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具有市场敏锐和经营灵活的特性,能够将经营触角轻松延伸至农业农村生产经营一线,在整合农业特色资源、创新农业生产模式、培育壮大乡村产业、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民营企业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
2月24日,记者走进大棚樱桃种植基地,棚内一派春意盎然,翠绿的小樱桃缀满枝头,工人们忙着摘除干枯的花瓣和果梗,通过科学的田间管理手段提升樱桃的品质。
“我们公司拥有大樱桃种植基地328亩,在马咀村建有25座温室大棚,占地面积50亩,在上安村种植露天大樱桃278亩。”铜川金樱之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鲲说,公司主要从事樱桃的种植、销售和农业技术推广,相较于传统模式,公司采用的省力化树型管理模式能够实现用工成本降低40%、优质果率提高30%以上。产出的“侬亦诗”大樱桃外观好、口感佳、品质优,年销售额达200余万元。
“我常年在基地干活,一年下来能有20000元的收入。”马咀村村民张亚芳一边熟练地摘除干枯的花瓣一边告诉记者,在樱桃基地干活离家近,活儿轻松,也不耽搁种地。
随着樱桃身价倍增,该公司也带动了当地农民持续增收。近年来,该公司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带动周边40余名村民在基地务工,年累计发放工资约70万元,还示范带动周边樱桃种植户进行省力化管理模式改造,帮助樱桃种植户降低成本、增加收入。
2021年,我市启动“万企兴万村”行动,通过民营企业与农村的结对共建推动乡村振兴的同时,实现村企“双兴共赢”和“可持续发展”,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和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像铜川金樱之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这样的民营企业在我市还有很多家。宜君县宇谷农业综合开发公司通过“党支部+村集体+企业+农户”模式,建成矮密栽植苹果示范基地和关中奶山羊繁育养殖基地,实现果畜联动、种养结合,带动周边村民务工;印台区润民康源农业公司依托公司+农户养殖、务工+入股分红等模式,建成万头母猪扩繁基地,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生猪养殖产业;王益区华硕大樱桃试验示范基地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劳务用工、技术扶持等手段,建设了大樱桃生产示范园和移动果园繁育圃,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不同企业,同心振兴。
“万企兴万村”行动开展以来,我市广大民营企业积极推动乡村振兴。近300家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与200多个行政村结对共建项目。
在此过程中,很多民营企业也逐渐成长为农业龙头企业,在保障供给、带动就业、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成为带动现代农业发展的“火车头”、乡村振兴的“助推器”。陕西久江源实业有限公司、铜川市绿岭果业有限公司、铜川润发现代农业有限公司、陕西药王故里艾业有限公司等一大批种养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生产效益好的农业龙头企业,为乡村振兴奠定了扎实的产业基础。截至目前,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53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6家、市级35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实现区县全覆盖。
随着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把目光对准乡村、把资金投向农业、把技术应用到田间,我市“1359”发展计划得到高效实施,农业现代化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果。广大民营企业的深度参与,正在稳步推进我市现代果业、中药材、畜牧渔业、食用菌等亿元级全产业链建设,推动农业农村实现经济多元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记者:张红、杨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