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铜川要闻

牢记谆谆嘱托 奋力谱写铜川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开出医药产业“千金方” 做好转型升级“药文章”

——铜川产业集群发展系列报道之五

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0-06-30 08:57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盛夏时节,走进宜君县中药材种植基地,青山绿水间,一垄垄黄芩新叶吐绿,令人赏心悦目。
  近年来,我市把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强化顶层设计,加强政策保障,注重产业培育,全市生物医药产业体系形成。截至目前,全市生物医药大健康企业达50家,产值达40亿元。市、区县均创建成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成为全国发展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的“领头羊”。铜川从昔日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如今华丽转身成为“健康养生的福地”。
  强化顶层设计 开出产业发展“千金要方”
  “一代药王故里,千年养生福地。”这是我市的城市形象宣传语,也是城市转型的支点和突破口。
  自生物医药产业被确定为我市转型的重要接续产业之一以来,2018年我市制定出台了《铜川市中医药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对未来一段时期我市中医药产业发展进行了谋篇布局。将中医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由原来的5000万元提高至1亿元,部分区县也设立了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完善了《铜川市中医药产业发展奖补办法》,扩大了奖补范围,提高了奖补标准。成立了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领导小组,明确了职责,分解了任务,统筹协调推进产业发展。
  近年来,我市高点谋划,做好规划编制工作。按照我市千亿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招标国际国内领先团队,高起点、高标准编制我市康养产业、中医药产业、老年公园、中医药产业园等规划;各区县也结合实际,分别编制了区级产业园规划。规划对全市的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以及专类园区建设进行了定位和发展趋势分析,为我市今后产业发展提供了更为科学、专业的设计。
  健全发展模式 做好转型升级“医药文章”
  《奖补办法》的制定和颁布得到了中省中医药管理部门的肯定,营商环境的明显改善,受到兄弟地市和省内外医药企业的热议。
  继兴盛德药业、百年寿药业、新丰禾制药建成投产后,生物医药大健康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今年天一秦昆、千禾制药、方舟新厂项目将陆续建成投产,兴盛德药业、颐生堂制药共计投入技改资金1000余万元,采用机器换人和高效智能化的生产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生物医药企业产能不断提升。通过融资奖补,解决了兴盛德药业资金困难,促使企业投资1.2亿元完成二期项目建设,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全市生物医药科研创新能力也在不断增强。起源科技在成功掌握白芨、珠子参、独蒜兰、重楼等稀缺濒危中药材组胚和脱毒技术基础上,建成濒危药材植物工厂4000㎡;方舟制药已获得新药证书5个,发明专利8个,其中复方斑蝥胶囊一个单品年销售额就超过1亿元;新丰禾制药引进的灯台叶总生物碱及胶囊新药项目已进入临床二b试验阶段。
  中药材种植补贴标准提高后,群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种植面积快速增加,截至目前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2.03万亩,预计今年将突破20万亩。全市现已发展本草堂、宜上丰衍、绿川农业等专业化种植公司28家,专业合作社55家,种植大户28户,初步形成了“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种植模式,中药材种植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草堂药业采取“公司+村级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贫困户)”的经营模式,为当地提供中药材种植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带动焦安村包括贫困户在内的116户405人,每户每亩年实现保底分红700元;国彪农场吸收全镇100多户贫困户为家庭成员,从“单打独斗”的种植模式转变为“抱团发展”,带动增收。经初步测算,种植的中药材每亩净收益平均可达1500元,土地流转费用每年每亩平均600元,种植劳务收入月平均2000元,中药材产业已经成为我市群众增收的主要手段之一,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效。
  唱响药王文化 打造健康旅游“养生福地”
  “千金药方荫众生,箫鼓年年拜药王。”我市积极适应游客越来越多元化的需求,充分利用“药王文化”品牌蕴含的养生、医药、保健、文化、旅游等资源,通过“旅游+健康”模式,将以往单一型旅游产品向复合型旅游产品转变,着力打造休闲养生综合体。药王山景区2019年被认定为市级中医药养生文化研学游基地,当年共吸引西安、渭南等周边10万人次参加活动。
  中医药健康旅游新业态初现成效,花溪谷药用植物观赏园、玉华宫药用植物观赏区、宜君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园中医药健康概念、中医药企业工业游、彭祖仙草园等项目相继推出。通过丝博会、厦洽会、长三角招商周、孙思邈中药文化节、云招商等多种平台,积极做好推介招商工作,孙思邈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记者:徐国玺、惠路)


网络编辑:张兴林
信息审核:杨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