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铜川要闻

我市创新巡防模式筑牢安全屏障

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4-04-01 08:35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今年以来,市公安局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省公安厅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要求,坚持“守点巡线、点面结合、立体布防、整体联动”工作思路,积极践行“主动警务,预防警务”理念,创新巡逻防控勤务模式,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提高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努力建设更高水平“平安铜川”。全市主城区街面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4.35%。全市社会治安满意率99.03%、平安建设满意度99.26%。
  网格布警、精准巡防,织密风险防控一张网。一是显性用警,布好网格巡防“一盘棋”。综合考虑五大相关要素,将全市主城区划分为南市区、北市区、宜君城区3大巡区,在巡区内划分24个处警半径不超过500米的巡逻网格,每个网格内设立1个常驻巡逻点和若干高峰巡组,所有巡逻车组配备车载350兆通讯系统、执法记录仪,一旦发生警情,网格内就近处警,相邻网格快速增援、联勤联动、高效处置。二是突出重点,建立动态防控“叠加层”。坚持警力跟着警情走、警车围着人流转、勤务随着季节变,聚焦警情特点、时段特征和区域特色,在全市110余个夜市摊点、公园广场周边部署35个巡组,持续开展见警察、见警灯、见警车“三见警”行动,做到“人未散场、店未关门”不收兵,为提升城市“烟火气”做好安全“守夜人”。三是精耕细作,划好巡逻防控“责任田”。明晰巡特警、交警、派出所民警职责任务,建立巡区、网格、巡点三级巡防责任链,逐巡区明确责任领导,逐网格明确责任单位,逐点位明确巡逻时间、巡逻线路、巡逻区域和巡逻警力,督察部门采取“四不两直”开展检查督导,网格化巡防责任落实落地。
  圈层查控、重点布防,筑牢隐患过滤三道圈。一是构筑市域边界风险防控圈。结合工作实际,在市域2条国道、7条省道及环市道路出入口,建设智能卡口,实时报警可疑车辆。二是构筑县域边界治安查控圈。在环区县道路出入口布设智能卡口,升级改造6个公安检查站和2个治安查控点,高等级勤务期间落实“逢车必查、逢人必检、逢疑必核”要求,将不安全因素控制在外围、消除在萌芽。三是构筑相关部位快速反应处置圈。立足应急处突实际需要,在城市广场等部位划设6个半径小于300米的“1分钟”核心处置圈,每个处置圈设立5人快反小组,配备应急处置装备,全天候屯警备勤,每周开展最小作战单元现场处置演练,做到突发情况第一时间响应处置。 
  优化机制,全面发力,提升巡逻防控五质效。一是建立警种增援机制,提升违法犯罪打击力。建立健全警种部门支援巡防工作机制,市区两级公安机关抽调280名机关警力,梯次下沉街面9个巡防网格16个巡位开展车巡、步巡,最大限度把警力摆上街面,构建了“市县统筹、属地主责、警种支援、联勤巡防”的联动工作格局。二是巩固零点巡逻机制,提升现发案件防范力。组建6支24人零点巡逻队,每日23时至次日7时,以夜市、开放式小区、公共停车场、背街小巷等为重点,实行“亮灯巡逻+面上盯防+重点蹲守”,进一步挤压违法犯罪空间。三是健全视频巡逻机制,提升动态隐患发现力。深化“雪亮工程”实战应用,成立市局、分县局、派出所三级视频巡逻队伍,开展滚动巡查,突出预警预防,防范风险隐患,累计发现整治安全隐患124处。四是筑牢边界查控机制,提升突发事件处置力。优化勤务模式,紧盯夜间及环市重点道路出入口等重点时段、路段,增设7个治安卡点,筑牢环铜“护城河”。共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69人、网上逃犯2人。五是用好警情研判机制,提升护航发展服务力。坚持“警力跟着警情走”,每周研判案件发案特点规律,提出巡防建议,动态调整勤务,做到精确打击、精准防范。针对巡逻空档,推行周末勤务、假日勤务、节点勤务、夜间勤务,最大限度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全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无盲区的巡防体系,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通讯员:丁仁钊)


网络编辑:陈柱源
信息审核:张兴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