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汛期再也不怕啦!在王益区委区政府领导和区交通局等部门三番五次的协调下,紧挨厂区北边的合凤高速修了护坡、排水渠,消除了咱生产上的安全隐患。”7月11日,在陕西赛骏专用车制造有限公司采访,副总经理韩继国指着3月份新修的护坡激动地说,“不光是这,区工信局还给我们争取了300多万元的发展专项资金呢。”
“这两天下午转悠的时候,看见中机厂家属院、力元小区、梅苑小区正在加装外墙保温层,还改造污水管网,安装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红旗社区居民王永红感慨道,老旧小区改造真好,老百姓不用花一分钱,住的环境越来越好,城市也越来越漂亮,以后就待王益养老,哪儿也不去。
……
园区看发展,街头听民声。在王益区采访,从火热生产的经济开发区到更新提气的市区,处处澎湃着这座老城的“青春”脉动;从一个个企业到一位位老百姓,无不点赞着自己身旁的喜人变化……
老城“不老”的秘诀,关键在人、核心在干、抓手在干部作风能力提升。
今年以来,王益区围绕区委“1393”发展思路举措,以“四聚焦四强化一推动”为抓手,坚持强本领提能力、树导向激活力、优服务转作风、促发展提质效,不断推动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取得实效。全市一季度项目观摩开复工率排名第一;1—4月份,市域外项目使用资金和省际项目资金完成进度分别排名全市第一、第二;年初确定的10项民生实事进展顺利,47个“城市更新提气”发展工程项目完成16个……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点燃了王益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全区上下正以能力之变、作风之变、行动之变的新面貌新气象,风劲扬帆,再启新程。
以能力之变促进担当作为
7月11日下午3时,室外烈日炎炎,王益区政府三楼礼堂内的学习氛围也很“热”,学员们时而沉浸式听讲做笔记,时而与老师踊跃互动。
“本期的培训主题是‘加强建设项目管理,提高政府投资绩效’,课堂上全是满满的‘干货’,使我对项目从立项批复到运营维护管理全周期审计有了更深的认识。”王益区审计局干部赵龙飞说。
治己者,必先治心。精准式、滴灌式培训进一步解放提升了干部的思想认识。
从今年3月份起,王益区每月邀请高等院校专家教授、市级以上行业部门领导干部,围绕“四个经济”、新质生产力、招商引资等课题,举办一期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大讲堂。同时,还指导各行业部门分领域举办专题培训16期1100余人次,全方位为干部充电赋能。
王益区发改局固定资产投资科的干部张辉告诉记者,今年,他先后参加了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培训,不仅对各项政策有了更深的理解,还学会了如何将它们应用到项目策划包装中,精准把握项目谋划投资方向和申报要求。
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除了“请进来”夯实思想理论之基,王益区还积极让干部“走出去”,增见识、长才干。
今年以来,该区组织招商小分队赴上海、无锡、昆山等地,考察学习产业布局、项目运营等方面先进经验做法。
王益区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副主任王晔娟告诉记者:“今年,我先后参加了4次外出招商考察活动,更加了解了企业和项目发展的最新需求,对以后精准高效做好招商服务,进一步提升前瞻性招商引资能力大有帮助。”
软肩膀挑不起硬担子。要把干部放在急难险重任务一线磨炼摔打,练就担当的宽肩膀和成事的真本领。
王益区深入实施干部能力提升“五项计划”,今年以来开展部门单位与镇(街道)、党群部门与政府部门“双向”交流52人,选派41名干部到江苏盐城、市级部门、镇(街道)历练,抽调28名干部参与全区重点工作。
王家河街道办副主任张咪今年3月份被选派到盐城市亭湖区发改委挂职锻炼,从基层街道办“跨界”经济部门,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和历练。
张咪说:“挂职是一次观念上的‘快充’。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新理念、新方法,例如盐城市自然资源局亭湖分局‘四个到位’化解安置房办证难,让群众住上‘安心房’的经验,咱王益区就可以借鉴使用。”
不仅要打造实践“赛马场”,把敢作善为的干部历练出来,还要用好考核“指挥棒”、树起选拔“风向标”,把敢作善为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王益区创新建立问效排名机制,印发实施了《王益区“三个年”活动和九方面重点工作综合督查排名实施细则(试行)》,对深化“三个年”活动及学习贯彻、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乡村振兴等九项重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日常督查和季度排名,并将排名结果与年度目标责任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相结合,部门全年两次排名末位即被取消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评优资格,从而激发起全区干部比学赶超的劲头,让“干了就算”变为“干就干好”“干就干优”。
以作风之变破解急难愁盼
能力和作风,如鸟之两翼,缺一不可。
转作风,就是要到群众中去,把每件事办出公心让群众放心,办出正气让群众服气,办出真情让群众动情。
今年以来,王益区委、区政府领导带头认真执行“四定”统筹落实“四下基层”机制,着力推动一批急难愁盼的问题得以解决、事关发展的瓶颈得以突破。
走进川口社区,一面写有“为民办实事的好干部”的锦旗让记者好奇:“什么样的干部是人民心目中的好干部?”
2021年秋,辖区居民张现化房屋门前因被栽设电线杆,雨水常年渗透,造成其及周边两户房屋倒塌。事情发生后,张现化等人先后多次向街道办、社区反映问题,到市、区信访部门走访,但都没有达成理想处理结果。
“房子一塌,我爸一下子没地方住了。他70多岁了,还有心脏病,我在打零工,没钱给他买房子。”当时的难,张现化记忆犹新。
区委书记王蒙作为此项信访积案的区级包案领导,多次深入居民房屋倒塌现场,实地查看情况,倾听群众心声,并亲自到供电、电信部门沟通协商,还安排第三方质量检测中心对房屋倒塌原因进行鉴定。前前后后一共组织涉事双方座谈51次,最终才厘清了责任、明确了赔偿,圆满化解了积案。
“王书记为咱这个事操了很多心,做了大量工作,解开了我们心里的疙瘩。”张现化说,拿到赔偿款后,他给父亲在川口买了一套二手房,现在老人进出小区都哼着小曲,再也不唉声叹气了。
离开川口社区,记者驾车北上,来到铜川市目前唯一一家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王益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朝日精密弹簧等60余家高端装备制造和新型绿色建材产业在这里聚集,形成了铜川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前不久,该开发区荣膺2023年度全省招商引资先进开发区。
在辽峰精密科技模具产业园,记者看到这个去年12月洽谈招引、今年3月就落地生产的新项目“拔节”生长——园区设施齐全、生产线全速运转、工人状态满格……
“随着产能提升,我们急需使用天然气,可是园区没有铺设天然气管道。”上个月,辽峰集团运营总监王敬为此急得团团转。
作为该项目包抓领导,区长郝俊吉多次深入园区调研,倾听企业发展所需。了解到这一急难愁盼后,他迅速召集相关部门加快协调落实,并在天然气管道铺设过程中,多次前来督导检查。在全力推进下,仅仅用了一个月时间,该园区就完成了天然气安装。
初来乍到,辽峰还面临着用工、融资、市场对接等很多棘手问题,郝俊吉也迅速安排相关部门跟进解决,加快项目达产达效。
“我们也考虑过别的地方,为什么最后选择王益,因为这里的政府办事很靠谱,领导常说‘企业把身家性命都放到咱这里了,咱就要对人家负责到底’。来了半年多,他们确实是这样做的。大到解决项目建设困难,小到给我这个南方人找投口味的厨师,就像家人一样细心。”王敬动情地说。
转作风优服务,从干部做起、向基层延伸,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
“书记,今咋这高兴?”
“荔枝苑A区老式水表改造的事终于解决了!”王家河街道柿树沟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贺占宁一脸激动。
去年夏天,由于荔枝苑A区老3栋和老7栋水表表盘模糊,看不清具体每户用了多少水,所以就让住户均摊水费。有的居民觉得不公平,不愿交水费,一度导致停水,这成了社区的揪心事。
王家河街道党委书记周旭和副书记颜恒到社区“报到”时,了解到这一情况,便与社区领导班子一起找物业、水厂协调解决。经过多次协商,今年5月,荔枝苑A区两栋楼的智能水表安装好了,还改造了老旧下水管道,居民叫好声一片。
向下扎深根,向上便成林。
今年截至6月底,王益区27名县处级领导干部下基层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141次,开展调查研究225次,下访接待105次,现场办公121次,化解信访积案6件;55个区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商定共驻共建事项182条,为群众办实事160余件。
以行动之变提升发展效能
干部作风能力提升抓实了就是生产力,抓好了就是竞争力。
今年以来,王益区坚持把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融入全区中心工作,以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园区发展、乡村振兴、生态强基、民生品质等九方面重点工作实绩检验活动成效。
落户王益经开区这几年,陕西火凤凰艺术陶瓷有限责任公司逐步成长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今年,区工信局、区对外经济合作中心组织我们去江西、河南考察学习,参加全球规模最大礼品贸易展会——香港礼品及赠品展、深圳文博会,这一下子把我们托举到了国际市场;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和区工信局、区文旅局等部门帮助我们争取省市各类奖补资金近百万元……”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宋增耀说,这些“真金白银”的支持,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就是企业腾飞的“翅膀”。
过硬的干部作风厚植营商环境土壤。
今年以来,王益区发挥王益经开区主阵地作用,建好标准厂房,做好土地、资金、环评等服务,让企业安心进驻;建立“项目管家”服务机制,对17个区级产业链重点项目提供一对一“管家”全链条和“1+1+N”服务;搭建常态化政银企沟通对接平台,积极为小微企业纾难解困;实现179件事项“一件事一次办”、开办企业“三日即办结”……
政府服务效能大提升吸引更多投资进来、项目落住、企业留下。
“今年,王益区先后组队赴上海、无锡、济宁、盐城等地开展招商活动13批次,对接汽车装备配套、光电子、新能源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80余家,先后签订清洁能源专用车环保集装箱建设、黄堡镇农光互补建设等27个重点产业链项目。上半年,121个区级重点项目开复工85个。”区发改局副局长李哲说。
驰而不息抓作风、提能力,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7月11日傍晚,川口新建的桥下口袋公园里,老人在休闲椅上乘凉聊天,小孩在父母的陪伴下尽情撒欢儿,年轻人用运动的汗水洗去一天的疲惫……
“原来这里是一块荒草地。我们考虑周边小区多,便深入调研多方面听取居民意见,就在这儿建了口袋公园。你看打篮球、乒乓球的,唱歌跳舞的,群众玩得多高兴。”王益区住建局副局长吕江恒欣慰地说。
群众的话念念不忘,群众的事必有回响。
今年,王益区聚焦老城区基础设施短板弱项,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统筹推进口袋公园、城市排水防涝、全民健身、智慧教育、医疗养老等10项民生实事及47个“城市更新提气”发展工程项目,让城市“面子”颜值高、“里子”更通畅、群众更满意。
发展无止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以结果为王,谁把经济发展搞上去了、把老百姓问题解决了,谁就有实绩受表彰,否则就要排名垫底被问责,我们用精准考核的‘指挥棒’倒逼‘躺平’的干部和部门必须奋起直追,推动全区形成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王益区委组织部部长胡锐表示,下一步,将更加深入推进“四个坚持”,探索“差异化”考核办法,强化考核“指挥棒”作用,突出关心关爱干部、激励鼓励干部担当作为,让他们在大抓发展、大抓服务、大抓效能中争先创优勇夺佳绩,奋力谱写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的王益新篇章。(记者:刘冰剑 、程红兰)
网络编辑:陈柱源
信息审核:张兴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