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铜川要闻

宜君:“小饭碗”承载“大民生”

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5-08-07 09:17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街头巷尾,炊烟袅袅,那是家的味道。
  7月31日,刚过11时,宜君县宜阳社区食堂就飘出了饭菜的香味,门口排起了队伍,大家热闹地讨论着今天的饭菜。
  74岁的白长荣老人笑着告诉记者:“这是我的第二个家,我年纪大了,做饭也不方便,自从有了社区食堂,能来吃上热腾腾的饭菜,味道好还干净,心里美滋滋的。”看着老人们吃得津津有味,社区工作人员也由衷地感到高兴。
  “家门口”的幸福食堂
  82岁的李秀梅,是宜君县西园小区居民,因儿女不在身边,经常为吃饭问题发愁。
  “自从社区开了这个食堂,我每天按时来,一日三餐只需15元,既实惠又环境好。”她满意地说道。
  这个备受居民好评的“幸福食堂”,正是宜君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一大亮点。它不仅解决了老年人的饮食问题,还成为了社区交流的新平台。
  除了解决“吃饭难”问题,宜君县还致力于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宜阳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三五成群围坐一桌,有的打扑克牌,有的下象棋,大家各有所爱、各得其乐、其乐融融。
  目前,“幸福食堂”及日间照料中心等服务设施已在宜君县的2个社区落地生根,日均服务数百人次,顾客满意率高达98%以上,赢得了广泛赞誉。
  一日三餐,看似日常的小事,却关乎着每个人的生活品质。对于老年人来说,“幸福食堂”不仅解决了他们的饮食问题,更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和温暖。这一创新举措的成功实施,不仅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为社区服务树立了新的标杆。
  社区食堂汇聚三餐烟火气
  8月4日,记者走访了宜阳社区食堂,只见食堂大厅宽敞明亮,桌椅干净整洁,服务人员热情周到,整体环境温馨宜人。
  宜君县宜园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刘婷介绍,该社区食堂自2023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以来,已为众多居民提供了便捷、实惠的餐饮服务。食堂提供20余种菜品,并为70岁以上老人提供4元补助,日均服务人数达30人。
  在这里,老年人能找到家的感觉,年轻人也能享受到物美价廉的美食。“10块钱就能吃到丰富多样的套餐,既美味又营养。”在县统计局工作的程珍珍对社区食堂赞不绝口。
  “社区食堂是我们为居民提供便捷、实惠餐饮服务的创新尝试。我们精选食材,注重营养均衡,力求为居民打造健康美味的餐食体验。同时,我们也非常注重收集居民的反馈,不断优化我们的服务,以满足大家的需求。”刘婷说。
  幸福院里的好“食”光
  “开饭了!”下午2点,宜君县云梦乡县口村许家峁安置点的幸福院老年食堂,刚出锅的馒头热气腾腾,家常炒菜香味扑鼻。老人们围坐一堂,共享午餐时光。
  该幸福院老年食堂于2025年1月正式投入使用,为百余名老人提供午餐服务,其中15人长期就餐。食堂每天下午2点准时开餐,每人收费4元且不限量供应。为确保饭菜质量,食堂还特配了1名专职厨师。
  “村里空巢老人越来越多,老年食堂的开设真是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县口村党支部书记韩文耀感慨道。去年以来,村里对幸福院进行了全面改造,增设了老年食堂和多功能区域,为老人们打造了一个全方位的照料环境。
  近年来,宜君县将老年助餐服务作为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推进。通过深入调研和精心谋划,不断扩大服务覆盖面,确保各村幸福院食堂的顺利运营。这不仅解决了老人们的吃饭问题,更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宜君县民政和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张晓峰表示:“我们将继续以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为依托,增加服务站点数量,扩大服务覆盖范围,让更多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优质的养老服务。同时,将不断创新运营模式,提高服务的公益性,确保这项暖胃又暖心的民生工程真正落到实处。”
  从城市到乡村,“小饭碗”承载着宜君人民的“大民生”。通过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宜君县的养老服务体系正日益完善,让每一位老人都能享受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幸福生活。

(记者:朱红卫 通讯员:田亚南)


网络编辑:薛红娟
信息审核:陈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