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铜川要闻

为中小微企业创造更好营商环境

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5-08-20 08:59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营商环境如同阳光、空气和水,滋养着市场主体的成长。近年来,我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显著。然而,在实践操作中,优势资源仍倾向于大企业,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困境尚未根本性缓解。中小微企业数量庞大、贡献突出,却因资源有限、抗风险能力弱,对营商环境的变化更为敏感。因此,优化营商环境必须摒弃“厚此薄彼”的思维,真正向中小微企业倾斜,为其创造公平、高效、包容的发展土壤。
  中小微企业是经济活力的“毛细血管”,关乎就业稳定与创新活力。数据显示,我国超九成企业为民营企业,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微企业,它们贡献了半数以上的税收、技术创新和就业岗位。然而,与大企业相比,中小微企业往往在融资、招投标、市场准入等方面遭遇隐性壁垒。例如,招投标中保证金制度曾让许多中小企业望而却步,繁琐的审批流程也消耗着其有限的人力与资金。若营商环境只向大企业倾斜,无异于让“毛细血管”堵塞,最终损害经济整体的健康与韧性。
  破解这一难题,需以“精准滴灌”替代“大水漫灌”。近年来,多地已探索出有效路径:北京通过“一业一证”改革简化审批,杭州以信用数据替代保证金降低交易成本,海南搭建“政企约见”系统解决企业诉求。这些举措直击中小微企业痛点,让政策红利精准直达。更重要的是,优化营商环境需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生态。
  优化营商环境不能止于政策出台,更要关注落地实效。中小微企业犹如生态中的苔藓,对环境的感知最为敏锐。因此,政府需建立动态反馈机制,倾听企业真实诉求;同时,借助数字技术提升服务效率,如推广电子保函、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让企业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唯有如此,政策才能真正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动力。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绝非大企业与中小微企业的“零和博弈”。当政策阳光普照每一片土壤,中小微企业方能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与大企业共同撑起中国经济的一片森林。这不仅是市场公平的体现,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郭雷)


网络编辑:张兴林
信息审核:何江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