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69年第一块“铜川铝锭”淬火而出,结束陕西“无铝生产”历史,到2024年铝基新材料产业占全市规上工业产值33%,成为拉动增长的“主引擎”;从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迷茫,到打造西部高端铝产业核心枢纽的清晰定位——铜川,这座因煤而兴的工业老城,正以铝为笔,在渭北大地书写着产业迭代的精彩篇章。
破茧蝶变:从“单一煤企”到“全链铝业”的跨越
铜川人深谙,真正的金属韧性不在蛮力而在结构。于是厂房里机械臂挥舞溅起的弧光,正在重写产业逻辑。曾经,“乌金”是铜川的代名词,煤炭产量一度占据陕西七成;如今,“铝链”成了城市新名片,铝产业实现从“一锭难求”到“百品纷呈”的华丽转身。
这是一场“历史积淀”与“时代机遇”的交响。1965年,铜川铝厂在“三线建设”中奠基,1994年跻身全国行业50强,“玉华”牌铝锭远销海外;2018年,美鑫公司携30万吨铝镁合金项目投产,集成4×350MW电厂发电、30万吨预焙阳极项目,为铜川铝产业跃升搭建起了“煤—电—铝—铝精深加工”产业框架,让铜川人“用自己的煤,发自己的电,加工自己的铝”从愿景变为现实。如今的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不仅是西北地区唯一拥有“国家级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的“双国字品牌”园区,更聚集了9户中游加工企业、5户下游精深加工企业,形成年加工54万吨铝铸造材、20万吨铝型材、15万吨铝板带的产能,产品覆盖从铝液到汽车轮毂、建筑模板、环保餐盒的全链条。
这是一组“数据攀升”与“质量提升”的共鸣。铝基新材料产业规上企业从2021年的8户增至16户,实现翻倍增长;今年1—7月总产值达115.85亿元,同比增长12.7%,较全市规上工业高出5.8个百分点;对全市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61.1%,拉动增长4.2个百分点,年均增速21.3%的数字背后,是“电解铝—铝合金板带—铸造制品—废旧回收”特色产业链的日趋完善,是铝液就地转化率从2021年55.6%提升至88%的效率突破,更是铜川工业从“单极支撑”到“多元驱动”的深刻变革。
链动未来:循环、创新、协同的三维赋能
在铜川铝产业的发展图谱中,“循环”是底色,“创新”是特色,“协同”是本色,三者交织成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循环经济让“废料变宝”,绘就绿色发展新图景。面对电解铝供应不足的瓶颈,铜川赴河南巩义、湖北孝昌等地取经,建成安泰新材料、世茂铸铝等5个再生铝项目,在建4个再生铝项目,规划10万吨再生铝(一期5万吨)项目,125万吨再生铝产能将填补陕西高端再生铝空白;秦瀚陶粒以铝灰、粉煤灰为原料,年消化含铝固废4.5万吨,研发的环保型压裂支撑剂入选国家节能技术装备目录,让“工业垃圾”变身“油气粮仓”;益鑫丰废铝用量占产品总量50%,世茂铸铝废铝用量达产品总量2/3,“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环正在形成。
科技创新让“低端跃升”,锻造高端制造新优势。铭帝集团从传统门窗型材转向轨道交通、新能源领域,15米超长氧化电泳生产线亚洲第一,11项国家发明专利支撑起“中国建筑铝型材20强”的荣誉;大秦铝业与中南大学合作,研发的2系、7系高端硬合金填补陕西空白,航材级超硬铝合金铸锭熔铸技术达世界一流水平;美鑫公司“智能巡槽机器人”24小时监测电解槽,“深度节能电解槽”年节电9000万度,6户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7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让铜川铝产业在“卡脖子”技术领域不断突破。
协同发展让“单链成网”,构建产业生态新格局。市级主要领导多次主持召开协调会,为13户企业解决31个问题;政银企座谈会推动耀州联社为3家企业授信6850万元,税收讲座破解30余个涉税难题;两届铝产业发展会签约铝深加工项目30个、涉及金额170.4亿元,签约铝产品购销合同64个、涉及金额229.2亿元;陕西省铝及铝加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榆林新材料集团中试平台、铭帝省级中试基地,让“西安研发、铜川转化”“陕北原料、铜川制造”的协同模式落地生根。
登高望远:锚定“千亿集群”的西部标杆
站在新起点,铜川铝产业正以“背靠西北、辐射东南”的格局,向“千亿级铝镁产业集群”目标迈进,在西部铝产业版图中勾勒新坐标。
这里有“区位赋能”的先天优势。作为关中平原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铜川距西安仅60公里,距比亚迪、吉利、中航西飞等企业均在100公里范围内,“1小时配套圈”可降低物流成本15%以上;新疆、内蒙古1328万吨电解铝产能(占全国32%)为原料提供保障,陕西每年60万吨新能源汽车、航天军工高端铝材料缺口,为精深加工企业提供广阔市场,“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红利持续释放。
这里有“产业升级”的清晰路径。瞄准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新三样”需求,重点布局汽车车身薄板、电池箔等高端铝板带箔项目;依托达美轮毂、卡美特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打造汽车轻量化配套基地;对接航天军工需求,推进1万吨铝基碳化硅材料、2万吨消失模铝合金铸件项目,让铜川铝材料进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战略领域。
这里有“生态保障”的坚实支撑。《铜川市铝产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规划》《关于支持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构建政策体系;铝产业高质量月调度、铝液协调供应、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等机制保驾护航;金融机构创新无还本续贷业务,全国首个《铝产业转型金融服务指引》助力零碳改造;未来,随着铜川第三届铝产业发展会的召开,铜川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汇聚全球智慧,推动铝产业向更高质量、更高附加值、更绿色低碳方向迈进。
在这片西部铝产业新高地的锻造车间里,每一簇飞溅的铝花都在证明:最璀璨的金属光泽,永远诞生于压力与变革的熔炉。从一炉铝火点燃产业希望,到一个产业集群带动城市转型,铜川铝产业的发展,是城市突围的生动实践,是老工业基地焕新的鲜活样本。如今,这座城市正以铝为脉,承脉铸新,在建设西部高端铝产业核心枢纽的征程上,书写着更多“点石成金”的产业传奇。(记者:惠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