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铜川要闻

2011年全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1-20 11:30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紧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主线,按照“创特色、比速度、争一流”的总体要求,积极应对经济环境的复杂变化,加大解决突出问题力度,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现了“十二五”开局之年高点起步的目标。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34.53亿元,剔除价格因素,较上年同期增长16%,增速位居全省第二,连续6年增速保持在15%以上。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7.41亿元,增长7.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49.31亿元,增长1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7.81亿元,增长14.2%。
  一、农村经济平稳增长,粮食生产连续八年获得丰收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7.4亿元,剔除价格因素,同比增长7.3%,增幅居全省第三位。粮食总产量21.44万吨,其中,夏粮产量6.64万吨;秋粮产量14.8万吨。设施农业发展势头良好,畜牧业规模化养殖步伐加快。全年禽蛋产量1.58万吨,增长14.5%;奶类产量2.77万吨,增长6.3%,肉类总产量1.54万吨,增长5.5%。全年苹果总产量突破60万吨,达到60.52万吨,较上年增长13.8%。
  二、工业经济波动前行,经济效益持续改善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23.81亿元,增长19%。其中,煤炭行业实现增加值79.99亿元,增长18.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增加值14.46亿元,增长24.8%,有色金属冶炼及延展加工业实现增加值7.69亿元,增长4.9%,电力生产及供应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1.68亿元,增长6.9%。四大行业对全市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到82.6%,拉动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15.7个百分点。
  食品、医药、装备制造等接续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势头,在全市工业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攀升。其中食品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31亿元,增长101.8%;医药制造业0.64亿元,增长27.2%;装备制造业3.37亿元,增长10.4%。
  主要产品产量稳步增长。2011年,在统计的25种主要产品中,有20种产品产量保持增长,其中,原煤产量2363.05万吨,较上年增长10.8%;水泥产量1429.23万吨,增长45.8%;水泥熟料产量863.34万吨,增长5.7%;电解铝产量23.35万吨,增长0.2%;发电63.18亿千瓦时,增长6.3%。
  工业效益持续改善。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3.77亿元,较上年增长35.1%;实现税金17.44亿元,增长13.5%。
  三、投资快速增长,民间投资日趋活跃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5.96亿元,同比增长32.6%,增幅居全省第二位。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8亿元,增长27.2%,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2.56亿元,增长19.6%,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8.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76.07亿元,增长52.9%,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5.7%。房地产业完成投资20.36亿元,增长43.6%。
  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大。全年完成交通运输业投资6.32亿元,较上年增长125.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25.03亿元,增长60.2%。
  民间投资日趋活跃。全市民间投资达到68.53亿元,同比增长59.5%,高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6.9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总额的47%。民间投资多集中于农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业、零售业、房地产业及文化艺术等行业。
  四、消费持续升温,中医药文化节影响空前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26亿元,较上年增长17.1%。其中,城镇实现零售额40.87亿元,增长18.2%;乡村实现零售额12.39亿元,增长13.6%。
  从消费形态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2.05亿元,增长27.1%;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2.45亿元,增长13.3%;住宿业实现营业额4.52亿元,增长31%;餐饮业实现营业额8.4亿元,增长24.6%。
  中医药文化节影响空前。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在省内外产生广泛影响,既弘扬了药王文化、提高了铜川的知名度,也带动了旅游、餐饮、商贸等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实现了扩大对外开放和推动转型的新突破。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11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3%和83%。限额以上企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3.35 亿元,增长37.2%,增幅居全省第一位。
  五、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民生显著改善
  全年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38.36亿元,同比增长35.7%,增速居全省第四位;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8.89亿元,增长37.4%,增速居全省第三位;其中,各项税收完成10.18亿元,增长34%;非税收入8.71亿元,增长41.6%。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年新增财力的85.4%用于民生,累计投资20亿元,实施十大民生工程项目440个,建成333个,向全市人民承诺的民生实事取得重大进展。全市新开工保障性住房3.45万套,完成计划的110.5%。其中:廉租住房0.54万套,公共租赁住房0.71万套,经济适用房0.31万套,限价商品房0.23万套。由于成绩显著,近日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一等奖,奖励5000万元,王益区政府获奖金600万元。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75元,增长18.2%,增幅居全省第三位,超过全省平均水平53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77元,增长26.9%,增幅居全省第五位,超过全省平均水平1048元。
  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一体化全覆盖。全市参保人数达到29.09万人,5.85万人领到了养老金;60岁以上的城乡老人每月领取100元的基础养老金,并对70岁以上和8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分别增加20元和40元,不论是覆盖范围还是享受标准都走在了全省前列;
  在全省率先完成了规划内的150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任务;
  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户户通电、广播电视,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由42%提高到76%;
  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农村无害化厕所全覆盖;
  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农村新合疗、村级规范化卫生室全覆盖,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
  在全省率先实现了省级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区县全覆盖,保持了全市低生育水平。全市人口自增率3.36‰,出生率9.37‰,死亡率6.01‰。
  六、物价涨幅回落,节能降耗成效显著
  2011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4.9%, 低于全国0.5个百分点,低于全省0.8个百分点,涨幅位居全省下游。
  八大类指数涨幅“六涨二降”,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0.9%,烟酒类价格上涨3.1%,衣着类价格上涨5%,医疗类价格上涨4.6%,娱乐教育类价格上涨1.7%,居住类价格上涨4.2%,家庭设备类价格下降0.3%,交通通讯类价格下降4.8%。
  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10.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11.8%。
  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全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9%,单位GDP电耗下降9.3%,单位GDP能耗下降3.6%,降幅居全省第一位。
  过去的2011年,在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实现了“十二五”开局之年的高点起步。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全市各区县、各部门以及全市人民不懈奋斗的结果。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当前我市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全市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仍然面临经济外向度低、县域经济实力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过重等突出矛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都需要我们通过加快发展来逐步加以解决。
  2012年,是全面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一年,站在新的起点,全市上下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提速发展、加快转型、富民强市的理念,积极应对和化解各种困难和问题,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为建设经济强、文化兴、生态美的全国知名休闲养生城市而努力奋斗,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省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网络编辑:
信息审核: