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铜川要闻

织密关爱网 为“星星的孩子”点亮前行路

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5-09-14 09:05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孤独症儿童往往很少主动与他人对视,不愿与外界接触,就像遥远的星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因此,他们也被温柔地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

2024年12月,我市被确定为全国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先行先试地区之一。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省残联和市委关于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工作要求,牵头建立多部门协同、精准化服务的工作机制和体系,着力为全市孤独症儿童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保障,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并取得初步成效。

救助范围持续扩大 守护成长每一步

我市将残疾儿童救助范围从0—6岁提高到14周岁,统一按照每人每年20000元的救助标准给予补助,并确保接受康复服务的孤独症儿童训练时长不低于10个月,目前已累计救助孤独症儿童85人(其中0—6岁41人),符合条件且有意愿的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覆盖率达100%。

在0—6岁孤独症儿童常规筛查基础上,我市创新机制,结合工作实际将适龄学生入托、入园(校)体检纳入孤独症儿童筛查工作范围,实现孤独症儿童筛查全覆盖,筛查结果更加科学、准确。

同时,依托市、区县、乡镇三级信息共享网络,实现孤独症儿童从筛查、诊断到康复的有效衔接。一旦发现疑似线索,第一时间做好政策告知与服务对接,真正实现“早发现、早干预”。

服务能力不断升级 康复更有温度

立足我市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积极探索中医与康复融合的新路径,将中医辅助治疗融入孤独症儿童康复治疗过程,形成一批切实有效的孤独症儿童康复方案。例如针对孤独症儿童运用长安方氏头针刺激头皮特定功能区,调节大脑皮层功能,改善脑部血液循环,达到“醒脑开窍、调神益智”的效果;运用中医推拿干预改善残疾患儿认知功能,起到调节脾胃、放松身心及改善发育迟缓的作用,进一步提升了康复效果。

不仅如此,全市3家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成立了孤独症儿童及其家长互助关爱服务小组,制定服务计划,明确服务内容,通过家长座谈、心理咨询、室外亲子活动等形式,让家长们相互分享家庭康复经验,倾诉与交流,相互勉励,有效缓解了家长们的心理压力,让家长们更有动力积极配合机构持续做好孤独症儿童的康复工作,目前我市孤独症儿童家长接受康复知识培训率为100%。

为进一步落实好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工作,将康复训练引入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孤独症儿童康教结合服务,让孤独症儿童在学习中进一步得到康复训练,稳定提升学习效果,为部分有能力的孤独症儿童未来就业打下基础。

保障水平显著提升 为家庭“兜底减负”

在医保政策方面,将参保孤独症儿童诊疗、康复等纳入居民医保普通门诊统筹使用范围,参保孤独症儿童在二级以下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政策范围内的门诊医疗费,由居民医保基金按60%的比例支付,减轻孤独症家庭合规康复治疗费用负担。

同时,全面落实29项康复项目,动态整合中医特殊疗法类等61项中医诊疗服务项目,将孤独症儿童康复急需的行为观察和治疗、行为矫正及感觉综合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孤独症儿童康复诊疗需求得到进一步保障。

市残联还为在定点康复机构康复训练的85名孤独症儿童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强化家庭抗风险能力,防止因残致贫、因残返贫。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在政策、机制、服务上继续大胆探索,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完善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模式,打造出具有铜川特色的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为全国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工作贡献“铜川模式”。

每一颗“星星”都值得被看见。全市上下将凝聚更多理解与关爱,为“星星的孩子”照亮前行的路,让他们不再孤单。(记者:冯青)


网络编辑:薛红娟
信息审核:张兴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