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铜川要闻

厚德陕西 好人故事

孩子们的“爱心妈妈”

——记“中国好人”何娟妮

来源:转载《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2-03-01 08:52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前不久,第五届陕西省青少年公益项目大赛结果揭晓,我们申报的‘光明之爱’眼健康公益普查项目获得铜奖。能够项目化推进志愿服务,关爱青少年学生,我觉得很有意义。”2月16日,何娟妮说。
  何娟妮是铜川市“N+1”爱心助学协会会长,更是孩子们口中的“爱心妈妈”。近年来,在她的带领下,铜川市“N+1”爱心助学协会1000余名志愿者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持续为困难家庭学生、农村留守儿童、特殊儿童等提供帮助,用爱心呵护孩子们的成长。
  “做公益的想法就在我心里生根发芽了”
  消毒液、矿泉水、棉被……2021年7月,为助力河南抗洪救灾,何娟妮带领铜川市“N+1”爱心助学协会志愿者远赴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为受灾群众送去物资、加油鼓劲。
  这只是何娟妮漫漫公益路上的一个片段。
  “2008年汶川地震后,从没出过远门的我,揣着3万元现金从铜川前往灾区。当时,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临时组建了‘N+1’爱心团队。大家筹集食物、搭建学校、运送物资,都想尽最大努力帮助当地受灾群众。”何娟妮说,汶川地震后的两年时间里,她先后6次奔赴北川、汶川等地看望当地群众。
  回访期间,何娟妮见到了家住四川省德阳市的女孩刘晨(化名)。地震时,刘晨家的房子塌了,父母也不幸离世。何娟妮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当即决定资助其上学。从那以后,每逢节假日,何娟妮不是把刘晨接到铜川,就是带女儿到四川去看望刘晨。渐渐地,刘晨乐观开朗起来。
  “汶川地震后,看到那么多可爱的孩子需要帮助,做公益的想法就在我心里生根发芽了。”回到铜川后,何娟妮创立了铜川“N+1”爱心助学协会,开始了扶弱济困的长跑。
  孩子们的“爱心妈妈”
  “叔叔阿姨,谢谢你们对我的帮助。上大学后,我一定会继续努力学习!”2021年9月14日,收到铜川市“N+1”爱心助学协会送来的助学金,铜川市新区咸丰路街道野狐坡村困难家庭学生郭婷(化名)连声道谢。
  在十余年的爱心帮扶中,何娟妮特别关注困难家庭学生、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2008年以来,何娟妮带领团队开展“一对一”助学、“暖冬爱心包裹”、净水安全计划、“守护光明 保护视力”等系列公益活动,惠及我省学生1万余名。
  为了让更多人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让孩子们享受快乐的童年时光,2012年起,何娟妮积极与爱心企业对接,累计举办了近10期“山里孩子看城市”公益夏令营活动,每期3天至5天,让300余名孩子走出深山,看到了更大的世界。2020年,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公布的“2019年度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暨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名单”中,“山里孩子看城市”公益夏令营项目入选“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爱是相互的。久而久之,“爱心妈妈”成了受资助孩子对何娟妮的爱称。“看到孩子们脸上淳朴的笑容,看到他们越来越自信开朗,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何娟妮欣慰地说。
  一个人带动一群人
  “‘N’代表广大爱心人士、志愿者和所有愿意参与公益事业的朋友;‘+’代表搭起的爱心桥梁;‘1’指1名面临失学的儿童、孤寡老人、身患残疾的人,或者遭遇其他不幸需要帮助的人。‘N+1’即爱心人士、志愿者等与困难群众结成对子,一对一助学、点对点关爱。”何娟妮解释。
  做公益,不仅成为何娟妮的习惯,也慢慢影响着她身边的人。十几年来,在何娟妮的带动下,从家人、朋友到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铜川市“N+1”爱心助学协会这个大家庭,其中不乏医生、律师、教师等。大家都在通过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别人提供帮助。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爱心逐渐汇聚。多年来,何娟妮带领铜川市“N+1”爱心助学协会累计筹集资助金500余万元、资助困难家庭2000余户,使上万名学生受益。何娟妮也获得“中国好人”“陕西省第六届道德模范”“陕西省慈善志愿者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我的内心也变得更加充实和快乐。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拓展志愿服务项目,为需要的人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指导,带动更多人崇德向善、帮助身边的人。”何娟妮说。(记者:刘枫 通讯员:朱敏)


网络编辑:薛红娟
信息审核:王宇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