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铜川要闻

铜川:“一站式”解纷构筑基层治理坚固防线

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5-05-31 09:03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近年来,我市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关键着力点,整合各方资源、创新工作机制、借助科技力量,全力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让群众“只进一扇门,化解万千愁”,有效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整合资源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一是优化功能布局,实现多中心融合。系统优化综治中心功能布局,将诉讼服务、检察服务、公共法律服务、信访接待等功能融入人民群众来访接待大厅,实现“五中心合一、多功能联动”;打造专门办公区域,集中设置涵盖群众接待、矛盾调解、信访事项办理、法律咨询等服务窗口,群众可根据自身需求“按需点单”,迅速对接专业服务力量,大幅提高办事效率。二是创新入驻模式,凝聚工作合力。为确保综治中心高效运转,推行“政法单位常驻、重点部门轮驻、涉事单位随驻”工作模式。政法单位长期驻守,发挥专业优势,为矛盾纠纷化解提供坚实法律保障;重点部门根据工作需要轮流入驻,针对特定领域问题及时提供服务;涉事单位在遇到相关事项时随时入驻,实现问题就地解决。综治中心加强协调调度,推动各部门、各组织协同作战。三是完善基层架构,延伸服务触角。在区县层面,综治中心均设立独立办公场所,积极统筹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信访以及相关行业部门,协调各类调解组织入驻,构建起功能完备的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实现群众诉求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在乡镇(街道),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通过调整改造办公用房或依托便民服务中心进行建设,将基层调解力量整合进驻,把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延伸到群众家门口。
  构建矛盾纠纷依法化解闭环体系。一是规范办理流程,建立受理处置标准框架。在市县乡三级综治中心设立综合受理窗口,实行“一个窗口”无差别受理群众提出的各类矛盾纠纷、信访诉求和投诉举报等事项。对受理的每一件事项进行统一登记,建立专门台账,做到“一案一档”,确保全程留痕、可追溯。二是分类导入渠道,实现诉求精准靶向分流。根据矛盾纠纷的性质和类型,按照“调解优先、分类流转、全程跟踪、督办落实”原则,精准导入相应的法治化解纷途径,通过分类流转机制,确保每一个矛盾纠纷都能找到最合适的解决路径,在法治轨道上依法妥善化解。三是强化跟踪督办,确保矛盾化解落地见效。建立完善全程跟踪督办机制,对分流出去的每一个事项,明确办理时限和责任单位,通过定期调度、实地督查等方式,对办理进度和办理质量进行全程跟踪。对于办理不及时、群众不满意的事项,及时进行督办,督促责任单位限期整改,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数字赋能打造矛盾化解智慧生态。一是搭建线上平台,畅通群众诉求云端通道。精心打造线上“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平安铜川”微信小程序。自2024年10月正式运行以来,该平台已吸引59名检察官和律师、118个调解机构入驻,为群众提供了便捷高效的表达诉求、上报风险隐患、参与社会治理等渠道,真正实现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解决问题。截至目前,该平台已成功解决群众各类诉求601件,处置风险问题165个,调处矛盾纠纷65件,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17件。二是激活网格效能,实现问题处置快速响应。充分发挥网格员在基层治理中的“触角”作用,借助“平安铜川”微信小程序,网格员能够第一时间将群众诉求、安全隐患、矛盾纠纷等及时上报至综治中心。综治中心根据信息情况,迅速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实现问题快速响应、高效处置。同时,通过小程序实现对网格员工作的实时监督和考核,进一步提高网格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构建联动平台,推动矛盾纠纷高效化解。搭建具备信息采集、分类流转、落实反馈、盯办督办等多项功能的社会治理综合联动平台,构建调解、仲裁、行政复议、诉讼、信访等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线上闭环链路,通过对平台数据的分析研判,及时发现社会治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前预警风险,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实现精准治理、智慧治理。(记者:郭玮 通讯员:梁翔)


网络编辑:薛红娟
信息审核:张兴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