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铜川市朝阳实验小学的科学教室,宇宙星空的装修风格让人犹如走进了科幻世界。在这里,小创客们正指挥着机器人运动;在这里,踏入未来时空隧道,就能与历史实现对话;在这里,体验歼-20飞机、穿上宇航服不再遥远。
“铜川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今天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个任务,让我们的机器人小鲸游一游铜川的山水,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完成?”在科学教室,鲸鱼创客社团的指导老师苏娅萌正在给同学们授课。
“有!”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便在笔记本电脑上操作起来。“向右走3步,小鲸顺利到达地图上的药王山”来自五年级(8)班的赵泽雅同学正专心操作,“我四年级上学期加入了鲸鱼创客社团,一年多来,我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提高了,每次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后都非常开心,我会一直学习编程知识的。”
科学教室是市朝阳实验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缩影,这所学校到处都能看到人工智能教育的成果。在教学楼走廊里的窗台上,一排整齐摆放的盆栽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走近一看是苍术、薄荷等中草药,神奇的是每盆植物都连着滴管和电子线路,旁边牌子上写着“智能滴灌程序图”。
“这是学生编程的智能滴灌系统,浇多少水,多长时间浇一次,都由程序控制,不需要人照管。”市朝阳实验小学校长高涛介绍,“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编程,更要让他们把编程应用到生活中去。”
据了解,从2017年开始,该校就开设了人工智能社团,最初只能外聘专家为学生授课,如今该校已经拥有自主培养的人工智能教师团队,人工智能项目也由原来的三两个项目增加到了“ENJOY-AI”“编程无人机”“3D虚拟机器人”等十余个项目。该校以“微光创客”社团为起点,通过专业人士讲座、成果展示、科技大赛等方式,把人工智能从抽象概念变为可触摸的科学实践,为学生们的科技梦想搭建了成长的舞台。
以赛促教,是市朝阳实验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又一大特色。在科学教室的入口处,一个个奖杯充分展示了该校在人工智能教育方面取得的成绩。自2017年以来,该校组织学生参加市级以上赛事40余次,斩获团体及个人奖项500余项,先后获得了2017年世界教育机器人锦标赛(WER)冠军,荣获WER2017西北公开赛一等奖、WER2018世锦赛一等奖和WER2019亚洲公开赛冠军等优异成绩。在2024年WRCF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上,该校学生袁玮尧在“飞跃未来”赛项中荣获一等奖等,2024年该校获评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这些骄人的比赛成绩背后,是该校分层次实施人工智能普及课程的教学成果,这种模式让学生刚入小学就接触到了人工智能,让学生在毕业时就系统掌握了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同时,该校连续三年举办校级人工智能大赛,也让学生们深深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
当人工智能教育在校园得以普及,课堂教学也迎来了许多新变化。在课堂中,教师利用智慧教学平台,将“小组PK”“AI对话”“拍照上传”“虚拟实验室”等贯穿教学过程,利用大数据进行即时反馈,真正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教学中,各科教师充分利用校内人工智能科技教室、自动灌溉与中草药种植、植物工厂STEAM实验室、智慧体育等,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让校园环境与人工智能前沿科技的对接更加紧密,真正为学生提供了融浸式教学体验氛围。
“老师们私下交流,学生课堂参与度更高了,他们会主动去探究如何用AI解决问题。”苏娅萌感慨道,她所带的社团中,有人已在校级比赛中崭露头角。六年级(9)班的田新果就是其中之一:“我在学校今年举办的科技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编程让我学会了坚持,也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有趣了。”
“我们以社团筑基、赛事驱动、课程创新三步走的方式构建了人工智能教育体系,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高涛指着歼-20飞机模型道,“近期,学校与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共建了科普实践基地,获赠歼-20模型,我们将继续依托人工智能教育,架起从基础教育到科技强国的桥梁,持续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播撒火种。”
(记者:朱红卫、郗海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