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暑期旅游高峰。
针对“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时代使命,锚定打造全国知名红色教育高地的目标,照金景区不断加强党建基础研究,创新党建工作模式,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围绕打造“红色基因铸魂 优质服务惠民”党建特色品牌,建强红色文化传承、安全维稳、服务质量提升“三支队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激发全体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信心和热情,进一步增强党建工作的内生动力和工作活力,真正做到让党的旗帜举起来、党的声音响起来、党的形象树起来。
红色先锋铸魂 信仰星火淬初心
近日,在照金1933广场,一场别开生面的微党课正火热开讲。景区安保员余小强听着讲解员讲述自己太爷爷救治红军伤员的故事,感慨万千:“以前只知道祖辈参加过革命,但今天才真正明白,他们是用生命守护信仰。作为景区工作者,我们要用专业守护游客平安,认真开展每一次安全巡查,传承初心使命。”
这是照金景区红色文化传承先锋队开展红色教育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照金景区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创新教育形式,通过“三个聚焦、两个结合、三个提升”,打造了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红色文化传承先锋队,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革命精神薪火相传。
“三个聚焦”锚定育人靶心。聚焦思想铸魂,深耕理论武装。红色文化传承先锋队深挖照金革命历史,开发重走红军路等10余条研学线路,推出30余项特色课程,精心打磨精品党课6堂,开展微党课讲授80余次,让照金精神入心入脑。聚焦群体特色,定制宣讲产品。开展红色宣讲进农村、进社区、进景区、进学校、进企业“五进”活动,打造“四个一”套餐(红色故事、微党课、革命歌曲、知识问答),针对不同群体定制内容:带学生“穿越”烽火岁月、为干部筑牢思想根基、帮职工传承工匠精神,让红色教育更接地气、更入人心。聚焦资源挖掘,活化传承利用。创作歌曲《红色照金》、舞台剧《照金岁月》等红色文化作品60余部,开发高山艾、炭雕等文创产品5类200余种,让红色故事可听、可看、可感。
“两个结合”创新方法路径。“线上+线下”结合,扩大红色教育覆盖面。今年以来,运用微信、抖音等平台发布宣传信息110余条,打卡视频播放量超4000万次;举办冰雪旅游季、古庙会、足球邀请赛等活动50余场次,吸引游客超百万人次。“教育+实践”结合,增强红色研学吸引力。打造“探访革命遗迹”“军事训练体验”等多元化课程,设计“投掷手榴弹”“护送鸡毛信”等沉浸式体验项目,让历史从课堂走进现实。
“三个提升”彰显时代价值。提升思想政治引领力,通过沉浸式研学,党员干部实现从“被动听”到“主动悟”的转变,96%的参与者表示“强化了初心使命”。提升红色教育影响力,上半年接待游客117.3万人次,综合收入3.46亿元。提升服务发展融合力,红色资源挖掘不断深入,党员干部服务意识显著增强,游客满意度达98%以上。
维稳先锋固本 平安基石筑和谐
每日清晨,霞光中,佩戴徽章的值守人员已踏上巡查征程,薛家寨的山间小径、1933广场的游客集散区、大香山的游览步道旁,8个党员责任岗、50余名专岗安全员24小时轮岗值守,以脚步丈量责任,用坚守织密防护网。
这支由党员干部组成的“安全维稳先锋队”,创新构建“网格化+专业化+智慧化”安全管理体系,通过三级网格管理与“信息联通、应急联动、隐患联查、培训联办、事故联处”的“五联机制”,推动景区安全工作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的深刻转变。今年以来,已精准消除安全隐患34条,先后圆满完成20余次重要节点、重大活动的安保维稳任务,用实干担当为红色景区筑牢平安基石,让游客在安心游览中感悟革命精神的时代传承。
今年初夏的一个雨天,景区安保人员在纪念林巡查中发现一名瑟瑟发抖的流浪人员。6名工作人员迅速响应,为其提供热水、衣物,并协助民政部门安排返乡。这样的暖心故事在景区不断上演,诠释着“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
在专业化建设方面,照金景区建立了“日常巡查+专项检查+节前彻查”的三查机制。针对夏季蛇类活动频繁的情况,安保人员开展“拉网式”排查,设置警示标识,配备蛇伤急救包,开展全员应急培训。在革命旧址保护上,10名文保员常态巡查,26处保护标识和全覆盖的视频监控系统,构建起“四位一体”的防护体系。积极开展革命旧址认领活动,一个支部包抓一个旧址,每月组织党员干部进行环境卫生整治、安全巡查、隐患排查等活动,以实际行动守护旧址安全,展现党员干部良好形象。
科技赋能让安全管理如虎添翼,智慧旅游和安全体系相融合,构建了智能预警网络。通过制定快速响应和联防联控机制,形成“智能预警—快速响应—云处置”管理闭环,大幅提升应急处置效率。为游客营造出舒心、安全、有序的旅游环境。
如今,漫步在景区内,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与智能化的管理手段相得益彰,无声地彰显着这里的安全保障力度,照金景区先后荣获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授予的“文化和旅游系统安全生产先进单位”、陕西省平安景区创建活动领导小组评定的“陕西省平安示范景区”等荣誉,景区将持续深化“党建+安全”模式,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服务先锋润心 品质升级触手可及
2025年香山庙会期间,景区客流激增,游客量创有史以来最高纪录,交通疏导、游览秩序、服务保障等工作面临巨大考验。景区党员服务先锋队冲锋在前,通过增设流动巡查岗与便民服务点,为游客提供饮水、引导、咨询等服务,增派区间车辆加密班次,组织专人和车辆免费接送老弱病残游客等措施,高效保障了庙会期间旅游秩序。
针对部分游客因排队等候产生的急躁情绪,景区负责人带领党员干部直面诉求,多次主动对接沟通,详细说明情况并采取优化票务系统、扩容设施等升级举措,赢得游客理解,以贴心的服务让游客感受到“服务至上”的温度。
红色景区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阵地。近年来,照金景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推行“三个强化、四心服务”工作法,着力建强服务质量提升先锋队,通过筑牢服务根基、传递红色温度,让红色旅游既有“内涵深度”又有“服务温度”。
“三个强化”夯实基础,筑牢红色服务“压舱石”。强化队伍建设,在辖区内各景点组建“红心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咨询引导、人员车辆疏导、困难帮扶等志愿活动。强化标准制定,出台《景区服务标准化规范指引》,细化环境卫生、投诉处理等10项流程。强化技能培训,开展“每月一主题”培训,专题培训服务质量、社交礼仪、旅游投诉处置等技能,服务专业性持续提升。
“四心服务”传递温情,激活红色旅游“新动能”。在环境维护上彰显“匠心”,景区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升级完善游客服务中心。驿点服务突出“暖心”,景区设置“爱心驿站”“红色服务站”5处,配备“五个一”服务包(导览图、急救箱、充电宝、轮椅童车、留言簿),提供免费饮水、应急药品等10余项志愿服务。定制服务体现“贴心”,针对旅游团队推出“菜单式”定制服务,覆盖一日游、二日游、亲子游、毕业游等多种线路,提供“前期沟通—现场服务—后期跟踪”一站式保障。投诉处置秉持“诚心”,景区推行“首问负责+24小时响应”机制,通过“重要投诉上门处置、疑难投诉面对面处置、一般投诉现场处置”模式,不断提升投诉处置满意率。
“青山不改迎客心,人潮涌动见党徽。”在这片承载着红色记忆的山水之间,红色文化传承先锋队正将历史娓娓道来,安全维稳先锋队默默守护着每处险隘,服务质量提升先锋队为游客提供暖心服务。“三支队伍”如同奔涌的红色脉络,让恒久的风景跃动着新时代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