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以求同,协以成事。近年来,我市坚持把村级议事协商作为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坚持党建引领“铜”协商,积极推动村级议事协商有序有效开展,实现435个村(社区)制度全覆盖,村级议事协商常态化、参与主体多元化、公共事务决策透明化,有力推动基层高效治理与高质发展同频共振。
“议事协商不是村干部的‘独角戏’,而是全体村民的‘大合唱’。”在我市全域推进村级议事协商现场观摩会上,印台区陈炉镇双碑村党支部书记郭长全的这句话,精准诠释了我市基层民主自治的实践探索。
我市以深入开展村级议事协商为突破口,扎实推动基层民主自治,基层治理动力更加强劲。
在双碑新村建设项目启动初期,村民对项目规划、房屋分配等问题存在诸多疑虑。村“两委”成员主动作为,挨家挨户走访调研,了解群众想法和诉求,组织会议研究协商,凝聚共识。从项目启动到群众搬进新家,双碑村围绕项目规划设计、房屋结构样式、分房摇号等关乎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先后组织召开村级议事协商会议110余次。
村民郭景民感慨地说:“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如今,我们住上楼房,用上了干净的马桶,冬天还有天然气取暖,日子越过越舒坦!”
耀州区董家河镇王家砭村有36家企业,其中村办企业8家。如何发挥党员及各类人才作用,为村集体经济助力?村党委组织村民围绕“如何发展壮大村办企业,提高群众收入”进行广泛协商,最终确定了由党员带头创办领办产业企业的发展思路和党员致富能手结对帮带群众机制。
如今,村里60%的党员成为致富带头人,30%的党员成为村办企业骨干,带动800余名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月收入达3000元以上,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产业富民的乡村振兴之路。
王益区七一路街道云梦堤社区积极打造“幸福‘事’集流动办公”项目品牌。一张折叠桌、几把椅子、一本意见簿,组成简单的流动办公区,现场解决群众诉求、收集居民意见建议。通过搭建“580”线上预约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线上服务。截至目前,“580”线上预约服务平台已化解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矛盾190余件,开展医疗救助、家政服务等690余次,真正实现了为民服务“零距离”。
村级议事协商作为推进基层民主自治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民主决策的重要形式。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陕西省村级议事协商规范指南》,印发了《铜川市全域推进村级议事协商工作方案》,召开全市全域推进村级议事协商工作现场会。通过不断完善村级议事协商流程规则,创新议事协商形式,培育多方议事协商主体,全面提升我市村级议事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培育打造了具有铜川特色的“有事‘铜’商量”议事协商品牌,创新拓展“同心讲议会”“我对书记有话说”“围炉夜话”“群议坊”等20余个议事特色子品牌。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2024年至今,全市累计开展各类村级议事协商4200余次,成功协商解决4100余件事项,有力促进了铜川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快速发展、城乡环境面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升。
(通讯员: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