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铜川要闻

听,一座城的幸福脉动

——铜川脱贫攻坚综述

来源:转载《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1-04-07 14:19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春日铜川,生机勃勃,活力无限。
  在英雄之地照金,传承着红色基因的老区人民奋斗不息。职工在服装加工生产线上穿针引线,在红色文化旅游景区疏导人流;村民们在养殖基地和种植大棚耕耘幸福;在村口,朴实的老奶奶坐在石墩旁,吃着一碗凉粉鱼鱼,与往来的游客打招呼……
  这是铜川普通的一天,更是铜川坚定不移推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迈上乡村振兴之路的生动写照。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铜川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坚持三年的扶贫产品交易会打造成为农企对接、助推脱贫的大平台,用易地扶贫搬迁“暖冬行动”温暖了贫困群众的心,以“八星励志”扶贫扶志的做法激发了贫困群众内生动力……2019年,铜川实现高质量整体脱贫,荣获陕西省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优秀等次。
  春日里,记者走进铜川,探寻一座城实现高质量脱贫的密码,感受奋斗者的幸福。
  产业开花 鼓了钱袋
  3月30日,记者来到铜川市耀州区关庄万只奶山羊养殖扶贫基地,漫山遍野的苍翠中,羊棚整齐排列。尽管关庄镇素有养殖奶山羊的传统,但建成科技感十足的养殖基地在当地还是头一遭。
  “去年,我们从新西兰引进设备,建成了标准化挤奶厅,8分钟内就可为80只羊挤奶,电脑全程实时监测,产出的奶不仅新鲜,营养价值还高!”铜川正泽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维东在生产线旁兴致勃勃地介绍。
  不止于此。
  “每年产出近万吨羊粪,我们配以废弃菌棒,加工成生产有机肥,为当地果业提质增效添了一把力,接下来还将采用杨凌科研团队的专利技术,制造没有膻味的高品质羊酸奶,提升产品附加值。”关庄镇党委书记闫军说。
  他介绍,关庄万只奶山羊养殖扶贫基地由关庄镇10个贫困村集体经济组织入股,依托养殖业龙头企业铜川正泽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专业化运营管理基地建成,由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日常监管。公司每年向村集体经济组织缴纳托管经营费,并为村里开发公益性岗位、优先收购贫困户种植的饲草、优先向贫困户低价出售有机肥。
  今年底,关庄镇计划发展奶山羊养殖专业户1000户,全镇计划奶山羊存栏达到2万只。然而,这些只是“小目标”。他们的终极目标是打造“关庄奶山羊小镇”,让关庄镇成为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示范镇。
  小镇的产业特而强、新而活,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自脱贫攻坚以来,铜川市聚力实现每户贫困户至少有一项增收产业、有一个主体带动、有一人就业。这样,群众的收入渠道拓宽了,从原先单一的生产经营性收入变为生产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资产性收入和政策转移性收入4份收入。
  “十三五”期间,全市招引并培育了海升集团、陕果集团、宏伟兔业等一批龙头企业,扶贫产业基地增长到900多个;在贫困村共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686个,农村经济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村居升级 乐业安居
  照金的春天,绿意萌动,一栋栋红色的建筑物见证着老区人民的惬意生活。
  在照金村圣源小区社区工厂,胡小连和姐妹们正忙着给衣服锁边。每天7时30分,胡小连送孩子上学,8时到离家不远的社区工厂上班,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胡小连从家庭主妇到“职场能手”,得益于照金村移民搬迁。
  “以前,住着土房子,每到下雨屋顶就漏水。现在,住上了宽敞的大房子,各类家电一应俱全。闺女所在的学校中午还管饭,我也有时间工作贴补家用。”胡小连说。
  过去,照金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自我发展能力差,群众生活水平低,2015年贫困发生率达37.7%,全市7个深度贫困村6个就在照金。照金镇坚持以开发利用红色资源统领城镇化建设,打造有红色记忆和文化脉络的美丽小镇,吸引干部群众到照金参观革命遗迹、接受红色教育。同时,照金建立健全“股份收入+土地流转收入+商铺租金收入+工资收入+创业收入”五大收入保障机制,实现了贫困群众小病不出村、大病有保障,创业有金融扶持、就业有指导培训,孩子就近入学、养老有集体安置。
  在耀州区小丘镇移村,记者见到一种建在地下的房子——地窑。据介绍,历史上大量的移民迁徙到此,在地下挖穴而居,形成了地窑这一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居。而如今,村民已从地下搬到了地上,这些承载着乡愁的地窑倒成了发展文化旅游的载体。
  经过建设,目前,移村游客中心、观光绿道、入口景观、停车场、花海景观、地窑民居、文化广场等项目已建设完成,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沉浸在逛移村地窑、赏各色花海的别样体验中。据统计,移村年接待游客1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逐年上升。
  铜川已连续4年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城乡差距明显缩小,老百姓腰包鼓了,精气神足了,脸上的笑容多了,幸福感明显增强。
  村民励志 乡风文明
  前些年,耀州区道东村交通不便,村民居住分散,村内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村风民风建设弱化,人们的思想观念落后,生活很清苦。
  自脱贫攻坚以来,铜川市坚持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推进思想教育常态化、典型培树示范化、文明建设多样化、文化扶贫精准化。道东村创新开展“八星励志”扶贫扶志活动,形成了“人人争星、我要脱贫”的良好氛围,精神文明建设氛围逐渐浓厚。
  因为在道东村“八星励志”第一次评比中落选,村民李战文顿觉矮人一等,他主动要求改变现状。考虑到他以前学过养蜂,村互助资金协会为其贷款1万元扶助其养蜂。第二次评星中,他获得了“精神面貌变化大”“摆脱现状愿望强”两颗星。从此,李战文专心干着自己喜爱的养蜂事业,并扩大规模,最终获得了四颗星的表彰奖励,成了远近闻名的脱贫“明星”。后来,他还成立了溪山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一同致富。
  一座小山村,因为村民励志而改变,因为改变而美丽。如今,在铜川,更多乡村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蓝图迈进。
  “家里的猪长得肥壮,果树长势不错。大伙儿的日子越过越好,村里的人气也越来越旺。我们寻思着,还得好好奋斗,实现乡村振兴哩!”移村村民李同锋说。(记者:杨光、赵杨博)


网络编辑:王宇兴
信息审核:张兴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