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铜川要闻

精准发力打好脱贫攻坚战

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17-03-27 08:34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这里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这里正在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脱贫攻坚战。国定贫困县3个,贫困村208个,建档立卡贫困户1.7万户5.02万人,相对集中在照金地区、金锁西片、铜罕沿线和洛河西岸4个片区……这些都是铜川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市按照“六个精准”要求和“五个一批”脱贫路径,精准施策,合力攻坚,各项重点任务有序推进,脱贫攻坚捷报频传。2016年,全市实现脱贫28154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减少计划完成率133%,退出贫困村98个,完成率116.67%,省级第三方评估帮扶工作满意度99.22%,为全省第一;贫困人口识别准确率98.19%,退出准确率98.15%,均达到优秀标准;市级和贫困区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成效考核均为优秀;我市在全省驻村联户帮扶工作考核中,被评为先进地市,实现脱贫攻坚首战首胜。
  书记主抓 党建领航 夯实脱贫攻坚“硬责任”
  一单“军令状”誓师。市委市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市委书记与各区县委书记逐一签订责任书,夯实党建促脱贫“硬指标”。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党政同责和四级书记抓脱贫的工作机制,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把脱贫攻坚落实到“最后一公里”。抓书记重在“补短板”,全市实行每月整顿销号区县委书记签字审核和软弱涣散党组织及时动态纳入整顿制度,实现整顿提升软弱涣散村党组织41个。
  一支“主力军”冲锋。在脱贫攻坚战一线战场,208个贫困村每村一个第一书记、一支驻村工作队、一个包扶部门,成为攻坚“主力军”。全市531个部门、7324名党员、263名第一书记、30余家企业与所有贫困村和1.7万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编印脱贫攻坚手册,举办“全市第一书记”培训班,助力第一书记发挥尖兵作用。2016年,全市第一书记结对帮扶4100户,实施项目941个,争取资金4亿元,化解矛盾1197件,涌现出了李晓燕、吕强、胡海鹰等一批先进典型。
  一根“指挥棒”号令。为确保脱贫攻坚工作落到实处,建立考核和监督问责机制。制定了脱贫攻坚考核办法,增加扶贫脱贫的考核权重,对未完成年度任务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对年度工作先进区县和单位进行表彰。建立了第一书记管理激励制度,市财政列支400万元用于第一书记激励保障,核拨了市派到村第一书记每村5万元工作启动资金共345万元,各区县也对本级派驻到村第一书记给予了1到2万元不等的工作启动资金。建立“月汇总分析、季点评通报、年度考核评比”工作推进机制,全面推行村级“一卡两图两书三表”,采取定期督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加大脱贫攻坚工作督查力度,确保帮扶措施和责任落到实处。
  精准施策 精准发力 打好脱贫攻坚“组合拳”
  精准认定不漏户。利用3个多月时间,在全市开展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据比对工作,最终锁定建档立卡贫困村208个,贫困户17018户50221人,查清了每户致贫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了脱贫对策,落实了脱贫责任人。
  精准帮扶全覆盖。启动了“冲在一线、干在实处,帮贫解困促发展”行动,实行领导干部包村、包户、包人,促产业发展、促劳动就业、促脱贫增收的“三包三促”帮扶责任制。采取“一户一本台账、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套帮扶措施”方式实施精准帮扶,建立脱贫攻坚“连心卡”1.7万余张,协助村组制定完善发展规划85份,培训群众8959人,确定承办的实事好事334件,完成445件。各部门创新载体,开展了“脱贫路上党旗红”“科普大篷车村村行”“万企帮万村”“巾帼脱贫”等行动。
  精准施策拔穷根。及时成立了产业、移民搬迁等10个脱贫办公室,构建了“1+3+N”政策体系,打出一套产业脱贫、就业创业脱贫、移民搬迁脱贫、生态补偿脱贫、教育脱贫、健康脱贫、社保兜底脱贫的“组合拳”。发展生产脱贫成为攻坚主方向,确定市级产业扶贫示范项目28个,全市154家龙头企业、413个合作社、11个家庭农场、15个种养大户、7个现代农业园区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脱贫群众中依靠产业脱贫的占72%。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建设集中安置点43个,共完成投资9.8亿元,搬迁(含签订合同)4186户,超额1293户完成省上下达的任务。下达各类贫困学生救助资金1720.22万元,为9128名教育扶贫对象落实了十三年教育保障经费,改善贫困地区校舍62所,建设农村中小学周转房942套。设立林业产业精准扶贫项目资金250万元,聘用生态护林员469名。通过劳务输出等方式,安排就业贫困群众2947人,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258人,为67名贫困劳动力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72万元,为1893名贫困劳动力免费提供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在全省率先成立了13支医疗救助队,为20164名因病致贫返贫人口建立了数据库,开通贫困人口就医“绿色通道”,为1430名贫困人口减免医疗费用142.88万元。累计为18334名农村低保对象和1428名农村五保对象发放保障金4270.89万元,低保与扶贫“融合率”达到98.91%。
  结合实际 勇于创新激发脱贫攻坚“新活力”
  资金拉动,项目带动。落实财政扶贫专项资金1.84亿元、金融再贷款10亿元,投放小额贴息贷款1亿元,率先将公车拍卖所得和三公经费结余资金用于脱贫攻坚。争取各类项目199个,涉及资金约1亿元,资助村组资金506.87万元,新成立互助资金协会67个,市级落实配套资金670万元。
  产业主攻,注重“造血”。在全省率先制定了《关于加强产业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按照“五个三”的工作思路,盘活贫困地区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夯实扶贫脱贫的经济基础。宜君县落实贫困户产业脱贫项目9374个,发放产业扶持资金266.7万元;王益区选定了陕西盛发现代农业有限公司、铜川正兴现代农业开发公司等15家企业签订了产业扶贫战略合作协议;耀州区探索出由8个产业核心区、26个产业园区、74个产业专业村、170个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的“四位一体”脱贫攻坚新路子。
  电商扶贫,注入活力。组织召开了全市大樱桃电商销售座谈会,通过50多家电商和快递公司,樱桃快递量较去年增长了3倍,印台区6家企业入驻京东网,带动32户贫困户在线推销苹果、核桃等土特产品。(通讯员:张小平)


网络编辑:王庆文
信息审核:马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