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铜川要闻

铜川:生态文明画卷正徐徐展开

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2-05-07 08:36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暮春时节的铜川,绿意盎然,处处风景旖旎。从溪山胜境到康养山城,从秦人村落到金锁石林,大美风光令人目不暇接,一幅秀美的生态文明画卷正徐徐展开。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色背后,凝聚着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和干劲。
  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环保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强化环境执法监管,为打造“一示范四高地”,努力建设现代产业新城、幸福美丽铜川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
  用法治守护如画山水。我市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谋划,以法律的武器治理污染,用法治的力量保护环境,成立了铜川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统筹协调、决策推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2015年以来,市政府召开会议研究生态环保工作150余次,市级领导现场调研协调推进生态环保工作近百次,批示100余次,出台了我市《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实施方案》《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若干措施》《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等文件,建立了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联席会议制度,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制度建设使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扛得更实。我省首部市级《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河道管理条例》和《烟花爆竹燃放管理条例》等一批地方法规的出台,为依法行政、打击环境违法提供了法治保障。
  综合施策,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我市统筹协调,综合施策,精准治理,凝心聚力,奏响齐抓共管“大合唱”。加快美丽铜川建设,青惠公路、合铜高速建成通车,铜川至西安、宝鸡“复兴号”动车组顺利开行,西延高铁加快建设。改造提升城市道路28.6公里,改造老旧小区273个,增加公共停车位2.5万个,建成省级标准化示范社区25个。新改扩建公路1672公里,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97%。“气化铜川”实现市区及重点乡镇全覆盖,新增天然气用户5万户,集中供热面积1112.5万平方米。城市运动公园、人民公园、植物园提标改造,书画公园、工人文化宫、全民健身馆、剧院、体育馆、博物馆建成开放,大耀城、荣盛广场、文化宫商业街等综合商圈基本成型。照金滑雪场、宜君花溪谷等建成开放,全市4A级景区增至7家,荣获中国最具特色魅力旅游城市。照金红色旅游获评“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线路”。全国文明城市首创首成,国家卫生城市复审两战两捷,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借督察东风,深入开展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以来,我市借着督察东风,给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一次攻坚克难的“把脉问诊”。一次次重拳出击、一项项务实举措、一个个创新办法,生态环境整改的雷霆攻势一波接着一波,生态文明的建设热潮一浪盖过一浪,我市环保系统用赤诚的为民情怀和坚定的责任担当向全市人民提交了一份满意的生态环境保护答卷:空气质量持续向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从2016年的210天增加至2021年的287天,PM10、PM2.5、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浓度全部下降,全市空气质量持续向好,“铜川蓝”深入人心。水环境质量全面达标。岔口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优于国考2个类别,水质改善率位列全国339个城市第一,4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市黑臭水体全部消除。土壤环境安全可控。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固危废全部安全处置,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完成12家污染源企业共128个点位的相关信息核实和样品采集,全市无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较2015年削减11%、13%、16.75%、21.07%,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2.85%,累计下降17.13%,超额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回首过往,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发展、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城乡更美丽。展望未来,环境之变带来产业之变,生态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绿色成为发展的亮丽底色,我市正展现出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的绚丽新景象。(记者:惠路)


网络编辑:张兴林
信息审核:张兴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