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铜川要闻

麦田里的“看麦娘”

——记铜川市种子管理站站长冯艳莉

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1-02-18 08:56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麦田里有种杂草,叫看麦娘。如同母亲一样,它执著地陪伴着生长中的麦子。今年51岁的铜川市种子管理站站长、高级农艺师冯艳莉说,这个名字很适合自己,因为从1991年大学毕业来到铜川,她已与小麦相守相望走过了30年。
  前不久,冯艳莉被授予“陕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是我市第二位获此殊荣的科技工作者。
  提及科研成果,她谦虚地说:“我是在老师王长春的工作基础上做出来的,我跟着他实习的时候,他就在做这个课题,后来毕业就选择了师从于老师,他退休了我就坚持把这个课题做下来了。”
  扎根麦田 执着追梦30年
  1991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冯艳莉被分配到印台区农技中心,跟随育种专家王长春从事小麦育种,“育种,是农业皇冠上面的宝石。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造福全人类。”老师的这句话深深地刻在了她的脑海里,时刻提醒着她肩上的责任与使命。
  “我觉得育种工作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旱地不像水地,育种单位较多,品种更新换代比较快。旱地小麦本身品种较少,且产量常常表现低而不稳,所以王老师选择做这个课题的时候,我就一直跟着他做。”彼时的她没有想过这一做就是近30年。
  对育种专家来说,体力挑战是较为难过的一关,天气最为酷热时,正是杂交、选种和收获工作最为繁忙时。冬天下雪时,也要去蹲在田里数冬季分蘖量,去试验田调查品种抗寒性。
  每年五六月份,小麦的授粉期到了,育种人员需要在小麦父本和母本之间做人工杂交授粉,授粉必须要选在光照最强的时候,每到这个时候,育种人员需要在半个指甲盖大小的小麦花中,将3个小箭头一般大小的雄蕊去掉,留下唯一的雌蕊,然后,再将欲杂交品系的雄蕊花粉收集起来,授在母本的雌蕊柱头上。一个麦穗有五六十朵花,小麦的扬花期很短,留给他们的时间并不多,基本上就是一个星期的时间。在这一个星期里,他们必须每天在烈日的炙烤下,争分夺秒地重复着。
  “我们要在一个星期的时间内,把我们计划要做的1000多个组合全部做完,时间就非常紧,而且要在太阳最好的时候,每天坚持7、8个小时。”冯艳莉说,为了防止中暑,藿香正气水成了他们随身携带的“饮料”。
  到了6月份,夏收的时候,也是最热的时候,收获杂交出来的小麦,每一个品种只有一小行,几千个品系就靠育种人员,用镰刀割下来绑上标签,站在地里割一把绑一个标签,按顺序放好,再进行单株脱粒。一个品种一个品种保存,从几万甚至十几万的杂交后代里挑选优良品系。
  课题组的人走马灯似的换了一批又一批,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好多人都没能坚持下来,因为小麦育种与一般意义上的科研还不太一样,除了要创造性思维、耐得住寂寞还要求体力上的付出,在试验田里的劳动强度很大,许多人吃不了这个苦,纷纷选择了放弃,冯艳莉在老师王长春身边坚持了下来。
  小麦育种 要耐得住失败
  一直以来,种子被称为农业的“芯片”,选育出更好的品种,是一代代育种家奋斗的目标。冯艳莉告诉记者,小麦育种成功几率极低,很多人可能几十年也未必能培育出一个新品种。育种材料在选种试验六七年后,还需要进入鉴定、品比、区域、生产试验。比如已经通过国家审定的铜麦6号,从做组合到最后的省级审定,就历时12年。小麦育种,可谓十年磨一剑,研究人员必须脚踏实地,耐得住寂寞和失败。
  育种试验田虽不足百亩,但却要播种一千多份材料。这需要冯艳莉和同事细心播种,并予以一一记录。
  “所谓一千多份材料,就是一千多个株系。未经专业审定的品系,不能称之为品种,只能叫材料。”冯艳莉告诉记者,这一千多份材料是她和同事根据农艺性状、产量性状、抗逆性等特性精挑细选出来。“有的刚开始培育,有的已培育五六年。”作为育种专家,冯艳莉把更多时间给了繁琐细致的育种工作。
  “选种时,要从几万种材料中耐心筛选鉴定;播种时,要避免麦种相混;收割时,要一株一株标记,否则脱粒时就会混淆。”冯艳莉都是亲力亲为。
  与大地一起迎来收获
  世间事最怕的是专注与坚持。
  就是凭借着这股工作劲头,冯艳莉在小麦育种领域硕果累累,她先后参加和主持了铜麦系列1-6旱地小麦品种选育,填补了铜川市没有自选农作物品种的空白,并累计推广2124万亩,累计增产粮食5.31亿公斤,新增总产值11.4亿元,新增纯收益10.5亿元,对改善渭北旱塬种植业结构,增加种植区农民收入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其中铜麦1号、2号的推广获得铜川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陕西省科技推广三等奖,铜麦2号的选育获铜川市科学技术二等奖,铜麦3号获得铜川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和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铜麦4号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铜麦5号获铜川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和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经过攻克一个又一个科研难关,冯艳莉主持选育的铜麦6号旱地小麦品种2012年5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其主要特点是节水、抗倒伏、抗寒抗白粉和赤霉病,且稳产性好,广适性强。2015年6月,以676.09公斤单产,创下陕西省旱地小麦小面积单产最高纪录,先后获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和铜川市科学技术一等奖,201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成为陕西省近十年来唯一通过国审的旱地小麦新品种,为旱地小麦品种更新换代和粮食安全奠定了基础。
  “审定的范围不一样就意味着它推广的范围不一样,在省级审定就意味着只能在全省旱地推广,在国家审定就意味着在整个黄淮冬麦区旱地都可以推广。”冯艳莉告诉记者。
  科技扶贫 走科企融合路子
  为使国审品种尽快投入生产应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冯艳莉深入贫困地区,先后参加各种农民培训45场次,培训农民技术员5800人次(含贫困户867人次),铜麦系列旱地小麦品种推广获陕西省科技推广二等奖。
  目前我市小麦面积30万亩,铜麦6号种植14万亩。铜麦6号在全省累计推广300万亩,全国累计推广680万亩。
  “铜麦6号国家审定后就可以大面积推广了,繁种这块由咱当地的农民来做,卖种子比卖粮的效益要好很多,一亩地能多卖80块钱,另外铜麦6号面粉品质比较好,做馒头特别好,陈炉镇双碑村集中种植的铜麦6号,磨成面粉后在扶贫车间加工成蒸馍,馒头口感好,销量特别好,曾经在扶贫产品交易会上供不应求,这块也给农民带来了增收。”冯艳莉说。
  为了解决铜川主要扶贫产业中药材产业中存在的外引品种退化、产量和品质不稳定的问题,冯艳莉再一次出发了。
  从2018年起,冯艳莉设计黄芩品种筛选鉴定试验,从野生黄芩品种中驯化改良,目前已经基本确定优良品系,经测定,产量和品质提高可累计为贫困户实现增收12万元,为全市科技扶贫做出了重要贡献,2020年荣获“陕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下一步我们准备与省内知名种业企业大唐种业合作,科企融合,联合攻关,解决科研与市场推广脱节的问题,企业有科研就有了发展后劲,科研有了企业就有了保障,借助企业力量和市场、应用接轨,把省内旱地育种资源和科研力量吸纳到铜川,进一步提升旱地小麦的育种水平,选育出更好的更适应旱地的小麦品种,为粮食安全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冯艳莉激动地说。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麦浪里的“看麦娘”以自己的方式与麦浪相互守望着……(记者:杨婷)


网络编辑:吕思懿
信息审核:薛红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