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渭北高原天高云淡,铜川大地处处涌动着发展的热潮。工地塔吊林立,厂房机器轰鸣,商圈人流如织……一幅活力奔涌、动能澎湃的经济社会发展画卷徐徐展开。
今年以来,我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深化开展“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八场硬仗”为总抓手,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1—7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2%,位居全省第二;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位列全省第四;尤为亮眼的是,限上消费品零售额以15.8%的增速勇夺全省桂冠。这一成绩,是全市上下团结一心、拼搏奋斗的结果,也为下半年乃至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韧性凸显 经济底盘稳中向好
经济增长的韧性,源于精准有力的调控与服务。
我市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稳增长责任体系,七个服务联络组如“精准滴灌”,常态化下沉一线,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三项机制”强化担当作为,全市上下拧成一股绳,形成了抓发展、稳增长的强大合力。
发展的热度不仅体现在报表数据上,更涌动在经济的“毛细血管”中。7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增长9.97%,特别是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速高达24.35%,如同跳动的脉搏,强劲预示着服务业的活跃与繁荣。
金融“活水”充沛流淌,1—7月全市存贷款余额突破1476亿元,增速达10.5%,为实体经济提供了坚实支撑。
更令人欣喜的是结构之变:制造业税收占比23.61%超过采矿业21.94%,且制造业税收自身增速高达26.1%。这一超越,不仅仅是数字的简单变化,更是铜川市产业转型、动能转换最具说服力的注脚,标志着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内需双引擎轰鸣 驱动发展加速度
扩大内需是稳定经济大盘的“压舱石”和“助推器”。我市在投资和消费两端同时发力,点燃了高质量发展的双引擎。
在耀州区惠塬工业园区装备制造产业园,陕西世茂鑫兴铜业年产20万吨铜基新材料项目每天都在上演“废铜变精品”的场景。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年生产总量将达到20万吨,进一步打造我市铜业发展新引擎。
在铜川新材料产业园区,陕西秦诺宁康药业有限公司的现代化医药生产基地拔地而起。该项目不仅填补了当地高端制剂生产的空白,还将吸引医药包装、物流运输等配套企业集聚,加速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成为我市医药产业新的增长极。
印台区申报的“低空应用场景融合联动试点”项目,被陕西省国防科工办、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等六部门列入《陕西省低空应用场景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成为全省首批28个低空应用场景试点项目之一,标志着印台区迎来了低空经济创新发展新机遇。
我市聚力打好扩大有效投资硬仗,1—7月,省级重点项目开足马力,开工率、投资完成率分别达到100%和79.5%;市级重点项目紧随其后,开工率、投资完成率均超过六成。招商引资硕果盈枝,累计签约项目368个,近270亿元的投资正在为铜川发展带来新活力。
对这些重大项目进行梳理,不难发现,这些重大项目绝非盲目扩张的“铺摊子工程”,而是紧扣发展需求的精准布局,既聚焦产业链“补短板、锻长板”的现实需求,更瞄准未来产业赛道的前瞻布局。它们既是当下稳住经济增长的“定盘星”,更是培育长远竞争优势的“动力源”。
同时,市场消费的活力也加速释放。夜幕降临,新区、老区的商圈夜市灯火璀璨,人气十足。“乐购印台 焕新生活”“宜起嗨购 君享实惠”等162场系列促消费活动精彩纷呈,政府4700万元的“真金白银”补贴,如同催化剂,有效激发了居民的消费热情,直接带动消费3.01亿元。从批发零售到住宿餐饮,各个板块均实现正增长,其中零售业增速高达26.9%,消费这驾“马车”正铆足劲头,拉动经济稳健前行。
转型步伐铿锵 产业升级动能澎湃
产业兴则城市兴。我市坚定不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围绕打好重点产业链群建设硬仗,书写着老工业基地焕新的时代篇章。
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以“一链一清单”为抓手,精准施策,推动产业链向高端迈进。世茂鑫兴20万吨铜基新材料等34个重点产业项目的建成投产,不仅带来了约96亿元的年产值预期,更串起了产业链,提升了价值量。
新兴产业“新芽成大树”。在数字经济赛道,高能智能终端集成生产基地等项目投运,推动规上数字经济企业产值增长29.05%,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秦创原铜川市农业科技创新融合示范园核心区的开园,为现代农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更引人注目的是,随着苍穹领航等企业的落地以及耀州专属低空飞行空域的获批,低空经济这片新蓝海正在铜川加速起航。
数据最具说服力:铝基新材料、汽车装备配套、新型建材及先进陶瓷、光电子等重点产业链增速分别达到7%、35.6%、9.4%、13.8%,一幅多点支撑、多业并举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图景愈发清晰。
民生底色温暖 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发展的最终目标是造福于民。我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稳就业、促增收、优环境作为重中之重,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1—7月全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8亿元,“真金白银”支持创业带动就业;城镇新增就业4456人,已完成年度任务的七成以上,社会的幸福感与稳定性基石更加牢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乡村全面振兴扎实推进,63.5万亩玉米增密度集成技术得到全面推广,1.42万吨园林水果喜获丰收,进一步夯实了农业基础,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根据最新生态监测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我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153天,同比增加4天,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的排名大幅提升24位,跃升至第76位。“铜川蓝”日益成为常态,市民的生态获得感显著增强。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1—7月的优异表现,为铜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向未来,铜川正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继续稳扎稳打,奋力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乘风破浪,驶向更加辉煌的明天。(记者:惠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