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深化‘三个年’活动”系列新闻发布会发布辞(四)

链群同构 打造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样板

来源:市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3-09-12 11:35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发布辞(铜川市特色现代农业发展)
铜川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刘随华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非常欢迎新闻界朋友参加这次“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深化‘三个年’活动”系列新闻发布会。首先,对大家长期以来给予铜川农业关注、支持和宣传,表示诚挚的谢意!下面,我就铜川市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情况向大家作以介绍。
  近年来,全市上下以特色现代农业“1359”发展计划为抓手,通过建园区、扩规模、树品牌、强链条、抓集群、拓市场,不断夯实农民增收基础,全力推动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今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299元左右,同比增长7.4%,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9个百分点,与全省同步。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7.6亿元以上,同比增长3.8%,增速排名全省第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
  一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以《铜川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为引领,对标特色现代农业“1359”发展计划,重点围绕做大做强旱地小麦“铜麦”系列、苹果、樱桃3大优势产业,做精做优生猪、果蔬苗木、中药材3大特色产业,通过3至5年时间,优势特色产业引领作用更加明显,集群效应更加凸显,区域公用品牌特色更加突出,产业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升。
  二是旱地粮食特色鲜明。全市粮食面积常年保持在100万亩以上,“宜君玉米”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和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以亩产1070公斤创渭北旱地春玉米新纪录。选育的旱地小麦品种“铜麦6号”在全国累计推广1000多万亩,以亩产766.42公斤创全国旱地小麦亩产最高记录。为陕西渭北旱塬乃至整个黄淮冬麦区品种更新换代和小麦生产水平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推行“一镇一站点”,已创建7个县级农事服务中心和30个“全机械化+综合农事”镇级服务站,实现区县、涉农镇办全覆盖。
  三是特色现代畜牧业发展迅猛。坚持一体化设计、多元化投资、全域化布局、集群化发展,聚力打造生猪“育、繁、养、宰、销、加”全产业链条,着力构建生产高效、资源节约、布局合理、产销协调的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产业链上游引进了英联饲料、大唐种业等头部企业,实现了源头把控、高标准生产;产业中游引进了大北农、新希望等国内龙头企业,带动生猪养殖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产业链下游将本地养殖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育肥主力军,将农户紧密镶嵌到产业链中,实现了利益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产业发展格局。同时加大延链补链、强链力度,引进了上海题桥等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企业、康旺等中兽药加工企业和大耀农等兽医社会化服务企业,实现了生猪全产业链绿色循环发展。全市新建设施渔业基地5个,新建陆基高位圆池48个,容积0.62万立方米,新建水产养殖大棚36座,面积1.35万平方米,实现渔业亩均产值倍增。
  四是中药产业发展潜力大。按照“上规模、突道地、重加工、提效益”思路,全市建成道地药材生产基地30万亩,建设产地初加工基地15个、中药材深加工基地21个,引进2家中兽药加工企业,基本建成秦耀源中药材农业综合产业基地建设和中兽药科技产业园。“宜君党参”“耀州黄芩”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称号。耀州区中药材产业链被认定为首批省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中药材产业链不断延链壮链。
  五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每年开展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和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调查研判,建立重点企业帮扶联系机制,实行一对一包抓制度,切实协调解决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困难。目前全市中、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44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3家、市级29家。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2022年固定资产、销售额、利润分别达到6.77亿元、12.11亿元、798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6%、36%、8.7%。成功创建国家级农民合作社7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8个、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8个。推进集体经济“消薄培强”行动,实现了359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村有收入,据镇域经济监测,2022年全市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下的村22个,较上年减少28个,10-100万的村242个,较上年增加12个,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村95个,较上年增加16个。我市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县全覆盖,宜君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被认定为第三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王益区、新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正在加快建设进度,预计年底完成所有建设任务;耀州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获批创建。同时在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撬动下,宜君县入选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印台区入选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共建先行县创建,秦创原铜川农业科技创新融合示范园启动建设。
  下一步,我市将锚定建设农业强省目标,持续以特色现代农业“1359”发展计划为抓手,重点推进实施“九大工程”,加快产业链建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实现“接二连三”融合发展,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为全市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一是打造三大优势产业集群。坚持“五良”配套、“五优”联动,强化“五个能力”建设,推广深松整地技术,提升土壤肥力,强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十四五”期间新建高标准农田15万亩以上,“铜麦6号”在我市推广面积达到15万亩以上。坚持全产业链集群式开发,突出改品种、改密度、改土壤“三改”技术,新建成高质高效水果基地2万亩,持续促进品种结构优化,秦脆、瑞雪等新优品种覆盖率达到20%,全市水果产量达到65万吨以上。坚持以樱桃示范园建设、樱桃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提升设施装备为重点,实现樱桃产业基地转型升级。争取年内完成新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任务。
  二是构建三大特色产业集群。坚持全产业链发展,以工业化促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培育集抗病性强、长势快、肉质好等特质为一体,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中黑猪”品种,建设以“关中黑猪”为主的核心育种群,年出栏2.4万头本土优良品种。优选综合性状良好、市场前景广阔的新优品种、砧木,建设苹果、大樱桃等优质品种母本园、采穗圃,建设规模化优质脱毒种苗繁育基地,全年生产优质果树苗木800万株以上。按照“建基地、优品种、强龙头、深加工”的工作思路,以调品种、优结构、主攻优势道地高效中药材为重点,大力发展生态种植、粮药套种、林下种植,稳定黄芩等大宗药材面积,积极发展苍术、黄精等高效药材,全市中药材面积稳定在30万亩。
  三是推广“五新”发展模式。重点以新品种培引、新技术应用、新装备配置、新模式推广、新农人培养,全面推动全市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大力推广“铜麦六号”等种子新品种,加快旱作种业创新产业园项目建设,围绕旱地小麦“铜麦系列”育种,打造育繁推一体化创新平台,培育一个“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上市企业。突出“生物质绿色循环高效利用技术”等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重点打造地理标志区域公用品牌,全面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推动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控制技术与装备在优势特色产品示范基地的集成应用,建设“数字田园”“数字果园”“智慧牧场”应用示范点,实现园区管理、展示、销售为一体的现代智慧园区升级版。加快“一村一企业、一镇一站点、一业一协会”建设,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构建产业融合体系、绿色生态发展体系、智慧农业管理体系,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铜川模式”。充分发挥特色现代农业专家服务团作用,加快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确保到2025年底,全市各区县高素质农民达到“组组有”。
  各位媒体朋友们,铜川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大家的大力支持和辛苦付出。在此,感谢各位百忙之中参加此次新闻发布会,期望大家今后能够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关注铜川农业发展。谢谢大家!


发布辞(“十四五”以来铜川果业发展)
铜川市果业发展中心副主任 付新刚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铜川果业向长期以来关注、支持、宣传铜川果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下面,我就“十四五”以来铜川果业发展情况向大家作以介绍。
  一、明确发展思路,坚定发展目标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铜川果业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按照“全产业、优结构、集群化、高质量”的总体思路,聚焦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紧扣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苹果首位产业,积极发展大樱桃优势产业,鼓励发展桃等区域特色产业,推进果业全产业链发展,实现“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到2025年,全市果园面积稳定在60万亩左右、水果产量达到70万吨;其中苹果单产水平、优果率分别提升6%,苹果亩均产值提高20%,苹果全产业链产值达到50亿元,产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市果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打造全省果业“三新”(新砧木、新品种、新模式)先行引领区和示范样板区。
  二、夯实任务举措,发展成效显著
  去年,我们经过学习借鉴、实地考察调研、专题研究讨论、反复修改完善,结合铜川果业发展实际,制定形成了《加快现代果业高质量发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2022-2025年)》,8月3日,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正式印发实施。各区县相继出台了支持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因地制宜提出了具体奖补办法,全市果业发展持续向好。
  (一)产业基地初具规模。加快苹果、大樱桃等特色水果基地建设。截至2022年底,全市水果种植面积发展到60.12万亩,产量达69.6万吨,其中苹果56.6万亩、产量66.9万吨;全市蔬菜播种面积4.39万亩,产量8.21万吨。全市优质果树种苗基地达到1350亩,年出圃优质果树苗木700万株以上。创建认定了宜君县尧生镇等6个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乡镇,宜君县方晨苹果种植合作社等42个水果示范园。
  (二)优势产区基本形成。印台区进入全国现代苹果产业30强县行列,耀州区成为全省苹果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县,宜君县建成全省首家苹果供港基地,新区樱桃、王益鲜桃成为全省一村一品特色水果高效示范亮点。铜川大樱桃、铜川苹果两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先后获得省级认定。全市以苹果为主的农业首位产业、以大樱桃为主的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布局已初步形成。
  (三)科技体系逐步增强。设立了西北五省区唯一的樱桃类国家级试验站(国家“十四五”桃产业技术体系樱桃铜川综合试验站),建成了全省首个综合类果树试验示范基地(西农铜川果树试验示范站),成立市级苹果、樱桃等4大技术体系。引进苹果、樱桃等种质资源162个,开展各类试验研究7项,示范推广实用技术15项,制定省市地方标准6项,科技创新与示范引领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四)产业体系日益壮大。培育形成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1家,发展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0个,创办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5个;建成果品贮藏保鲜库97个、贮藏能力突破17万吨;引进果品分选线12条,其中4.0智能分选线7条。陕果铜川集团申请取得苹果期货指定交割厂库和车(船)板交割业务资格,填补了我市没有苹果期货交割厂库的空白。
  (五)品牌建设不断加强。大力实施品牌营销战略,支持引导企业推广使用“铜川苹果”“铜川大樱桃”地标品牌,充分利用各类展会活动资源,组团推介果品,扩大品牌宣传。2015年,两大品牌先后被认定为“陕西省著名商标”;2017年,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区域公用品牌”;2019年,双双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20年,“铜川苹果”荣获中国苹果产业“榜样区域品牌”;2021年3月,“铜川苹果”地理标志产品正式纳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互认清单;年度品牌价值分别达24.8亿元、2.26亿元,连续5年荣登“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2022年,铜川青提葡萄实现首次“飞天”,成为航天员太空出差“天选果品”。2023年,铜川大樱桃作为中国—中亚峰会指定用果。
  (六)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22年底,全市水果产值达30.34亿元,占农业产值59.4%,其中苹果产值24.12亿元,占农业产值51.5%。果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果”“生态果”,为全市乡村产业振兴、农民增收致富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突出工作重点,奋力谱写新篇
  全市果业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省市关于现代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一是抓好优质种苗繁育。以果树苗繁企业为引领,大力推广以青砧系列为代表的苹果种子实生根和强根系矮化半矮化自根砧,扩大果树良种扩繁基地规模,年产优质果树苗木达800万株以上,力争将我市打造成陕西乃至西北地区以青砧为主的优质种苗繁育基地。二是抓好品种结构调优。结合水果新建园和低质低效园更新改造,加快推广应用以瑞雪、秦脆、瑞香红等为主的苹果和美早等新优品种樱桃,合理搭配早中晚熟品种比例,持续促进品种结构优化。三是抓好生态高效基地建设。积极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苹果大力推广以新砧木、新品种、新模式为重点的“三新”建园模式和以改品种、改密度、改土壤为重点的“三改”提升模式,大樱桃以新区为主大力发展设施生产,分区域分批次培育建设特色突出、带动效果显著的示范园、示范镇。力争到2025年全市生态高效示范园达到100个。四是抓好生产能力提升。以集中连片规模化果园为重点,加快果区集雨窖、蓄水池等水源工程和节水设施建设,推广水肥一体化等旱作节水技术,推行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配备果区气象监测设备和果园防雹、防冻等设施,提高灾害防御和综合生产能力。五是抓好产后处理推进。合理规划建设果品产地交易市场,重点抓好果品采后预冷保鲜、分选加工、电商销售和冷链物流等环节配套设施建设,提升产地供应链水平。六是抓好市场主体培育。持续加大果业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力度,开展果业生产全托管、半托管和单环节等专业化、市场化服务。七是抓好果品品牌打造。围绕“铜川苹果”“铜川大樱桃”两大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与发展,实施全省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项目,制订地理标志产品省级地方标准;编制形成区域公用品牌战略规划;持续开展铜川特色水果产销对接等活动,支持企业(合作社)申请使用“铜川苹果”“铜川大樱桃”地理标志。八是抓好金融助果服务。加强与信合、邮储等金融机构对接,适时组织召开银企对接会议,及时为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相关融资贷款服务;积极推广苹果“保险+期货”价格险项目,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不断增强果农应对市场风险能力。
  路虽远,行则将至。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下,铜川果业同仁开拓进取、奋发有为,一定会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谢谢大家!


网络编辑:屈立荣
信息审核:王宇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