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元宵佳节的到来,汤圆、花灯等节日商品畅销,这不仅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为消费市场注入了新活力。在这个团圆的日子里,铜川消费市场的“小阳春”正悄然而至。
汤圆销售火爆,传统口味稳居C位
2月11日晚上8点,新区麦谷鲜生超市大耀城店里人头攒动,汤圆销售区成为市民争相“打卡”的热门区域。传统现制元宵与速冻汤圆双线热销,浓浓的年味在甜蜜中延续。
在现制元宵区,荆师傅正熟练操作着机器。糯米粉包裹着黑芝麻、玫瑰、五仁、山楂等馅料在滚筒中翻飞,逐渐裹成浑圆饱满的元宵。“我们从正月初八开始卖,每天都在滚,刚又拉来了4袋子糯米粉,这两天是销售高峰期。”荆师傅边做边说,“黑芝麻口味的元宵卖得最快,年轻人倒是爱尝尝玫瑰、山楂口味的。”市民李女士带着孩子驻足观看:“孩子没见过滚元宵,特意带他来感受传统年俗。”
在速冻食品区,推着购物车的市民围着冷柜忙着挑选汤圆。工作人员席女士穿梭在货架间补货。“这两天销量翻了好多倍,今天一直在上货中!”记者注意到,除了经典黑芝麻口味的汤圆稳居销量榜首,一款用黄米面制作的金灿灿的“元宝汤圆”也尤为吸睛,元宝寓意“招财进宝”,成为许多市民的选择。“买两袋讨个好彩头,煮出来既好看又喜庆。”市民张伟说道。
花灯俏销市场,传统与现代交融
除了汤圆,花灯也是元宵节不可或缺的元素。记者在耀州区药王路灯笼市场看到,道路两侧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灯笼,有传统手工扎制的马灯、狮子灯、石榴灯,也有融入现代科技的卡通灯、电灯笼,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选购。
“今年的灯笼设计很有创意,既有传统的韵味,又有时尚的感觉。”市民张建华正在为新婚的女儿挑选一对宫灯,打开电子开关后,流光溢彩,映照着他笑意盈盈的脸庞。
花灯手艺人宋师傅的摊位前围满了顾客。传统灯笼制作需经过扎骨架、糊纸、绘图等多道工序,尽管单价较高,但象征多子多福的石榴灯、镇宅辟邪的狮子灯等传统灯笼仍是中老年顾客的首选。“我一直都在老师傅这里买灯笼,他手艺好,做的老虎灯看起来很‘壮实’。”既威风又喜庆的传统老虎灯引得路人连声赞叹,选购灯笼的李曼说:“挑的是灯笼,寻的是记忆,点亮的是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期盼。”
与传统摊位相隔不远,“创新灯笼”摊位前则挤满了年轻人和带孩子的家长。会旋转播放音乐的卡通灯、可遥控变色的星空投影灯、采用太阳能供电的走马灯……这些单价30多元至100元的电子灯笼因互动性强、安全性高而销量激增。
商圈活动丰富,消费热情持续高涨
为了迎接元宵节,我市各大商圈推出了丰富多彩的促销活动,打造多业态融合消费场景,进一步激发市民的消费热情。
2月10日,新区荣盛广场举办“蛇来运转闹元宵,其乐融融庆佳节”主题活动。震天的锣鼓,热闹的社火,唤起了人们对传统民俗的记忆。市民们围了里三层外三层,大家纷纷拿起手机拍照。看完演出猜灯谜,猜中者可凭谜底兑换汤圆一份,消费者热情高涨,争相竞猜。
“元宵节是春节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商场不仅推出了民俗表演和猜灯谜传统活动,还有很多购物优惠活动。”荣盛广场综合部主任张媛介绍,希望通过这些活动,延续春节的消费热度,同时也为市民营造一个欢乐的节日氛围。
猜灯谜赢好礼、免费汉服妆造、古街探秘……元宵节当天,花月荟街区推出八项特色活动,全力以赴引客流、聚人气、展形象。
“我们是通过活动预热宣传视频看到有非遗打铁花、激光秀、水幕电影等节目,从西安专门赶过来看表演、尝美食,在花月荟过元宵节不虚此行。”游客王先生说。
花月荟街区集合各类非遗项目,致力于打造陕西省知名非遗文化特色街区。经过3个月的改造提升,在业态布局上,积极引进新鲜元素,铜川首家乐高玩乐店、花好月圆鲜花店全新亮相,同时对耀瓷店、花好月圆汉服馆、非遗展馆进行了改造升级。
今年大年初一,花月荟以崭新姿态强势出街。非遗表演高跷、舞狮、锣鼓等深受群众喜欢,电音派对、爵士舞、打铁花更是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眼球,特别是根据街区实际和铜川历史文化特点新编排的《盛世和鸣》舞台剧结合喷泉演出,呈现出震撼的视觉效果,铜川及周边游客纷至沓来。据不完全统计,春节期间,花月荟共接待游客约35万人次。
从各大商圈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中不难看出,借助元宵节热点,非遗传承、夜经济正成为延续春节消费热度的重要手段。
(记者: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