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君县坚持以全省深化“三个年”活动、打好“八场硬仗”为抓手,按照市委要求,立足县域实际,紧盯目标强举措,扛牢责任抓落实,奋力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聚力扩投资稳增长,巩固经济向好态势。强化项目建设。抢抓“两重”“两新”政策机遇,紧盯国家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投向,完善项目全流程跟踪服务、全要素协同保障、全过程常态推进机制,扎实做好项目谋划、对接、推进工作,加快推进西延高铁、恒晠文化旅游度假综合体等86个市县级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亿元以上。大力提振消费。以“四季主题”消费活动为抓手,加力扩围实施汽车、家电、数码产品等消费品以旧换新,做优夏季避暑、冬季冰雪等品牌,办好夏季纳凉晚会、“宜乐购”年货促销等活动,释放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领域消费潜能。扩大对外开放。深化“丰宜协作”,发挥省级定点帮扶优势,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围绕“五大产业链”研究市场、精准招商,健全招商项目落地衔接机制,积极参加丝博会、农高会,精心举办彭祖药谷中医药产业推介会等活动,全年招引落地项目30个以上,实际使用市域外资金增长10%以上。
聚力强链群扬优势,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做强特色农业产业。强化科技赋能、设施强基、品质培优,加快玉米“五新”模式推广应用,抓好苹果老旧园更新改造和设施建设,推进核桃品种改良和产品深加工,做好蚂蚁森林连翘栽植和管护,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大绿色能源产业。加快油气开采技术升级,提速建设鲁能三期10万千瓦林光互补、宜君4万千瓦风电等项目,扩大传统能源产能和绿色能源规模。做精食品医药产业。提升名优特产品储运和深加工能力,加快实施利君中药生产线、宜康中药饮片等项目,培育食品龙头企业2家以上。做活避暑康养产业。以开放思维迎接高铁时代,持续优化提升花溪谷、福地湖等景区功能,发展康养旅居项目,开发文旅产品,丰富全域旅游新业态。做优数字经济产业。借力中国人民银行、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集团等帮扶合作机遇,持续扩大数字标注业务范围,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力争电商销售额2.4亿元以上。
聚力抓改革惠民生,持续增进群众福祉。推进科技创新发展。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扎实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持续优化,更好发挥西安交通大学药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学院等校地实践基地作用,引导人才、技术及社会资本等要素聚集,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秦创原“三项改革”成果转化试验区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全力稳就业促增收。用好数字经济创新中心等就业载体,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劳务品牌培育、就业服务提质“三项工程”,全年职业技能培训800人以上、城镇新增就业300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000人以上。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扎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完善低保、残疾人兜底保障,用心用力提升“两项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8%左右。
聚力强党建优治理,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以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拧紧责任链条,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以“铜川先锋行动”、党建八项工程为抓手,扎实开展“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抓实抓好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优配强带头人队伍,夯实基层基础。抓实问题整改。坚持劲头不松、力度不减、标准不降,持续抓好巡视巡察、审计监督、督察暗访、督导检查和基层减负、森林图斑、垃圾治理等各类反馈问题整改,认真开展“回头看”,切实以问题整改促进工作提质增效。提升治理效能。严格落实为基层减负各项规定,加快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编制,统筹做好减负和增能,着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等突出问题。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运用好“双积分制”“巷长制”等基层治理模式,常态长效排查整治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风险隐患,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平安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