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耀华铜韵”传统非遗技艺赋能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来铜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紧扣传统文化与乡村发展主题,实践队先后深入考察调研铜川历史文化遗迹,实地调研乡村产业发展现状,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实践队到达铜川后,首站参观了孙思邈纪念馆。馆内陈列的丰富史料和文物,生动展现了药王孙思邈波澜壮阔的一生,从其悬壶济世的传奇故事到对中医药学的卓越贡献,使队员们深受教育和启发。队员任梓怡表示:“以前仅在书本上了解过孙思邈,此次实地考察,能够真切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随后,实践队员们登上药王山,通过观摩摩崖石刻上的医药典故和石碑上的药方记载,对中医药文化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队员们还聆听了当地老中医关于采药、制药的专业讲解,亲身体验了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离开药王山,实践队前往耀州区永安路街道五台村中草药种植基地,基地内大片中草药郁郁葱葱,散发着独特气息。基地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各类中草药的种植方法、生长周期及市场前景,队员们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交流,了解其种植经验和面临的实际困难,并运用所学知识为农户提供了市场营销方面的建议。
在耀州窑遗址与耀州窑唐三彩遗址的实地参观过程中,全体队员们通过观摩历史遗存,直观感受到我国古代陶瓷制造业的繁荣发展。现存遗迹系统呈现了不同历史阶段陶瓷烧制的技术场景,使队员们对陶瓷产业发展的脉络形成了清晰的认知和了解。
在陈炉古镇调研期间,实践队考察了依山而建、层叠错落的特色民居建筑群。团队首站参观了耀州窑陈炉博物馆,该馆馆藏唐宋鼎盛时期至明清创新阶段的耀州窑精品瓷器,其独特的刻花、印花工艺生动彰显了中国陶瓷艺术的卓越成就。通过专业讲解,队员系统了解了耀州窑的发展沿革、制作工艺及文化价值体系。为深化实践认知,团队赴当地陶瓷作坊开展现场教学,全体队员积极参与拉坯、彩绘等工序实践,通过亲手操作初步掌握了基础工艺,提升了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正如队员李菲菲所说:“当泥土在手中变成器皿,我才真正理解了‘匠心’二字的重量。”
在铜期间,全体队员从药王文化传承、陶瓷艺术发展及乡村产业振兴等实践领域,通过实地参观和深入交流,深化了对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队长郑啸芸表示:“我们将把实践中的所学所感转化为行动,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绽放光彩。”(通讯员:郑啸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