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铜川要闻

铜川:深化放管服改革 助力高质量发展

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2-03-04 08:38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我市高度重视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以“利企惠民、规范高效”为目标,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一体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加快推进全链条优化审批、全过程公正监管、全周期提升服务,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发展。我市连续两年获得中国(区域)最具投资营商价值城市,取消政府采购投标保证金制度受到了赵一德省长批示表扬;我市企业知识产权专利授权量增幅全省第一, “政采贷”投放规模全省第一,2021年我市4个单位6名个人荣获陕西省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2021年全市新增企业8669户,增幅21.3%,企业类市场主体总量达到28798户,增幅位居全省第一。
  深化改革,以体制机制不断优化助力高质量发展。围绕体制机制等制度性问题,坚持刀刃向内,积极改革,推动服务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一是实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认真执行市委、市政府实施方案,将市级219项(已取消14项、下放区县4项)行政许可事项划转至市行政审批服务局集中办理,并对剩余86项许可事项通过“三集中三到位”全部集中到市政务服务大厅办理, 4个区县改革全部到位。同时,市区县政务服务大厅均开设了企业开办专区、工改专区、综合审批专区和特色服务窗口,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一般不动产登记时间优化至2.5个工作日,电子税务局可办事项较上年超出86项。整合优化水电气外线接入施工许可,水电气暖(含施工审批)由4个环节压减至2个环节。用水包装由40个工作日压减至11个工作日,获得供暖由30个工作日压减至18个工作日。二是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优化为“立项、建设、施工、验收”四个阶段,政府投资、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分别由120个、90个工作日压缩至90个、40个工作日。建成工程项目线上审批平台,推行“一张表单、并联审批”工作模式,率先在全省实现在线投资平台、项目一体化监管平台、气象管理平台等11条专网与工改平台互联互通,受到省工改办通报表扬。2021年累计受理项目541个,同比增长10.41%,办件总量832件,同比增长21.1%,工改审批平台线上办件量大幅提升。三是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印发“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实施方案,对国务院确定的第一批10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分别按照四种方式实施“证照分离”改革,中央层面设定的482项、省级层面明确的6项全部予以承接。四是实施“一业一证”综合许可证改革。制定实施方案,明确改革任务,细化工作程序,在食品经营等6个领域探索推行“一业一证”改革,将一个行业多个审批事项整合为一张综合许可证,实现“拿证即营业”。
  优化流程,以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减费用助力高质量发展。不断优化再造审批流程,实施“四减”措施,积极推进群众办事更加快捷、更加方便。一是减材料。全面梳理审批事项涉及材料,制定《容缺受理工作制度》《告知承诺管理办法》,坚持“四个一律”取消原则,梳理可容缺受理和告知承诺事项清单,即对没有法律法规规定的证明事项一律取消、关联审批事项重复材料一律取消、申请材料中的复印件一律取消、申请人书面承诺等方式解决的证明材料一律取消。除核心要件外,80%以上的材料均可容缺或告知承诺,取消了30%无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事项及关联审批的证明材料,50%的行政许可事项无需重复提供纸质材料,大幅减少申请材料。二是减环节。编制完成《行政审批事项管理操作规范》,从事项管理标准化服务入手,先行先试,完善流程、精简环节,建立了分类审批工作机制,将事项由原来的“受理、初审、审核、审批、决定、发证”六个环节优化为“受理、审核、发证”三个环节,大幅提高当场办结事项比例,不断提升审批服务效能。取消房屋建筑工程方案设计招标备案和建设工程合同备案环节,社会投资的房屋建筑工程无须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招标备案手续。三是减时限。全面推行企业注册全流程网上办,个体户企业设立由3个工作日缩减至1个工作日办结,一般程序注销登记由3个工作日缩减至1个工作日办结,新设立企业、简易注销登记当场办结。四是减费用。按照就近办原则,将健康证委托医院、社区卫生中心办理,减免群众体检费用。2021年以来,累计办理健康证9500件,减免费用60余万元。开展中介服务事项清理,制定了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建成网上中介服务超市,进一步简化中介服务流程,对所有评审评估的申报主体减免费用,2020年以来,累计减免费用200余万元。开通政务专递,免费邮寄企业群众办理证照,累计服务1075次,减免费用1万余元。从2020年第三季度起,集中采购和采购代理机构一律免收投标保证金,采购文件以电子文档形式免费发放供应商。通过线上电子招标,由投标人在系统中下载资格预审文件和招标文件,减少企业购买成本。“四减”措施推行以来,行政审批申请材料减少60%以上,行政审批环节减少了50%以上,时间压缩50%以上,98%以上事项实现零费用办理。
  规范秩序,以公开公正监管措施助力高质量发展。围绕市场规范有序发展,不断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创新监管措施,营造公平公正氛围。一是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常态化。持续拓展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常态化监管覆盖范围,印发实施办法,明确86类343个抽查事项两清单,建立517名执法人员名录库和96人的专项检查人员名录库,实现全市市场监管领域各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领域全覆盖、全流程整合、常态化开展。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开展双随机抽查114次,检查市场主体5434户,占市场主体总数的4.94%。二是不断完善“互联网+监管”平台建设。整合市场监管领域基本数据,依托智慧铜川平台,设置“政务公开、便民服务、市场监管”三大功能板块,实现数据共享。同时,积极与省市场监管局、陕数集团对接,建成了市场主体、安全监管、行政处罚、服务发展四个基本数据库,实现了市场监管业务一个窗口登录、一键式查询、一站式服务。截至2021年12底,梳理全市监管事项清单850项、检查实施清单491项,监管对象10.35万个。三是全面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法定法制审核等制度,严格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审查和执证上岗制度,强化执法人员教育培训,完善行政执法人员信息,规范执法人员行为,推动依法行政工作。建立定期督查工作制度,围绕春节、国庆等重大节日,组织开展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专项执法督查,提升执法水平。四是建立健全审管联动工作机制。出台《加强审管联动提升事中事后监管行动方案》,持续推动审批部门与行业监管部门的衔接互动,全面梳理并公布部门监管事项清单,实行“一张清单”管理制度。全面落实“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双公示制度,审批部门和行业监管部门认真履行“双告知”“双反馈”职责,对审批结果、处罚信息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送达行业监管部门,确保信息全面共享。2021年全市开展专项培训300余人次,推送信息1万余条,反馈率达到98%。
  务实创新,以更快更优便民服务助力高质量发展。围绕“便民利民”,大胆探索创新,推进精准服务,积极实施便民举措,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一是全面推广“一件事一次办”套餐集成服务模式。通过在基层单位、政务服务大厅“一窗受理”,推出“新生儿出生”“我要开餐馆”“健康证免费一次办”等120项主题服务,实现集成并联办理模式。二是开展政务能力提升百日攻坚行动。建成铜川市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实现市级自建平台与政务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提升“一网通办”“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能力,90%以上的政务服务事项通过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一网通办”。截至2021年底,全市政务服务事项9607项,并优化了事项的办事指南和流程配置,完善了市级“四办”清单,全市马上办7190项,就近办1662项,一次办1162项,网上办8571项,提升了政务服务质效。三是积极开展跨区域通办工作。2021年全市跨区域通办事项达206项,其中:关中城市群通办事项29项,与江苏盐城通办事项27项,各区县分别与西安雁塔区、临潼区、周至县及外省城市跨区通办事项达150项。四是实施“个性化”服务模式。设置了“办不成事”兜底窗口,解决群众材料不全、无法到达现场,不能立即办事等问题。2021年全市“办不成事”窗口累计解决各类问题100余件。引导群众注册秦务员App,通过手机办理政务服务事项达2000项以上。实行行政许可远程踏勘。在企业注册、五小门店开办等事项上,借助互联网技术代替传统现场勘查核验,累计进行远程踏勘60余次,节约总体时限达80%以上。建立了“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专区,通过“一事一码”自主申办、专人负责办理,证照免费寄送方式,实现办事不见面,群众对政务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9.97%。(记者:段海洲 通讯员:童媛媛)


网络编辑:张琳
信息审核:薛红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