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铜川要闻

铜川“党建红”绘就基层治理“幸福画卷”

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5-08-14 08:52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仲夏的铜川,一场场为民服务行动在我市的社区村落展开。在新区咸丰路街道铁诺小区,新睦邻餐厅飘来饭菜香气,居民们享受着美味的饭菜;宜君县尧生镇雷塬综合服务中心的义诊台前,张大爷刚量完血压,脸上露出笑容,“去县城看病来回太麻烦了,这次医生直接到村里,可是方便了。”
  近年来,我市以打造中小城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样板为目标,围绕群众所需、倾听民声心愿,将一件件民生诉求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惠民成果。
  红色物业:党建联建解决“老小区新需求”
  近日,走进新区咸丰路街道铁诺小区新睦邻餐厅,临近中午,阵阵饭菜香味从社区餐厅飘出,红烧茄子、手撕包菜等菜品既营养又健康,为了解决辖区独居、空巢老人就餐问题,铜建物业联合社区,把食堂开到居民楼下,不断拓宽服务内容,提升民生温度。
  63岁的业主李朝阳端着稀饭、小菜落座:“从我家到餐厅只需要步行3分钟,饭菜都是家常味道,菜品种类也多,最主要的是非常符合我们老年人的口味,比自家做饭还可口。”
  餐厅工作人员路蒙蒙告诉记者,新睦邻餐厅为辖区业主提供了有温度的用餐服务。餐厅对70岁以上的业主用餐实行折扣优惠,对行动不便的业主提供免费送餐服务。餐厅每日三餐就餐人数约170余人,中午最多时能有90余人前来就餐。
  除了方便辖区业主就餐,小区业主的需求物业也格外重视。7月25日一早,居民霍文雄家中自来水出水不畅,一个电话5分钟后维修人员就上了门。不仅免费维修,修理完后,物业人员还细心叮嘱使用注意事项。“随叫随到”是红色物业的承诺。铁诺小区服务部维修班组设置“紧急事件(如漏水、停电)10分钟内到场处理,普通维修1小时内响应,中大维修不超过两天”等标准。
  老旧小区改造中,加装电梯是最难啃的“硬骨头”。智胜立奥电梯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建国回忆:“铁诺小区曾经有某栋楼安装电梯时,一楼部分住户因为采光问题顾虑重重,导致加装电梯进展缓慢。针对这一难题,物业服务部工作人员不厌其烦地协调高低层业主矛盾,并联合社区工作人员进行走访入户,带领他们到已装电梯的住户家实地查看,最终打消了居民顾虑,让很多家庭圆了‘电梯梦’”。
  “以前部分业主抵触缴纳物业费,红色物业党建联建相关活动的开展,让小区业主感受到了物业大家庭的温暖。大家由有事才来找物业,转变到没事也来聊聊天!”铁诺小区物业经理阎明明说。
  铁诺社区党委委员居委会副主任刘倩云告诉记者,铁诺小区的蜕变源于“红色物业”模式:社区和物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以“红色物业”为切入点,推动物业服务与基层治理有效融合,实现了党建引领,破冰治理盲区。
  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红色物业”创建,用“绣花功夫”治理物业管理的“痛点”和“难点”,不断补齐物业管理与服务短板,让物业“红”起来,服务“活”起来,民心“暖”起来。我市将全市物业企业和管理项目录入物业企业信用评价监管平台,选树“红色物业”标杆企业和标杆小区,目前全市已确定12家基层物业服务党建联建示范样板。
  智慧网格:精准服务守护万家灯火
  在新区咸丰路街道锦园社区,网格员李盈盈的手机弹出居民求助:“楼道灯不亮,请速修!”李盈盈立即在工作微信群里把问题反馈给物业。半个小时后,物业工作人员修好灯,并在群里告知了她。
  锦园社区针对群众需求,实行网上接单、网格收单、社区派单、上门办理,做到1分钟接单、半小时到场、一般问题1小时解决、复杂问题半天内形成解决方案。
  锦园社区还健全四级网格体系,在辖区划分1个总网格、4个大网格、13个小网格、74个微网格,搭建“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成立4个小区党支部、13个楼栋党小组,选配74名党员中心户,把党的领导延伸到基层治理末梢。
  锦园社区通过科技赋能,让服务直达“神经末梢”。社区创新“红黄蓝”三色管理:红色标记危重病人等特殊群体,黄色关注空巢老人、低收入家庭,蓝色服务一般居民。社区借助居家智慧养老服务项目,为52户老人配备智能设备,这些设备不仅能及时预警突发疾病,还能同步将预警信息推送给网格员和家属,为居民生命健康筑起“安全堤坝”。
  锦园社区的治理模式,是我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实践的缩影。我市积极推动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和智慧社区建设工作,统筹整合各部门、各系统在基层设置的信息员、宣传员、监督员等队伍,实现多格合一、一人通办。投资1000多万元实施智慧社区建设工程,整合党委、政府部门下沉到社区的各项服务、各类信息网络端口,探索融入“互联网+服务”模式,网格员依托“铜川市综合治理联动平台+‘平安铜川’微信小程序”,今年以来共解决群众诉求330件,处置风险问题119件,调处矛盾纠纷35件,提供法律咨询服务55件。
  文明实践:志愿微光点亮城市温度
  “叔,新发型精神得很!”“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新区正阳路街道秦岭社区志愿者武西蒙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理发,理完发,老人摸着银丝笑开了花。这一幕,是铜川11.41万注册志愿者的日常剪影。
  在我市,一抹抹跃动的“志愿红”正成为城市最温暖的底色。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品牌建设为引领、以特色活动为抓手、以常态服务为支撑,让志愿服务扎根基层、融入日常,用真情与奉献书写着文明实践的生动篇章,成效显著。
  近年来,我市不断聚焦资源联动,充分发挥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作用,组建“德润铜川·榜样力量”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依托文明实践阵地开展好人事迹分享等活动。以“文明实践·‘理’响三秦”为主题,组织举办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师风采展示活动,聚焦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等多个方面,推动基层文明实践理论宣讲走深走实。并将文明实践与群众集会相结合,“二月二”药王山古庙会期间,在耀州车站举办“铜行动 纳百川”文明实践集市,同步开展文明旅游宣传、文艺演出、非遗体验等活动,让群众在“烟火气”的集市里感受“文明范儿”。
  “以前总觉得红白事排场大才有面子,听了你们的讲解才明白,节俭庄重一样能表达心意,还减轻了负担!”8月7日,在听完印台区王石凹街道街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的婚俗殡葬改革宣传后,一位老人认真地说道。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坚持文明实践与移风易俗结合,依托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组织开展主题宣传、文艺演出等移风易俗文明实践活动。通过向居民发放婚俗改革倡议书、绿色殡葬改革等宣传资料,并结合实际案例,耐心讲解高价彩礼、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不良习俗的危害。加强移风易俗题材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创作了小品《彩礼风波》等文艺作品,组织开展“文明实践‘铜’行动——倡导移风易俗 弘扬文明新风”文艺巡回演出活动60余场,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接地气的文艺“大餐”,让文明新风蔚然成风。
  从红色物业的暖心改造到智慧网格的精准服务,从多彩文明实践到议事协商的民主创新,铜川用党建“红线”串起基层治理的千丝万缕。这座城市将红色基因融入社会治理血脉,让人民群众在共建共治共享中,触摸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书写着“群众笑脸多、城市活力足”的善治答卷。


网络编辑:张兴林
信息审核:薛红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