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铜川要闻

我市全面推进村级议事协商

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5-09-14 09:08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铜川市委社会工作部自成立以来,把村级议事协商作为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抓手,以有事“铜”商量品牌为载体,以“四个聚焦”为突破,积极探索、守正创新,全域全面推进村级议事协商。

聚焦体系建设,“四级联动”促落实。构建“市级有标准、区县有示范、镇街有样板、村社全推广”模式。市级紧扣《陕西省村级议事协商规范指南》要求,结合铜川实际,制定《全域推进村级议事协商工作方案》,确立“246”工作体系(即2张清单、4项制度、6个步骤),通过召开全市现场会、开展专题培训、深入村(社区)调研指导等方式,统筹推进村级议事协商工作落地见效。区县制定具体推进方案、乡镇(街道)建立议事协商事项清单,整合资源、强化落实,打造示范样板。其中,印台区总结推广全省村级议事协商整体推进示范区经验,创新推出“1158”工作法,发挥了良好的典型示范作用。村(社区)全面开展议事协商,制定章程、建立组织、明确规则与流程,推动形成“村村有特色、人人可参与、事事见实效”的协商治理新格局。

聚焦议事规范,“三项明确”树标准。围绕“议什么、谁来议、怎么议”,以清单制度推动规范运作。明确议事范围,实行“三议三不议”,将城乡规划、民生实事等群众关切的事项纳入必议清单,违反政策法规和公序良俗的事项坚决不议。明确参与主体,建立“1+5+X”主体清单(1个议事会核心,5类固定代表,X个利益相关方),确保协商主体专业相关、利益相连。明确流程规则,严格执行“收集民意—确定议题—议前筹备—协商表决—监督落实—总结评价”六步流程,确保议事协商规范运行、群众建议充分表达,推动民生事项从“纸上建议”变为“地上实景”。

聚焦群众需求,“因地制宜”建平台。坚持将议事平台设在群众身边,协商内容紧扣群众关切,打造有事“铜”商量品牌,形成70余个特色子品牌矩阵,实现服务效能和群众满意度“双提升”。耀州区孝雷村通过“民情恳谈会”协商产业发展规划,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60万元;王益区柿树沟社区搭建“党建+小院说事”平台,推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实施;印台区双碑村在“田间地头”等开展议事协商110余次,实现新村建设项目全员支持;宜君县榆树湾村探索“庭院议事”模式,协商建成2300平方米晾晒场;新区秦岭社区借助“同心亭”议事有效化解邻里纠纷,社区居民满意度从75%升至95%。

聚焦成果落地,“全程跟踪”强保障。将“议后落实”作为关键环节,建立首问负责、跟踪问效和群众评议机制,全面推行“事项分类处置、过程分层监督、结果分级评估”闭环管理,协商结果通过村务公开栏、微信群等同步公示,对未落实事项跟踪督办,推动成果转化。其中,宜君县棋盘镇建立“村务公开微信群”,实时推送政策、公示项目进度,群众可随时“@村干部”提问互动;耀州区道东村建立村务监督小组、第三方机构、村民评议团联合验收机制,有效推动协商事项落实。

2024年以来,全市累计开展村级议事协商4200余次,推动解决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4100余件,将群众“好声音”融入基层治理“大合唱”,有效回应民生关切、破解治理难题,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铜川新篇章持续注入民主活力与治理动能。(记者:郭璇)


网络编辑:薛红娟
信息审核:张兴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