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障作为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制度安排,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建立全民医保制度的目的,就是要解除全体人民的疾病医疗后顾之忧”。今年以来,市医保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强监管、优服务、保安全、惠民生,持续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和“三个年”活动,以医保高质量发展新成效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铜川实践。
聚焦人民健康福祉,围绕健全人民群众待遇保障机制抓落实。今年以来,市医保局围绕建立健全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医疗保障体系目标,不断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责任共担”的工作机制,压紧压实参保动员主体责任,扎实落实全民参保计划,确保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特殊人群参保率达到100%。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参保分类资助、大病保险倾斜、医疗救助政策,做实三重保障兜底,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稳步提高生育医疗保障水平,将灵活就业人员和城乡居民产检、生育医疗费用纳入保障范围。严格落实医保待遇清单制度,巩固提升待遇保障水平,优化完善门诊慢特病政策,加强城乡居民“两病”门诊用药保障,做实职工医保门诊共济,有效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聚焦风险防范化解,围绕切实维护医保基金安全抓落实。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医保基金安全问题。市医保局将基金监管作为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来抓,保障基金安全规范运行。一是强化行政监管。优化完善全市医保基金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和社会义务监督员制度,出台我市定点医药机构医保基金监管信用评价办法,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行政执法程序,不断加强基金监管专职队伍能力建设。二是规范基金管理。加强医保基金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严格执行医保基金使用年度报告制度,加强基金预算执行和风险预警,及时结算两定机构合规医疗费用。严格异地就医费用审核监管,落实就医地监管责任,严控异地就医费用不合理增长,切实防范化解基金运行风险。三是巩固高压态势。积极配合中、省开展飞行检查工作,对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开展数据筛查和现场核查,对医药机构重症医学、血液透析等重点领域和重点药品耗材及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行为、医疗救助政策落实不到位、不精准等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进行专项整治,重拳打击欺诈骗保,切实维护基金安全。
聚焦三医协同联动,围绕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继续加大医保改革力度。市医保局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在解决问题中推动医保事业不断前进。一是进一步优化完善多元付费改革。持续深化DRG支付方式改革,稳步推进付费改革向基层医疗机构延伸,推动改革提质扩面。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积极实施中医优势病种付费改革,不断丰富日间手术和按床日、按疗效价值、按中医特色的等付费改革,推动多元复合支付方式改革。二是进一步深化药品耗材集采改革。常态化制度化推动药耗集采提质扩围,年底前实现国家集采药品数量突破600种、医用耗材突破20类,年均节约药品耗材采购资金达到1亿元。创新开展三明采购联盟集采药品耗材改革,力争年底前实现药品耗材突破100种、参与联采医疗机构达到全市公立医疗机构90%以上、年降低药耗采购费用超过1000万元的目标。三是大力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健全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监测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严格落实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结果。不断优化目录内药品“双通道”管理,简化特药用药审批流程,逐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支持“秦药”创新发展,做好医疗机构治疗性院内制剂的准入评审和支付标准制定工作。
聚焦一体高效协同,围绕医保政务服务提质增效抓落实。全面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和医保服务十六项便民措施,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增便利,推动“出生一件事”“退休一件事”“购药一件事”集成联办和医疗救助免审即享、生育津贴限时办结等10项“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落地落实。加强医保经办窗口标准化建设,推进高频事项“全市通办”,确保实现全市医保经办服务事项“一张清单管到底”,不断创新延伸基层经办服务触角,提升基层经办服务能力。深入推进“三电子两支付”和“两结合三赋能”建设应用,不断加大医保移动支付和电子处方流转,力争三级医疗机构医保移动支付使用率达到10%,确保实现服务事项线上可办率达到80%以上。
医保民生事,枝叶总关情。全市医保系统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践行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的行动指南,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加压奋进破难题,勠力同心迎挑战,真正把精力放到想干事上,把责任体现到敢干事上,把能力展现到会干事上,把目标落实到干成事上,努力把抓落实的新成效转化为服务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