加快完善。“十四五”以来,编制完成漆水河等8条河流整河治理方案,实施印台区广阳河防洪工程等21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累计治理90.24公里。重点对王益区孙家河等5条山洪沟进行工程措施治理,治理沟道5.56公里。建成覆盖全市山洪灾害防治区的“监测预警体系、群测群防体系、综合治理体系”三大治理体系,布设山洪自动监测站点71个,安装山洪危险区河道沟道视频监控53处,建设市级水旱灾害防御调度管理平台和市县两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山洪灾害防御平稳有效,2025年全省山洪灾害防御演练在我市举办。
水土保持生态成色更足。实施重点小流域综合治理、固沟保塬等水土保持项目50余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2.97平方公里。把坡改梯作为水利助力乡村振兴主要抓手,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15个,建设旱作梯田10万亩,建设任务和投资规模排在关中地区首列,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保水、保土、保肥“三保田”。实施大同沟、王家河、贾曲河和柳树台等重点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王家河小流域2022年创建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示范工程。世行贷款项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污染治理示范项目全面启动。
农村水利建设成效明显。“十四五”以来,全市共实施农村饮水工程96处,提升供水保障人口26.19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35%。对耀州高尔塬灌区及印台西塬灌区、红土北塬灌区等3个中型灌区实施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恢复改善灌溉面积6.5万亩。围绕水价机制、用水管理、工程管护、奖补政策核心任务,改革灌区面积19.92万亩,全市灌溉水利用系数从2020年0.5823提升到目前0.592。实施水库移民项目106个,受益群众3.3万人,助力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通讯员:范跃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