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铜川要闻

铜川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推进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系列报道⑪

文旅融合 产业助推 为老区脱贫插上翅膀

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0-02-08 08:37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隆冬时节,位于宜君旱作梯田景区的一些农户仍旧忙碌着,“冬天农闲,用玉米皮编好绳,来年春上做成各种编织成品,在景区里能卖钱,就像这一个篮子、筐子,六七十块,甚至上百块呢。”在宜富扶贫车间编制玉米皮手工艺品的吴粉英高兴地说道。这是我市文旅融合,助推扶贫扶志的一个缩影。
  近两年,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特色旅游资源,我市坚持文化旅游多元融合的探索实践,建场馆、重供给,引人气,做实文化功,做响文化游。不仅让老百姓工作生活有激情,博闻强识有氛围,吹拉弹唱有地方,游玩购娱有乐头,也让许多旅游景区周边的群众得到了实惠,收入倍增,过日子的劲头和热情更足了,平淡的日子多了幸福的味道。
  挖掘产业 助力百姓增收
  铜川地处渭北高原,一到夏季,宜君、金锁石林景区、玉华宫景区、照金景区等前来避暑旅游的人络绎不绝,依靠避暑游和乡村体验游让很多位于景区周边的村民得到了实惠。印台区金锁镇烈桥村,临近玉华宫景区,凭借养老民宿让村民增收已达百余万元。
  像烈桥村这样拥有旅游产业的还有很多,2019年,我市制定出台《铜川市加快文化旅游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奖补办法》,着力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全年新增市场主体513家,新增文化旅游企业45户。2019年,我市加大对贫困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倾斜力度,争取旅游扶贫项目7个,申报宜君县花溪谷景区康养民宿建设项目等专项资金项目10个。耀州区开发建设海升草莓星球、移村地窑村落等项目发展农家乐、农家宾馆80余户,带动全区9个扶贫重点村安置就业2272人。铜川海升项目运营以来已经吸纳周边200余名农民入园务工,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1人,平均月工资2100元。照金红色旅游名镇通过安置村民就业、入股分红等形式,解决当地居民就业创业3000余人,帮助68户231人贫困户走上致富道路;宜君通过景区开发建设辐射农户1692户4000余人。
   完善设施 打造服务支点
  如果说,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图书馆则是城市文明的标志。近两年来,我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不断健全,建成了铜川博物馆、铜川剧院,便民书屋增至37个,还将规划建设城市书房。基层公共服务资源也得到进一步整合,469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已经成为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功能为一体的公共服务的综合平台。2019年,夯实完善了全市112个贫困村公共服务实施建设。在下一步基层文化旅游融合服务的探索上,将试点建设文化旅游综合服务中心,推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旅游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融合,促进文化和旅游资源共享,提升效能,让群众和游客享受到更广泛、更便捷、更丰富的公共服务。
  在广电扶贫中,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方式,实施了“广电扶贫 宽带乡村”项目。目前,全市57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有线电视收看广播电视,767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卫星数字收看广播电视,截至目前,已经完成全市57个贫困村无线WIFI热点开通。
  丰富供给 激发心智情志
  “以前,看演出只能去县上,而且大部分还是在正月天。现在,在家门口都能看节目,不去现场拿手机也能看直播。”说起观看演出的感触,宜君县五里镇榆舍村的村民张云昌颇有感触地说。
  为了让群众享受到便捷、优质的公共演出服务。我市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对每场政府购买演出进行网络实时直播,群众可通过在线直播平台在电脑或手机上观看,这项惠民举措获得了不少群众点赞。也成为我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具有示范性和特色性的经验。为将此项惠民举措做到实处,同时不断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演出服务机制建设,制定了铜川市政府购买公共演出服务绩效考核办法。
  除此之外,我市还强化贫困村公共文化服务,持续开展对贫困村的政府购买演出服务。2019年开展政府购买演出400场,覆盖耀州区、王益区、印台区54个贫困村。利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在贫困村开展政策宣讲、道德讲堂、文化惠民演出等活动。
  为加大扶贫扶志力度,我市还积极组织艺术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采风活动,将扶贫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反映在文艺创作中,用文艺形式推动文化扶贫,创作了《第一书记》《王大炮的喜事》《漆水湾》等文化扶贫作品19部,并在全市进行了广泛巡演,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扶贫工作和成果。(记者:张梦焕 通讯员:杨倩)


网络编辑:杨思萍
信息审核:杨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