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以现代中医药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链工作机制的通知》,并通过不定期召开现代中医药产业链推进会及座谈会,协调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医药事业产业呈现稳步发展态势,现代中医药产业链硕果累累。
中药材种植实现规范化品牌化。全力推进优质种苗繁育基地和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做优做强道地药材产业,围绕“铜五味”(黄芩、党参、丹参、连翘、艾草)品牌,各区县重点打造1—3种优势道地药材产业链,建成了华润三九、天津红日、天士力药业铜川药源基地,开展了道地药材黄芩、丹参全周期溯源体系建设。启丰农业科技公司中药材初加工基地获评陕西省中药材乡村振兴示范基地。梅香苑农业开发公司菊花种植基地、和丰种植合作社金银花种植基地申报省级中药材“定制药园”。平信种植合作社黄芩种植基地、瑞兴博药公司黄芩种植基地申报陕西省道地药材生态种植示范基地,目前项目正在评审中。通过不断推进优质种苗繁育和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建设,我市中药材产业呈现了规范化、品牌化发展的良好势头。
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加快。截至目前,新建和续建中医药项目13个,其中穗康植萃中药提取、国科中标检测实验室、飘安医疗器械生产基地项目已建成投产;医康创谷科技园、康旺生物科技生物制品加工、精英生物科技生物制品加工、药王故里艾业深加工、中药饮片鲜切加工、朱老二丰荣医院等6个项目已完工;秦诺宁康制药项目厂房及办公楼主体建设已完成,正在进行厂房道路铺设、管道搭建及内部装修;铜川大健康产业园项目生产厂房及研发服务楼深基坑开挖及支护施工完成,正在进行工程桩施工;去年以来累计策划项目36个,涉及金额72.84亿元。其中林药基地项目已与陕西耀长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达成初步意向,从杜仲种植、连翘抚育和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合作。
中医药加工企业提质增效。全市现有中药工业企业34家。方舟制药、兴盛德、颐生堂等5家规上中医药企业全年产值达12.63亿元。天一秦昆制药总部搬迁铜川事宜正在有序推进,预计2023年底完成搬迁。方舟新厂已重启施工,正在进行实验室及净化车间的设备安装。
中医药科研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建成宜君现代中医药产业园中药材生产及质量控制研发实验中心、国科中标检测实验室。宜君黄精种植基地被评为省级药用植物科技示范基地,同时开展市级药用植物科技示范基地申报工作,并召开专家评审会。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的中西医结合甲状腺病诊疗科研团队荣获中医药“双链融合”中青年科研创新团队称号,申报清肝散结消瘿方干预桥本甲状腺炎的随机、对照、双盲、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及机制探索项目等6个省级科研项目,“清肝利瘿颗粒”的创新研发及疗效机制探索项目获得秦创原中医药创新研发转化立项支持。
中医药流通能力不断增强。全市流通企业9家,其中国药控股铜川有限公司作为我市唯一一家线上医药流通企业,全年销售额达1亿元。天一合创健康科技公司大健康产品销往荷兰、泰国等国家,实现了我市医药企业对外贸易零的突破。本草堂公司中药材购销业务扩展到甘肃、宁夏等地。
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阵地不断加强。持续加强全国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教育基地药王山内涵建设,去年全年吸引一万余人来铜开展中医药研学游活动。4所中小学建成中医药科普教室,印制中医药科普资料,组建中医药文化社团,并开展系列进校园活动。市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作用凸显,推出养生茶、艾系列食品、保健品等新产品;在天一秦昆制药、百年寿药业、兴盛德药业建成中医药文化知识角,实现了中医药文化科普阵地向企业延伸。投资10万元在孙思邈针灸医院建成了具有传统中医药特色的科普文化墙,将作为我市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亮点。同时以创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为抓手,在建成29家市级中医药健康文化旅游示范基地示范项目的基础上,新建中医药健康文化旅游示范基地、示范项目6家。玉华宫景区建成了中草药观赏园,陈炉古镇景区将中医药资源融入陶瓷文化,推出了具有中医药健康元素的特色陶瓷文创产品,我市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中医药科普及“四进”活动有声有色。组织中医药科普巡讲专家、中医药企业代表深入金谟小学,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150余名师生识中药,体验中医药的独特魅力。组织中医药专家在新区冯兰村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中医中药乡村行活动,现场为300余名群众提供中医诊疗及健康咨询,发放宣传品200余个、健康宣传资料1000余份,活动深受群众好评。开展了《中医药法》进机关活动,在铜川政务大楼大厅电子屏连续一个月播放《中医药法》内容及宣传图片,让广大机关干部近距离感受中医药文化。各区县、各中医医疗机构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法》宣传和中医药文化科普活动。去年一年累计开展各类中医药义诊及宣传活动16场次,印发各种宣传资料15000余份,受益群众10000余人。(记者: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