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铜川要闻

铜川非遗“圈粉”农高会

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5-11-02 09:01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宜君剪纸备受关注


  “这剪纸的纹路比机器刻的还精致,可以定制吗?”“这雪花糖一咬满口香,多少钱一包?”10月25日至29日,第三十二届杨凌农高会举行,铜川展馆的非遗展示区格外引人注目。宜君剪纸、耀州雪花糖、王益花馍等非遗展品成为展区最耀眼的文化符号,让观众在触摸指尖技艺、品味传统味道的同时,沉浸式感受铜川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宜君剪纸展位前人头攒动,铜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孟润凤身着点缀剪纸纹样的服饰,正手持剪刀演示“纸上生花”。红纸上的花鸟鱼虫在她手中渐次成型,线条流畅如行云流水,引得观众纷纷举起手机拍摄。
  “宜君剪纸造型夸张、构图饱满,而剪纸的图案都从老辈人的生活里来,藏着宜君人的精气神。”孟润凤边剪边介绍。展台上,《宜君哭泉》静静讲述着哭泉的由来,《万亩梯田》勾勒出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一旁,鹳鸟造型栩栩如生,绣着花纹的鞋垫与老虎玩偶,兼具传统韵味与生活气息。
  62岁的孟润凤出生在剪纸世家,从小受母亲的熏陶痴迷剪纸艺术,6岁开始操剪。几十余年的创作使孟润凤的剪纸作品既继承了宜君民间艺术淳朴豪放、造型夸张、构图饱满的风格,又打破了传统题材的局限,作品多追求动感形态、凸显造型个性。
  近30余年,孟润凤累计创作农民画300余幅,剪纸3000余幅。同时,为吸引年轻人加入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她利用自家院子创办剪纸文化小院,累计举办培训150期,教会5000余人剪纸技艺,带动400名群众居家就业增收,培养农民画和剪纸骨干作者100余人。
  孟润凤告诉记者:“这次参加农高会,同样是为了通过这个平台,让剪纸这门传统技艺被更多人看见。值得高兴的是,展会这几天,每天都有嘉宾前来咨询了解,既有企业负责人洽谈会标剪纸合作,也有带货达人主动提出推广意愿,还有观众表达了作品定制需求,从销售到合作,全方位展现了非遗剪纸的市场吸引力。”
  不远处,耀州雪花糖的展位同样人气爆棚。展台上的瓷碗里放满了一块块色泽诱人的糖块,记者拿起糖块轻轻一掰,糖体便顺着纹理碎裂开来,簌簌落下“雪花”般的碎屑。“雪花糖在耀州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了,用白芝麻、小米、大麦等养生保健又易得的食材,经过发酵、熬糖、扯糖几十道工序制作而成,是走亲访友、馈赠亲朋的首选礼品。”铜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耀州雪花糖代表性传承人张江一边向来往嘉宾介绍雪花糖的来源及做法,一边邀请他们品尝购买雪花糖。
  作为耀州雪花糖第四代非遗传承人,张江第一次带着这款传统美食走进农高会。此次展会,他带来了花生、核桃仁等经典创新口味的雪花糖,至于腰果、金银花、玫瑰花等新口味,因筹备时间紧张暂未来得及制作。即便如此,传统与创新结合的味道仍广受认可,展会期间卖出雪花糖100公斤。
  张江在参展期间始终保持着学习的姿态,主动探寻行业里的新经验、新做法。农高会上丰富的展品,让他捕捉到关键的市场信号——新颖的包装设计更受青睐,尤其是小袋装产品,因便携性成为年轻人的首选。基于这份观察,他也有了新的规划:“瞄准年轻人需求,我们计划推出小袋新包装,让耀州雪花糖在颜值和实用性上都跟上市场节奏。”
  农高会上,不止宜君剪纸与耀州雪花糖,耀州瓷、王益花馍等非遗作品,同样给参展嘉宾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件件非遗作品的亮相,既是展台上的惊艳瞬间,更是非遗“活态传承”的实践答卷。如今,铜川非遗正在市场与传统的碰撞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记者:陈叶)



网络编辑:党嘉明
信息审核:何江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