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铜川要闻

立足医养文旅 主动拥抱变化:铜川解锁气候适应新路径

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5-10-16 09:19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近年来,气候变化已成为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为提高气候韧性,有效防范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和风险,铜川市提前谋划、系统部署、积极申报,于2024年5月跻身全国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行列,为资源型城市在气候变化浪潮中积极探索城市转型路径。面对全球气候变暖下公众对生态康养需求的持续攀升,铜川这座转型发展中的城市结合当地独特历史文化和气候资源禀赋,融合康养旅居概念,大力发展中医药康养产业,既让千年中医文化养生智慧在青山绿水间焕发新生,又解锁了气候适应新路径。
  打造气候康养品牌。聚集康养产业发展需求,将复杂的气候与环境要素转化为可量化、可对比的专项评估指标体系,开展区域气候敏感性与脆弱性动态评估。铜川市充分依托“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品牌优势,推进“药、医、养、游”融合发展,打造气候康养旅居品牌。宜君县紧扣19℃的盛夏清凉与彭祖养生文脉,将48.2%的森林覆盖率转化为“天然氧吧”优势,持续放大“中国气候宜居县”的影响力,蓄力打造彭祖药谷、中医药文化节等康养旅居路线,成功推出首个以中医药文化草药精灵为特色的城市IP。耀州区依托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深挖药王孙思邈长寿养生智慧,以《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为主要依据,创编了“药王养生功十三法”,形成了全民共参与的康养模式,同时大力发展药王养生药膳、薛家寨溪山森林康养基地、照金冰雪旅游等,构建完整的生态康养产业链。
  培育气候医药产品。铜川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为连翘、党参、黄芩等道地中药材提供了优质生长环境。依托气候禀赋深耕中药材产业,重点培育的“耀芩1号”黄芩、抗旱丹参等优良品种,通过品种优化大幅提升了药材抵御干旱、温差波动等气候变化能力。目前,中药材种植面积已突破10万亩,中医药产值突破30亿元,不仅提高了“铜川中药”品牌影响力,又增加了农户收入,实现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向转化,为康养产业发展筑牢资源根基。
  实现气候医养融合。铜川市正在从“被动应对气候风险”到“主动转化气候资源”转变,利用气候变化趋势推动产业发展,探索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新路径。将中医康养与气候资源的巧妙结合,既依据气候资源及未来变化趋势布局中药材种植,又整合多种生态资源,逐步形成中药材种植加工、中医医疗、康养旅游融合发展的生态康养体系,为城市绿色转型注入持久动能。(记者:王旭燕 通讯员:张红)


网络编辑:党嘉明
信息审核:薛红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