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铜川要闻

铜川:让群众就医“近”起来 健康保障“实”起来

来源:转载《陕西老年健康》 发布时间:2025-10-21 14:27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以前治个落枕都要往市区跑,现在在镇上卫生院扎几针就好了,又快又便宜!”近日,在铜川市印台区金锁关镇中心卫生院,刚结束治疗的村民王师傅活动着灵活转动的脖颈,对中医康复科赵丽的技术赞不绝口。这生动一幕,正是铜川市持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的真实写照。近年来,铜川市锚定“基层强、百姓安”的目标,以特色专科建设破局、医疗人才下沉造血、医疗资源整合提效,走出了一条贴合当地实际、惠及千家万户的基层医疗发展之路。 


  特色专科“接地气”

  在印台区金锁关镇中心卫生院,169平方米的孙思邈中医堂总是挤满了前来就诊的村民。自2016年运行以来,这里的中医诊疗人次及中医业务收入实现“翻一番”,针灸、推拿、火罐等中医药适宜技术,成了村民治病的“宝贝疙瘩”。2024年,中医堂接诊量达4000多人次,不仅服务本地村民,还吸引了周边区县甚至外地患者慕名而来。



  金锁关镇中心卫生院院长赵丽给患者治疗头痛


  70多岁的合家坊村村民张奶奶,既是脑梗患者,又身患乳腺癌晚期,肿瘤溃烂无法手术,此前被家人架着来院就诊时,身体虚弱得连说话都没有力气。卫生院院长赵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结合自己中西医结合的专业背景,为张奶奶制定了“中药汤剂+针灸”的综合治疗方案。考虑到老人家庭经济困难,赵丽还主动为其申请特殊收费政策,每次治疗仅需20元。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调理,张奶奶的水肿渐渐消退,精神状态一天比一天好,如今已经能自己吃饭、走路,生活完全可以自理。



  棋盘镇中心卫生院大夫姜婷给患者治疗牙病


  宜君县棋盘镇中心卫生院的口腔科,则解决了农村老人“看牙难”的心病。2024年3月,该院口腔科正式运行,成为全县乡镇卫生院中唯一一家开设口腔科的机构,坐诊大夫姜婷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截至2025年8月,口腔科已接诊约300人,完成义齿修复近60例,为农村老年人省下了往返市县就医的时间和费用。

    60多岁的卢福泉老人,因颌关节强直导致张口严重受限,最大张口度还不到两指,且牙槽骨低平,之前在多地尝试义齿修复都以失败告终。姜婷接诊后,没有丝毫退缩,多次为老人调整治疗方案。考虑到老人张口受限,操作空间狭小,姜婷分四次为老人完成治疗:第一次艰难完成初模取样,发送至义齿加工厂;第二次试戴蜡型,确定牙齿排列和咬合关系;第三次再次试戴调整,联合加工厂技师精细排牙;第四次最终试戴确认无误后,进行冲胶制作。为降低风险,姜婷还先为老人制作上颌活动义齿,待其适应一周后,再制作下颌义齿。如今,老人终于能正常咀嚼饭菜,逢人就夸:“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牙病,再也不用折腾着往城里跑了!”


  医疗人才“沉下去”

  “要不是李大夫,我们夫妻俩还圆不了儿女梦!”说起小丘中心卫生院的李增质医生,患者王某的丈夫难掩激动。王某因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曾被建议做试管婴儿,不仅费用高,还面临不少风险。后来,夫妻俩听说李增质在治疗不孕不育方面有专长,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来就诊。经过李增质3个月的中药治疗,王某复查时显示输卵管通畅,又继续调理2个多月后,成功自然受孕,让这个家庭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孩子。

    李增质是中医主治医师,2008年毕业于陕西省中医药大学,拥有15年临床经验,2024年元月调入小丘中心卫生院。他自幼受父亲影响酷爱中医,多年来刻苦钻研,擅长治疗不孕不育症、脾胃病、心脑血管疾病及焦虑症等情志类疾病。在小丘中心卫生院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他已收到13面锦旗,其中6面都与不孕不育治疗相关,患者不仅来自本地,还有西安、黄陵、延安甚至海南、广东等地的求医者。



  小丘中心卫生院医生李增质给病人看诊把脉


  2024年起,该院中医堂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现有中药饮片310种、中成药110-120种,还开展“名医基层服务”项目,每周邀请市级中医药专家坐诊并带教培训,朝着“示范中医堂”标准稳步迈进。

  在新区坡头街道办事处卫生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专家张勇的到来,让曾经“无人问津”的中医妇科焕发新生。2021年10月,张勇被派驻该院,如今每周一、三、五全天坐诊,平均每天接诊约30人,中医妇科门诊量较此前大幅提升。

  49岁的王家坡地区居民刘女士,曾受更年期综合症困扰,阵发性潮热、大汗、失眠等症状让她痛苦不堪,辗转多家医院治疗无果。张勇采用“神八针”配合个性化中药汤剂为其治疗,仅针灸5、6次,服用21副中药后,症状基本消失,至今未复发。此外,张勇还为一名三原县患者成功控制乳腺结节,避免手术。通过中药+针灸结合治疗,患者结节明显缩小,后续张勇还指导她用橘子叶、玫瑰花等药材代茶饮巩固疗效。

  除了坐诊看病,张勇还承担带教任务,通过跟诊学习、病例指导等方式,培养本院助理医师,为基层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中医队伍。


  医疗资源“聚起来”

    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政策支持与资源整合的“强力助推”。早在2017年,铜川市就推动“中医馆”全覆盖,要求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掌握4项中医适宜技术,并建立省市县乡四级培训体系,推广易学易用、见效快的“实益技术”,让中医药在基层“用得上、用得好”。


  棋盘镇中心卫生院组织的义诊活动


  棋盘镇中心卫生院借助区域医疗次中心建设契机,整合医疗资源,改善基础设施,配置了B超、数字成像DR、全自动生化仪等大型医疗设备。截至2024年8月,该院门诊诊疗量达2128人次,较上年同期增长69%。如今,卫生院已能承担辖区内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危急重症患者识别、转诊及部分危急重症救治工作,逐步实现“小病不出镇、大病少奔波”的目标,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作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分院,坡头街道办事处卫生院充分依托医联体优势,不仅有专家长期派驻,还定期开展下乡义诊服务,覆盖周边厂区、电厂、监狱等人口密集区域。该院中医妇科还创新开展“周期调经法”“附子饼灸关元穴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等特色疗法,建立“孕前-孕期-产后”全周期中医健康管理体系。2024年,中医干预率达92%,患者满意度96%,区域外患者占比从12%升至28%,成为群众信赖的“健康港湾”。

  近年来,铜川市持续推进医疗集团建设,建成覆盖全市18家医疗机构的中医医疗集团,实现三级医院支援县级医院巡回医疗服务全覆盖,帮扶专家累计接诊患者1558人次。同时,印发《铜川市在岗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参保补助工作方案(试行)》,有效解决乡村医生后顾之忧;派驻22名第一村医,启动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让基层医疗服务既有“温度”又有“力度”。

  如今,行走在铜川的乡镇村落,越来越多的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华丽转身”:金锁关镇中心卫生院的中医适宜技术惠及万千百姓,棋盘镇中心卫生院的口腔科解决农村老人“看牙难”,小丘中心卫生院的中医堂吸引外地患者慕名而来……从完善医疗集团建设到强化人才下沉,从发展特色专科到优化服务流程,铜川市正以实实在在的举措,为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筑牢健康根基。

  (作者:陈太富、张乐利、刘昕琦)


网络编辑:陈柱源
信息审核:何江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