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铜川要闻

为爱轻装上阵!低碳婚礼引领婚俗新风尚

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5-07-18 08:16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5月21日正值小满节气,铜川花月荟景区内,20对新人身着中式礼服举办集体婚礼。 记者 张创摄






  曾几何时,奢华车队绵延、鞭炮齐鸣几乎是婚礼的标配。而如今,年轻人正用创意重新定义爱情的表达方式——公交婚车穿行于城市街巷,小院草坪取代酒店宴会厅,简约答谢宴传递真挚情谊……这些低碳婚礼形式如同一缕清风,悄然重塑着传统婚俗的文化肌理。
  尽管形式各异,年轻一代对婚礼内核的追求却高度一致:摒弃铺张排场,保留仪式感;弱化物质堆砌,强化情感联结。“低碳婚礼”承载的不仅是环保理念,更是一种对婚姻本质的回归——用轻盈的形式承载厚重的承诺,让文明新风成为爱情最美的底色。
  公交婚车:城市动脉上的浪漫专线
  大红的“囍”字、定制的卡通婚照、“我们结婚啦”的醒目标语……在铜川街头,一辆辆装饰一新的新能源公交车正成为最特别的“爱情专列”。车厢内亲友的欢笑声与车轮声共鸣,车身上新人的国潮海报随街景流动,整座城市化作见证幸福的浪漫剧场。
  由全国文明单位铜川市公交公司推出的“公交婚车”服务,巧妙融合传统婚俗与现代创意:新能源车辆承载环保理念,车身彩绘结合中式婚服与卡通元素满足审美需求,定制线路让亲友共乘的集体仪式更具温度。这种模式较传统车队节省约三分之二成本,一年来已有5对新人选择此方式。
  “省下的钱全部投入蜜月旅行”,新人张女士的笑容道出本质——当婚姻回归情感本质,形式便不再是负担。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行业转型:公交公司从“交通运营商”升级为“幸福服务商”,城市公共空间与私人幸福在此共振。当婚车驶过城市干道,驻足拍照的市民不仅见证了新人的幸福,更在无形中接受着移风易俗的文明洗礼。
  草坪婚礼:把爱情种在绿水青山间
  阳光穿透树叶洒落草坪,新娘手捧鲜花点缀绿茵,鸟鸣声取代礼炮声——这样的画面正成为越来越多新人的选择。在吉富宴会中心,经理许女士介绍:“每年4至6月、9至10月是草坪婚礼旺季,清新自然的氛围让每对新人都能拍出‘电影感’大片。”
  草坪婚礼的魅力在于其“轻量化”特质:无需繁琐搭建,节省人力物力;户外空间打破了场地限制,流程可自由定制。新人张先生回忆道:“我们在宜君办的‘游园会式’婚礼,游戏互动取代煽情环节,宾客在草坪喝饮料、拍照,轻松得像一场聚会。”这种回归自然的仪式感,既呼应了年轻人对“减负”婚姻的期待,也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理念——每场草坪婚礼都在为低碳生活投票。
  集体婚礼:传统礼仪与现代文明的交响
  今年5月21日恰逢小满节气,铜川花月荟景区内,20对新人身着中式礼服,在“跨火盆”“却扇礼”等传统仪式中许下誓言。这场非遗主题集体婚礼,恰是婚俗改革的生动注脚:既保留“三书六礼”的文化精髓,又通过集体形式倡导“重情轻礼”。
  金婚夫妇的祝福、汉服妆造的考究、景区非遗元素的融入,让婚礼成为传统文化现代表达的舞台。新人李先生感慨:“完成所有礼仪后,真正理解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分量。”而“00后”新人陈女士的选择更显时代特征——集体婚礼后仅办小型答谢宴,“把隆重留给爱情,把简单留给形式。”陈女士说。
  当婚姻从“面子工程”回归情感联结,当传统礼仪邂逅现代文明,集体婚礼正书写着婚俗改革的新篇章。
  从公交婚车到草坪仪式,从集体庆典到私人定制,低碳婚礼的多元实践折射出年轻一代的价值取向:环保意识、文化自信与人文温度的融合。一场场潜移默化的婚俗改革,终将让爱情以更轻盈的姿态,抵达更辽阔的远方。(记者:杨婷)


网络编辑:薛红娟
信息审核:陈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